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5年3月10日,烟雨蒙蒙,春花烂漫,“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走进贵州六枝一中,与即将面临人生重要转折的高三10班的同学们共同探讨了新高考命题的精髓——“四无原则”“一核四层四翼”的核心理念,以及“看见与看到”的深度洞察、“角度与思路”的灵活转换、“审题与对接”的精准把握,还有“高分作文的形式与内容创新”“语文高快备考”“高三物理限时测评改”等前沿话题。这些深入浅出的分享,迅速吸引了孩子们的高度注意,并赢得了数次热烈掌声。在“高考高快作文”环节中,同学们在短短45分钟内,围绕现场命题作文《自信自立》展开了笔耕不辍的创作。通过当场对子互批互改、小组推荐、全班遴选的严格流程,最终评选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今日高快作文之星”。在此,我们特选取二等奖获得者周洁洁同学的佳作,呈献给广大读友,以期共同品味这份文字的魅力与深度。
溯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追滚滚红尘千余载浩荡浪潮,中国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稳稳地踏出了新时代坚实有力的步伐。当今中华文化的繁荣盛景,皆源于文化自信这一强大精神支撑。
流云秋风金黄,月落舟窗:于文化遗产中寻根,夯实自信之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从三皇五帝的古老传说,到当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不绝,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孕育出无数价值连城的文化瑰宝。紫禁城那森严宏伟的宫殿建筑,飞檐斗拱、红墙黄瓦,尽显盛世王朝的雄浑气派,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敦煌莫高窟内,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彩塑,是民族交融的艺术结晶,它们在历史的风沙中坚守,展现着多元文化碰撞的魅力;苏州园林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一步一景,曲径通幽,将江南的温婉细腻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我们当用心呵护、大力弘扬,从中汲取力量,筑牢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
花开岁晏沉香,文明恒长:以创新之笔绘彩,绽放自信之光
国家最高领导人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其中良莠不齐。在此形势下,我们更需坚定文化自信,秉持自立自强的精神。近年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化创新成果涌现。《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沉浸式演绎,让古老的典籍“活”了起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洛神水赋》以水下舞蹈的独特形式,重现了曹植笔下洛水女神的飘逸之美,美轮美奂,令人拍案叫绝。
这些别出心裁的创新之举,突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固有模式,成功吸引了大众目光,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飞鸿遥踏雪泥,莫问征程:持包容之态前行,拓展自信之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坚守自身特色的同时,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更考验着我们自立自信的决心。
坚定文化自信,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在保持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基础上,积极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互鉴。面对多元文化,我们应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收并蓄,以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展现出更加自信从容的大国风范。
青川莺过,山陵浸远。中国人民沿着文化自信的道路阔步前行,留下了深深浅浅却无比坚定的足迹,每一步都闪耀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我们扬起文化自信的风帆,在山河岁月中奋勇前行,在星辰大海间追逐梦想,领略世间万象的美好,续写中华文化的崭新篇章 。
青力点评
周洁洁同学的文章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视角,阐述了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文章采用小标题式作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通过丰富的例证和创新角度,展现了文化自信的力量与价值,激发了读者对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共鸣与思考,是一篇兼具深度与广度的佳作。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