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的故乡七家坪村荣获全国文明村。全村人民像过春节一样高兴,欢欣鼓舞!我也不例外。
我的故乡七家坪处在武陵山腹地、土家族集聚地张家界市教字垭镇一块狭长平坦的冲积小平原上。一条大河从这块平原中弯曲泻过,此河叫茹水,是澧水在永定区境内最大、最长的支流。
河东地带叫罗家岗,背靠朝天山;河西那片宽广的地带,叫七家坪,很久以前叫七甲坪,近代叫姚家坪。因“姚”与“摇”同音,摇来摇去,摇得这一带年年灾荒,战乱不止,鸡犬不宁,民不聊生。本地人认为此地名不吉利,决定更改地名。因当时这里住着吴、覃、陈、李、张、曹、钱七姓人家,故人们就把此地更名为七家坪。
七家坪景色优美,四面环山。东面的山最高、最奇、最秀丽,那是闻名中外的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的著名景点朝天观。
北面的山像一座圆柱形的甑子,人们把它取名为甑子岩。“甑子岩,甑子岩,只准吃来不准攒,谁若攒了来年不要来”,这是在当地人们之间流传的俚语歌谣。假如需要借甑子可到甑子岩去借,那里大、中、小各种型号的甑子都有,喜爱借哪种型号就借哪种型号。
据传说,山下乡民家如有大务小事需要碗、杯、勺、筷,尽管来借。只要你在洞口烧点香纸,说出你的来意,一扇石门就会自动打开。东西点好后,石门会自动关上。但到后来,山下有个贪心懒汉到石洞借东西后,少还了一副碗、十个杯子、十把勺子,石门震怒,从此就紧闭不开了。
处在北面,和甄子岩并排的那座山叫茂古岭。它的半山腰有个猫脑壳顶,顶的左侧约二十米处有块平地,叫飞机塔。因民国时期,天杀的日本鬼子一架直升飞机没汽油了迫降于此,四乡五里的人赶来看热闹而得名。
西面是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山脉。仰望去,巍峨高耸,像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镇守边关一样,当地人把它命名为望军岩。望军岩山顶是一块宽阔的平地。只要天空晴朗,站在山顶向东南方向望去,四五十公里开外的天门洞清晰可见,轮廓分明,如在咫尺。
望军岩南约四百米有一山峰,极似一只威猛无比的雄狮张着血喷大口。口中含着一个金箱子,相传这个金箱子就是这只雄狮的女儿。当地人把它取名为狮子垴。
为何取名望军岩,狮子垴?这里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很久以前,天下战乱不止,七家坪一带许多男丁被征去守卫边关。山下一户贫穷人家,男女喜结连理时都只十七岁,新婚不久丈夫被强行征去服役。
第二年,这户女子产下一女,骨骼粗,聪明伶俐,悟性高,读书过目不忘,喜爱武术。十七岁时,学得一身好武艺。为寻找父亲,她女扮男装,来到京城参了军。因她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有胆有识,又识天文地理、运筹帷幄、体恤士兵,不久被封为少将军。少将军在军中一直托人在全国各地打探父亲的消息,无果。后来,该少将军在一次战斗中牺牲。
少将军的母亲思夫、思女心切。每月农历的初二、十二、二十二申时,她都会准时站在高耸巍峨的望军岩山顶上,眺望寻找丈夫和女儿回家的身影。该女子从二十一岁那年开始,一直站到她八十四岁,坚持了六十三年,从一个美少妇变成了老太婆!
玉皇大帝被该女子的真情所感化,遂将她与望军岩山顶的岩石融为一体;将她的丈夫化作一只雄狮,镶嵌在望军岩南边不远处的山峰上;又将她的女儿将军化作一个金箱子,含在雄狮宽大的口中。一家人总算团圆了。
七家坪西南角有一兜五人都合抱不住的千年桂花树,枝繁叶茂,远远望去,就像一把绿色的天堂伞。一到中秋节,桂花盛开,香飘千里,四乡八里的人或路人,都跑来摘桂花插在自家的花钵里。酷夏,人们纷纷来这里避暑、下棋、讲故事、打渔鼓筒……农忙季节,下大雨时,百多人挤到树下避雨,外层人都不会被雨淋湿。
大树的四周有四株小桂花树,排列有序,生气勃勃,香气逼人。大树遮护着它身边四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桂花树,也似乎在盼望着小桂花树能经受风、雪、雨、冰、霜的考验而快快长大。有诗赞曰:前山天门对园开,后依狮岭望军岩。左侧天子张家界,右邻教字书箱岩。大河弯曲环舍过,桂中五桂抱庭开。园圃一帜迎风展,芳名留世永不衰。
七家坪以前也叫齐家坪。清朝年间,我太祖将他的三个儿子定居到这里,寓意是说大丈夫修身齐治天下,能文能武,为国家分忧。历经三代后,我曾祖是文秀才,大曾祖是武秀才;四祖父覃遵众在三千名考生中以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大学,成为正厅级干部;堂弟覃岭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赴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后,放弃高薪,毅然回国,现在北京百济神州有限公司担任研发组长、骨干带头人,为国人身体健康刻苦攻关,报效祖国。
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遇到天大旱,别的地方稻田的裂缝有二手指宽,有的甚至放得下小孩的拳头,颗粒无收;而这里因水源好,灌溉便利,谷穗饱满,五谷丰收。
七家坪历史悠久。相传这里三国前就是一座城。二十几年前,我在乡下教书,周未做农活。一天,搬着锄头路过离河岸不到五十米的地段,发现田垄边有大石条砌的城墙遗迹。本地人把这里叫做古城坪。那时这里交通发达,街道用大石条铺成,商铺林立,商贸发达,周围城墙高大坚固,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气势磅礴。以前,听说离七家坪东面不远的熊家峪挖出了一个古董,经专家鉴定有两千年历史了。
望军岩山下的扒龙潭,位于七家坪、竹园坪、张家咀三地的交界处。此潭是甘溪河中最大最深的。说它大呢,百多人同时在潭中洗澡、游泳都显得宽敬,不拥挤;说它深呢,潭深不见底,没有几个人能一口气钻到潭底抓把沙子上来;即使三伏天,无论外面怎么炎热,潭底的水却冰冷刺骨,人钻到潭中过半时还是抵御不住冰冷的寒气,不得不返回水面。
遇到天大旱,三地各组织抽水机,从此潭中抽水灌溉各自的良田。无论抽多久,当潭中的水下降二三米,直到一对极似棺材的石盖子出现后,水面就不会再降了。有人不信,在岸边用石灰浆做记号,加了几台大型抽水机,几天后水面还是不动。到底是何缘由?直到现在还是个谜。当地百姓都称扒龙潭是一个“救命潭”。
七家坪还是一块红色热土。大革命时期,共和国元帅贺龙领导的红四军主力来到七家坪。时任红四军第二路指挥覃辅臣的家就在紧邻七家坪村南边的竹园坪村。当时红四军军饷紧缺,覃辅臣心急如焚,便对家人说:“革命不成功,何以为家!”毅然卖掉自家良田二十多亩,筹得银洋三千多元,全部充作军饷。并派红军骨干覃新之、覃国荣等在大庸县东部王家坪等地成立粮草军需站。
当地群众全力拥护红军,支援红军。在七家坪、竹园坪、二家坪、三家城、柑子坡、粟山峪等地的乡道上,到处呈现为红军送猪、送米、送菜、送稻草和干柴的热闹景象。
部队驻扎在七家坪、竹园坪、狮子垴山寨等一带,哨兵在望军岩山顶站岗,军部设在七家坪吴扬明家。吴家位于茂古岭山下,是一栋十六间四合院木板房,被成片成片的绿竹青树环抱着。房屋坐北朝南,气势磅礴。院中是由石条铺成的宽敞的塔子,塔子东西两边各有一个长方形池塘。池塘的三方抵过道,一方抵塔子,池塘比塔子低五十公分。池塘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池塘底边放有阴沟,可把污水排出池塘外。池塘后的天井很敞亮。如今村里想恢复红四军军部旧址,搞活红色旅游,供游人参观,可惜原旁屋不复存在了。
望军岩巍峨高耸,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贺龙军长在望军岩山顶派
有哨兵站岗,在狮子垴驻扎着军队,防止敌人从山后偷袭。
一天,前方战斗打响,激战正酣,贺军长却和一位老人在军部外的凉亭里下打三棋。老人身如筛糠,两腿颤抖,右手拿不稳棋子。贺军长却运筹帷幄,胸有成竹。贺军长笑着说,老人家,有我在,不怕!他们打他们的仗,我们下我们的棋,不管他们的。一盘棋还没下完,一个通讯兵气喘吁吁就跑来报告,红军大捷。贺军长听后哈哈大笑,老人却双眉紧锁,惊诧不已,心有余悸。
祖父生前曾对我说过,他十一岁时,站在那株大桂花树下,看到红军头戴斗笠,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背着背包和枪路过古城坪开赴外地。队伍很长,走了很久才走完。队伍中,贺军长高大威武,留着一字胡,比一般人高半个头。他爱兵如子,他的战马让给伤病员骑,他步行。
教字垭、中湖两地几代人做梦都没想到,一条宽二十四至三十米的杨家界大道会从这里通过。这是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发展搞活西线旅游的具体措施。现在从市区坐车到杨家界索道不到五十分钟,到我家不到四十分钟。每天从这条大道去杨家界、天子山景区的旅游大巴、自驾游小车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随着省道305天温二级公路和桑龙高速公路的即将拉通,从杨家界大道经过的旅游大巴、自驾游小车会大幅增加。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民风古朴、宽广平坦的七家坪村,将成为各路老板争相投资的热土。
现在的七家坪村由原来的七家坪和中坪两村合并而成,面积变大、风景更美,人口近二千。2015年3月,湖南省住建厅扶贫工作队进驻七家坪村六年来,七家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两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省级贫困村脱贫摘帽。农作物经济成了规模;张家界农业示范科技园建成;宽五米、长约五公里的村主干水泥路拉通,每组每户通了水泥路;每家每户接通了自来水;每家每户周围砌了水沟、打了水泥地面;组道旁建有垃圾池,看不见一片白色垃圾;村主干道和组道安装了路灯,我老家旁就安装了两盏,出外不用手电,昼如月光普照。
村部修建了篮球场,各组修建了游玩体育锻炼广场,农村妇女像城里人一样有地方跳各种广场舞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新农村景象。
我家有一栋三柱四棋五间大木板房,坐西朝东,气势宏伟。修建于1932年,距今有近九十三年历史了。
听说当时曾祖父和曾祖母花了四十多块光洋,买了一片山大树。曾祖父母请了十几个帮工,花了几个月才搬完木材。从砍树到房屋建成花了两年。大祖父时年二十四岁,二祖父时年二十岁,正是年轻力壮的年纪,劲大搬得起;而我祖父当年只是儿童,十二岁,只能给砍树搬木材的帮工送中饭及茶水。
五间木板房,除中间那间正屋作堂屋外,曾祖父母按年纪大小从北到南给我祖父四兄弟分了屋。祖父排行老三,分得堂屋南边那一间。
后来,祖父将他那间正屋和半间堂屋分给我父亲。
前几年,我筹措资金将父亲继承的那间快要倒塌的房子全部换新修缮。重新换了檩条,加了小青瓦。邻居说,小青瓦至少五年要捡一次,工钱又贵,不如换成现代通用的水泥琉璃螺丝瓦,永久不要捡,多好。我说,把小青瓦换了琉璃瓦,好是好,就是没有土家建筑的味道了,不换。
七家坪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他们吃不饱、穿不暖、送不起孩子读书时,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打土豪、分田地,才得到翻身吃饱穿暖;是本村小学校长覃东荣救济他们的儿女,买笔墨纸砚,教孩子们知识,把孩子们培养成材;是“及时雨”湖南省住建厅工作队队员一家家嘘寒问暖,商讨对策,精准扶贫,共同致富。
这里是一块廉洁之地,孕育了最美师魂覃东荣。不朽师魂覃东荣的感人事迹曾被《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新华每日电讯》等中央媒体报道过。这里也是一块文学、影视之地,是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参评作品《红烛》的取材之地和全国微电影作品大赛二等奖作品《东荣校长》的拍摄之地。
随着张桑高速、杨家界大道、黔张常高铁、省道305天温旅游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具有千年古城的七家坪村,又处在杨家界、天子山、朝天山、茅岩河、贺龙故居、红二方面军出发地、九天洞等景区中心。
对地理位置优越的七家坪村来说,现在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过考察研究决定,抓住机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业土特产生产。加强全村土家建筑木板房登记造册保护,在部分组搞农家乐经营试点;依照永定区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今年在原有一百亩莓茶的基础上,再发展一百亩,优先聘用贫困户,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重点打造黄桃山民宿基地,从村部通向基地的道路拓宽正在紧张施工中,到时五百亩挑花盛开之时,又是一个“世外桃源”。
不久前,我回了趟老家,就听人说,村里正准备修一条六米宽,从村主干道出发,经望军岩半山腰,向南斜上狮子垴下的漆树塔,再斜右上山顶分叉,往南可上狮子垴山顶,住北可上望军岩山顶。招商打造“望军岩公园”,供游客游玩,体验当年红军生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振兴乡村。

作者简介:覃盟,笔名向晏漪,土家族,中共党员,湖南张家界人,湖南作协会员、湖南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编剧,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从事乡村教育三十八年,著有长篇报告文学《不朽师魂》《红烛》,长篇纪实文学《拐杖校长》,电影文学剧本《拐杖校长》,微电影剧本《东荣校长》。多篇文章在《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湖南文学》《神州》《散文家》《湖南教育》《新湖南》《张家界日报》及红网等报刊网站发表。《不朽师魂》入选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参评作品,《红烛》入选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参评作品,《不朽的师魂》获第八届全国教师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微电影《东荣校长》(28分钟)获全国微电影作品大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