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散文
钱祠表忠
浙江东阳
徐 志 赓
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
钱王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
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
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厚”,“有功于朝廷甚大”。
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钱王祠的南侧,沿着青石板甬道前行,见五座牌坊,十分庄严肃穆。

吴越国到了第五代国王钱弘俶时,中华大地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方的赵匡胤在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之后,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自立王。在赵匡胤当政的时间里,逐渐将北方几个小国全部消灭,并且一举南下兼并了后蜀、南汉两个南方的政权。
在这种形势下,吴越国钱弘俶高瞻远瞩,为避免战乱百姓遭殃,决定“纳土归宋”。自此,整个中国基本被宋太祖赵匡胤给统一了,而钱弘俶也因为曾经帮助过北宋而被封邓王,并和宋太祖结成儿女亲家。
钱氏纳土归宋,其体现人民意愿和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是不朽的。钱王善事中原,保境安民,顺应潮流,纳土归宋,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为史家所肯定的,至今也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巨大而珍贵的遗产,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钱王祠和这五座功德牌坊,就是杭州人对钱王钱镠品行功德的赞誉。
功德坊

圣旨坊

诗一首
钱王风范献忠心,
祠庙千年降甘霖。
表里山河成一统,
忠贤本自爱民情。
一方石头冷无情,
镌刻公德方有声,
留下西湖一腔血,
化作碧玉三堤横;
踢开宝石半座山,
射穿钱塘海水城,
不以私利护天下,
纳土归宋济苍生。
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
钱王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
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
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
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
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
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
大”。
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
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
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
的重要基地。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
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
蕴。
在钱王祠的南侧,沿着青石板甬道前行,见五座牌
坊,十分庄严肃穆。
吴越国到了第五代国王钱弘俶时,中华大地形势发
生了剧烈的变化。北方的赵匡胤在发动了著名的“陈桥
兵变”之后,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自立为王。在
赵匡胤当政的时间里,逐渐将北方几个小国家全部消
灭,并且一举南下兼并了后蜀、南汉两个南方的政权。
在这种形势下,吴越国钱弘俶高瞻远瞩,为避免战乱百姓遭殃,决定“纳土归宋”。自此,整个中国基本被宋太祖赵匡胤给统一了,而钱弘俶也因为曾经帮助过北宋而被封邓王,并和宋太祖结成儿女亲家。
钱氏纳土归宋,其体现人民意愿和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是不朽的。钱王善事中原,保境安民,顺应潮流,纳土归宋,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为史家所肯定的,至今也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笔巨大而珍贵的遗产,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
钱王祠和这五座功德牌坊,就是杭州人对钱王钱镠品行功德的赞誉。
功德坊

圣旨坊

藏头诗一首
钱王风范献忠心,
祠庙千年降甘霖。
表里山河成一统,
忠贤本自爱民情。
一方石头冷无情,
镌刻公德方有声。
留下西湖一腔血,
化作碧玉三堤横;
踢开宝石半座山,
射穿钱塘海水城,
不以私利护天下,
纳土归宋济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