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温馨
马青山
春节了,经济拮据,父亲母亲又挣不上钱,在这最传统最隆重的大年时节,却不能与父母同庆同乐。想起儿时老家乡下点旺火、贴对子、放二踢脚的情形,心中是异常地温馨。旺火即将燃完之际,随着风向或地势低倾而倒下,父亲就笑呵呵地歪了头说,东南旺盛,在东南做啥能成啥。从父亲的神色里,我感受到了“欣喜若狂”这个成语的真正涵义。大年初一,天尚未亮,连麻麻亮也未到,父亲母亲便急急起来了,先对着堂屋正壁上悬着的列祖相片上供,尔后放鞭炮,噼里啪啦的鞭声与二喜炮的钝响,送走了农人一年的辛苦与贫穷,期待着来年的富庶和幸福。然而,年复一年,总是如此,就如村南的馒头山一样……
然而,身处异域的我却享受不上。多数情况下,精神的支柱或者是寄托,远比物质更重要。因为故乡寄存的是灵魂与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而异地则是身体的寄存处。故乡不可易,而他乡则能随意换。故乡的小河,冬天里冻着冰,立于岸边,一眼望去,阳光似贴在了冰面上,闪着粼粼的波光,犹如仲夏里躺于河面的鲤鱼;马尾巴草和芦苇枯色的,仍于河岸直立。冬日里,这河水以及河中的所有,仍然充满了诗情画意,仍然令我陶醉。哪怕见不着,在大脑里过一遍、想想也惬意。
目前也有一条穿过巴黎市区的赛纳河,享誉全球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远远不如老家的那条土河和平行于土河嶙峋瘦骨的山脉,来得更赏心悦目。即使是在异国他乡,我也要试图找回老家大年的氛围,哪怕只有一丁点儿也好。
整天笑呵呵的我,早在昨天的下午,就去亚洲超市买好了韭菜猪肉。白面是一个月前,我给梁家鼎送来的。
我抓紧时间赶快拖完了第二遍地板,便赶紧地洗了手,开始做中午饭了。梁家鼎在吃食上的唯一嗜好就是吃猪肉韭菜馅儿饺子。在中国老家时,母亲不知道给他包了多少次的猪肉韭菜馅饺子,直吃得他满脑肠肥,竟一下午不饿,直到晚饭,也就喝一小碗小米粥。他命好,来到德国,满以为再也吃不到香喷喷的水饺了,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竟然有技艺高超的大厨相随,这个大厨便是来自中国的我。和面、擀皮、剁馅、调馅、包捏一直到煮,这做饺子的全过程,道道工序都是行家里手。在国内读本科时,因复习考研忙,加之距离家又远,我寒假没有回家,校长也来了,和大家一起包饺子过年。我大显身手,一人擀皮子,一个人包,竟然能供十个大小伙子吃。校长看着看着,眼都直了,不住地夸赞我包得馅大,速度又快。
我麻利和好面,再麻利地搓成一个杆状的面团,一个一个等距离齐刷刷揪下来,全部揪完后,揉圆,再用手托子按扁,左手拿着扁的白面团,右手用擀面杖擀着,左手就不住地转圈,很快,两人的面皮就准备停当了。遗憾的是梁家鼎的公寓里没有冰箱,否则,给他多准备些,冻起来是完全可以的。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包了。梁家鼎别看搞科研写论文是一把高手,包起饺子来,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小时候,跟着母亲学了好几次,也没有学会。上了中学,学习特忙,课内外作业堆积如山,更没有时间学了,干脆就不学了。
一小铝盆饺子,不大一会儿,便煮熟了。一个个饱满的大肚饺子,带着黑青的颜色,并且冒着丝丝的热气。这次,贾钽、姜雏燕均在外地,我没有通知她俩来。
我端的是灵活,把饺子放在梁家鼎的餐桌上,几乎是没有被梁家鼎看见,就从一个我随身带着的书包里取出一瓶白酒来。梁家鼎拿起来看了,却是一瓶四川产的“泸州老窖”,还有两瓶德国产的黑啤酒。德国是啤酒的故乡,其啤酒享誉全世界,以大麦芽、啤酒花、酵母和水四种原料制成。几百年来,德国啤酒成为了纯正啤酒的代名词,并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
一桌最简易的酒席,瞬间就准备好了。梁家鼎虽然在中国老家见过父亲长途跋涉跑车回来,让他到楼下门口的小卖店里,买上一小瓶半斤的泸州老窖,再买上二两花生米,父亲就独自对着电视机,边看着一集接一集的电视连续剧,一边小口饮着白酒,手里不住地搓着花生米的皮,淡淡的酒香弥漫在客厅里,有如山间里的袅袅炊烟。梁家鼎闻着也香,却享受不了。父亲以陶瓷小酒盅,让其用舌头舔舔,他一舔,就闭上了眼睛,还流出了眼泪,甚至还要咳嗽上一阵子,辣得他受不了。
但是,喝啤酒,还是可以喝几口的。
说话间,我就把啤酒瓶启了封,那丝丝的泡沫也就往出溢。我斟满了一高脚玻璃杯啤酒,还在往外嘀嗒着酒滴,递给了坐在餐桌对面的梁家鼎。
两杯啤酒放在各自的面前。
梁家鼎有点儿迫不及待,我先端起酒杯,杯沿已经挨了双唇,正欲畅饮时,却又缓慢地放下了。
“谢谢朝阳了。这半天的辛苦。”
“谢什么,都是离开故乡的中国人。”
“这么多年,你帮我洗衣服,做家务,买生活必需品,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感谢你。”
我一听,眼眶红红的想哭。但我扭过头,强忍着热乎乎的泪水,就是不让它从眼框里流出来。三年前和父母围坐热炕头上的小木饭桌上吃饺子过大年的情景,有如电影,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屏幕上。
作者简介:马青山,北京人,大学教师出身。喜好写作、旅游、围棋、打高尔夫。拥抱名山大川,探究人文古迹;启迪他人智慧,助力门徒登科;秉烛光照亮人们迷罔困惑之心,持巨擘助推众人向上前行之力。大学时代即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大量的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出版过书籍。文学观:文字是雨中田野里的脚印,清晰地记录了作家行走的印迹;文学是作家心路的照相机,拍下不同时期的人物肖像。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民进》《中国地质矿产报》《中国作家》《当代作家散文卷》《三秦散文家》《露天文学》《文化时代》《驼铃》《交通经营》《河北日报》《河北工人报》《河北民进》《河北农民报》《太行文学》《当代作家》《河南文学》《山东散文》《金麻雀》《彧华》等许多报刊及著名公众号发表报告文学、小说、散文作品多篇,有多篇文章被收入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文集中,长篇报告文学《为官一任》荣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二等奖。

“三木秉风杯”第二十一届全国大型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征文要求 :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戏剧作品征文标准参考小说作品。
征文要求:
参赛作品必须原创首发,如发现一稿多投者,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同届征文中作者向多个诗文类种投稿,只限领奖一项,
投递要求:
来稿请发裸文(纯文字)不要各种文档,文件之类,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二十一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评奖结果公布和发奖只按投稿时微信名字,敬请作者不要轻易更换自己的微信名!
一经投稿,不管是否获奖,除政治原因与作品抄袭外,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主编删除。
征文时间:
本届征文计划2025年2月15日起至 2025年8月31号 历时六个半月。
征文与评审流程:
1. 主办单位组织成立征文及评审委员会,负责征文与评审。
2. 初选入围作品要求:
(1)文质优秀,思想健康,正能正量,坚决杜绝负能作品、三俗作品及严重西化作品入选。
(2)阅读量300以上方可入奖。
(3)文章评审以文章质量为主,同时参照文章阅读传播量、点赞,在看,综合因素作出评定。
(4)征文的目的是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线,弘扬社会正能正义正道正见之文化作品,坚决拒绝三俗作品以及国内外各种负能低质作品列入候选。
(5)阅读量与腾讯系统后台统计不符的一律视为购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全网通报,且永远不得参加本平台的赛事!
(6)特等奖:从主编推荐出点击量最高的作品中,由评审委员会以投票形式选出正能正量,思想健康,意境深远,有深度内涵的优秀文章。
(7)征文评审结果将在网络中公示七天!公示内容包括获奖作品序号、作品名称、作者笔名三个部分。
(8)为了鼓励广大作者书写出优秀文化作品,弘道承德,我们会设立了鼓励奖若干名,从阅读量不达标的优秀作品中择优挑选。
(9)为了评选公正合理,照顾广大作者,凡在往届获特等奖或一等奖的作者,不得连续评为同等高奖!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 奖金5000元。
一等奖5名: 奖金6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300元。
三等奖30名:奖金100元。
优秀奖300名:奖金30元。
鼓励奖500名:奖金10元。
注:发奖程序首先由获奖作者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内公示获奖作品及获奖公示公告3天以上,这既是自我荣誉展现,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获奖作品没有抄袭现象,对于拒不公示者视为自动放弃受奖。自颁奖公示之日起一月内,获奖作者没有领取奖金的,视为自动放弃受奖。
投稿处:
主编:希望之梦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本届征文无需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