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凡人轶事》第五章(之一)
作者:孙幼明
著名歌唱家之死
电话是杨大姐打来的,她为什么打的这么急呢?原来她告诉李大妈说她的姐姐是一个著名的歌唱家杨如英,年已80高龄,住在同一个小区,就在杨大姐家的楼上。原来就跟先生一起住,前年她的先生因病去世了,就留下了杨老师一个人生活。她生了一个女儿,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去了美国留学并成家定居。现已是国际上著名生物学家,几年才回来一次,平常也就是打打电话问候父母。由于她工作忙,杨老师也叫她安心工作,不要担心父母的安危,但是悲剧还是发生了。
早上起来,杨大姐不放心自己的姐姐,就给她打了一个电话,但是没有人接,连续打了三次都没有人接,杨大姐担心有什么事情发生,就跑上她的楼上去敲门,结果也没有人答应。她一想可能不对了,便马上就打了120电话,并同时报了警,后来在警察破门之后才发现杨老太一个人孤零零的倒在了洗手间里面。医护人员摸她的鼻子已没有了呼吸。已离世多时了。
杨大姐就设想可能不久前这里发生了这样一幕可怕的事情:
老人像往常一样在洗手间准备洗漱,然而谁也没有想到,意外就这样突然降临。老人毫无征兆地晕倒在地,寂静的房间里只回荡着沉闷的倒地声。
这位曾经用歌声打动无数人的艺术家,就这样悄然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哀伤。
老人的离世让无数喜爱她的人感到悲痛欲绝。她一生奉献给了音乐事业,用美妙的歌声传递着爱与希望。然而晚年却孤身一人,独居在宽敞却略显冷清的房子里。她的离去,不仅是一个生命的消逝,更是音乐界的一大损失。
生前,老人一直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即使年岁已高,仍时常怀念舞台上的那些光辉岁月。她的坚韧和执着令人钦佩,而她的孤独也让人们深感无奈。如今,她终于摆脱了尘世的孤独与病痛,去往另一个世界。
李大妈连忙安慰杨大姐叫她不要哭,“节哀顺变,以免哭坏了身体”,并帮她处理了一些后事。
回到家中,李大妈就对李大叔说“哎呀,这么一个著名的歌唱家,生前那么辉煌,有那么多的粉丝,结果晚年却如此的凄惨,身边一个亲人没有,唯独的一个女儿都在美国,你看再辉煌又有什么用呢?”
李大叔说”是啊,现在很多人辛辛苦苦的把女儿,儿子养大了,他们翅膀硬了,拍一拍就飞到世界各地去了,当然他们的事业发展也很重要,但是老人留在家里成了空巢老人。惨了,有些人又不愿意去老人院,就一个人独居,但是生病了都没有人来伺候,茶水做饭都没有一个人,很多时候请保姆也不称心,结果发生了很多的悲剧。”
李大妈就说“幸亏我们还是聪明啊,最幸福的还是儿孙在自己身边呢,你看我们天天一家五口和儿子儿媳孙子一起吃饭,大家开开心心,有说有笑团团圆圆,就算有什么病痛,儿子马上就过来,摸摸你的头,妈妈,爸爸。你们怎么样了?要不要去看病啊?你看这样多好啊,多幸福。“
李大叔说“所以说针无两头利啊,有些人就喜欢望子成龙成凤,鼓励他们出去成名成家,做一番事业,但是出去了以后,你家里肯定就没有人了,所以有些人静静的在家里去世了,还没有人知道啊,幸亏这次杨大姐去敲她的门,看到没有人应门。才报了120啊,120的医生赶到了才知道她出事了,否则还不知要多久才会被人发现身亡”
李大妈叹了一口气说,“人呐,还是要知足吧,我的看法还是一家人和和睦睦,齐齐整整,团团圆圆在一起,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待续)

作者 孙幼明,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理事,广州市越秀区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多次评为广东省优秀音乐人,羊城优秀音乐家,已创作歌曲近百首,主要作品有《广州近代革命史组歌十首》《永庆坊》《广州有条北京路》《新广州》《文脉长流大湾还》《广州中医院院歌》《广州供销社之歌》《广州丰采公司司歌》《思绿环保公司诗歌》《复大医院院歌》等,作词作曲风格清新秀雅,政治站位高,艺术水平较高,是著名音乐家陈小奇先生的学生和入室弟子,人称广州红歌王子,广州历史红歌第一人。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开设网上公益《微音乐讲座五十讲》培养音乐人才一大批。2022年9月在广州举行孙幼明词曲作品音乐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