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都情》
何才庆
2025年3月21日
今天早晨,我送孩子上学后,没有向往常一样返回珠湖新村家中吃早餐,而是想着要去高邮市民政局,找局领导汇报“老北京”李景贵的后事料理的事情。民政局的大楼在装修,临时办公在市福利中心。我不认识,问了两个同志,指了办公位置,但没有要到局领导的电话。
8点整,我到了市民政局临时办公地点,向传达室的同志说了我的姓名,从北京来高邮,说明了我市政府经济顾问的身份,找民政局的領导谈一个公事。传达室的同志热情为我做了来访登记,说还没有到上班时间,局领导还没有来,让我等一下。
一会儿功夫,一位市民政局的领导走进机关大门,传达室值班同志向其报告说我是从外地来高邮的,找局领导谈公事的。我立即向局领导报告了我的姓名和来意。局领导让我跟着他向办公室走去,要求我一边走一边谈。我抓紧时间向领导汇报了李景贵先生在高邮十年前后文化投资,因为突发急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的经过。汇报了他从得病到离世,家里没人出面救治,包括没人料理他后事的情况。
局领导听取了我的汇报后随即提出解决方案,如果取得李景贵家人授权后,市民政局可以为李景贵先生提供免费火化,考虑到购买墓穴的费用,市民政局可以找一个合适的空地为李景贵先生做一个生态安葬。
我听了局领导的解决方案心里特别高兴,看到了李景贵后事料理希望,向局领导表达了我深深的感谢,并表示我将立即回北京去找李景贵的家人索要授权。
突然,我的手机响起,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杨小明处长打来电话,他告诉我,李景贵的儿子授权他母亲专程到扬州,为李景贵办理了后事,即在扬州火化,将骨灰带回了北京。
这真是一个大拐弯,就象9天前的3月13日,我和高邮市微电影协会郑家华会长约好要去扬州医院去看望李景贵,但他不够朋友,于当日夜里3点就去世了。当我们赶到医院却因为我们不是直系亲属 (按医院的有关规定),而无权去瞩仰李景贵先生的尸体。这次,因为扬州警方与北京警方的共同努力,终于做通了他家人的工作,把事情办得如此神速,老北京终于魂归故里。
李景贵热爱他的故乡北京,也热爱他的第二故乡高邮。高邮市民政局的领导确实是一位为民办实事的好领导,他已经同意代表高邮将李景贵永久地留在他热爱的这座江南小城。这又何尝不是李景贵先生身前的愿望。
我向局领导千恩万谢、离开民政局,立即将这个“喜讯”告诉了关心李景贵后事的高邮的朋友们,此时此刻,我的一位好大姐、北京著名的画家张国云老师发来了她画的画作《凤头䴙䴘》(作者:张国云)和一个关于这种鸟的一个视频,视频来自北京玉渊潭西湖,视频的说明很有意思,"玉渊潭西湖的凤头䴙䴘越聚越多,争夺领地、配偶越发激烈,此景况将延续到繁殖期结束。"老北京"李景贵是一个可爱的老头,成天笑哈哈的,征得张国云老师的同意,这组画作和孟革老师的歌曲《中华脊梁》一样,都发表在这里,和"老北京"李景贵一起欣赏。
中午,乡党何寿鹏同志邀请郑家华、周济、陈娟、何桃定、李正国和我雅聚,我们都十分开心,"老北京"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作为他的生前好友,作为高邮人,我们可以对他有一个很好的交代了。
这里,我要感谢扬州苏北人民医院有关医护人员,感谢杨小明处长对我工作的热心支持;感谢《美国头条》涓子总编和高邮陈娟女士为救治"老北京"组织的捐赠义举;感谢我的老同学周济医生对"老北京"的爱护和救治;感谢高邮市民政局的领导对投资高邮的外地客商的一颗爱心;感谢扬州、北京两地警方对这件事的解决所做的努力;感谢孟革、张国云老师的艺术奉献;感谢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北京"在高邮的知心朋友们,在"老北京"生命的最后时刻对他给鱼的临终关怀,以及有情有义的一切付出。
我可以向所有关于此事的海内外朋友们负责任地说一句,我们高邮人是有情有义的,我们中国人是懂得公序良俗的。有诗为证:
《双都韵》
何才庆
2025年3月21日
高邮有情有义,
扬州江河湖美,
江苏水运佳绝,
影都情都双全。
著名的画家:张国云
著名的画家:张国云
著名的画家:张国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