【编者按】
作者的《回不去的故乡》,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故乡在自己心中的独特地位。故乡,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心灵的栖息地。它承载了我们的童年记忆、成长故事和最深的情感寄托。
文章通过对故乡的细腻刻画,唤起了读者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思念与眷恋。故乡的月更明,故乡的人更亲,这种情感在时光的冲刷下愈发浓烈。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故乡的面貌逐渐改变,那份纯真与美好似乎再也无法触及。何武平的文字,不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告白,更是对现代人内心乡愁的深刻反思。
它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要忘记回望故乡,因为那里是我们灵魂的起点,也是我们永恒的归宿。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篇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乡记忆,感受到那份无法割舍的乡情。 (311字)
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何武平/陕西宝鸡
故乡是诗人笔下最远的远方,故乡是画家心中最淡雅的水彩画,故乡是游子心中最深的牵挂,故乡是我内心深处最割舍不下的乡愁,故乡更是我灵魂深处最深的眷恋。
小时候,故乡就是我生命的全部, 它承载我度过了青涩的童年,那里有我追逐打闹的故事,有我快乐的童年趣事,有我成长中最亲密的伙伴,有我学习上最好的帮手,更有我生命中最亲最爱的亲人,故乡是我疲倦不堪时休息避风的港湾,更是我逐梦启航的起跑地。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我爬过陡峭险峻的华山,登过三山五岳的泰山,游过巍峨壮观的黄山,欣赏过天下名山,峨眉山,远眺了人间仙境的祁连山,回想起来,只有故乡的山风景秀丽,巍峨宏伟。我在汉江里赛过龙舟,在黄河中乘过游轮,在朝天门码头观赏过嘉陵江,长江二龙交汇,最远处还到过东北的松花江,仔细回想,那些都没有故乡的河水水质清澈,甘甜可口。
故乡曾经那一层层的梯田里麦穗随风摇荡,绿茵茵的山坡上,山花烂漫,牛羊成群,还有娟娟的溪流,碧波荡漾,川流不息。故乡,是父辈们的根和魂。是先辈们生命的归宿,更是我血脉的源泉。在我儿时的世界里,故乡是一副雨过天晴的山水画。更是一幅丰收后漫山遍野果实飘香的大花园。尤其是故乡门前的大槐树下 ,时常人气满满,欢声笑语不断,快乐常伴。
过年回来,偶然伫立脚步,站在村口,环视周围 ,曾经的乡间小路,已经变成宽七八米的高速公路出口,曾经宁静的村庄,变的车来车往,热闹非凡,眺望远方,山还是那熟悉的模样,依然蜿蜒盘旋,宏伟壮观,云雾缭绕。低头俯视,小河潺潺的溪流声,如同优美的旋律,仍然使人心醉神迷。
青山依旧在,河水依旧流,唯有故乡故人不见了踪影。儿时的玩伴,在外奔波的仍然在为生活而打拼,曾经的亲人,老人都因为种种原因都已经成为故人,偶尔几个小朋友从身边跑过,已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曾几何时,为了跳农门,我离开故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环境,几十年不懈奋斗,在城市就算有了安身的地方,如今我们走在喧嚣嘈杂的城市中,城市繁花,繁荣的背后是内心深处最无助的孤独,思想上的严重压力,回不去的童年,心中时常想念的故乡。
夜晚,忙碌了一天的工作后,站在家里的阳台上,思绪万千,踌躇满志,我本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村人,如今住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我时刻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我现在走到了哪里,我一生不懈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我离我的目标还有多远。
站在繁华的城市中,眺望远方的故乡,心里多么渴望回到那宁静,静怡的故乡,思绪万千,感慨万分,记忆中的故乡早已物是人非,那片土地早已变的熟悉又模糊,亲切又惆怅,回不去的故乡,内心深处忘不掉,抹不掉的故乡。 (1097 字)
共1412字 2025年3月22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