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一部生动展现时代风云与英雄抉择的传记巨著作者/张忠信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非凡的生平和伟大的抉择,成为时代的印记。2015年,恰逢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傅作义先生诞辰120周年,崔正来先生的长篇传记小说《傅作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磅推出,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迅速吸引了各界的目光,成为研究傅作义及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重要参考。
人民文学出版社对《傅作义》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精心安排资深编辑团队,在短短数月内高效完成了从编辑、送审到校对、印刷、出版的一系列流程。责任编辑孔令燕、脚印同志赞誉其为该社又一部经典且具长销潜力的重要作品,足见其分量之重。中央统战部在对《傅作义》书稿的审读意见中,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部真实全面展现傅作义一生的传记文学,全书百章依时间脉络,完整呈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人生轨迹。作为纪实小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述准确、内容详实,对傅作义的刻画与评价客观公正,契合方针政策,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和傅作义本人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人物传记。
《傅作义》以120万字的宏大篇幅,从傅作义的出生写到离世,生动展现了这位历史人物的成长、战斗历程、面临的人生难题、重大抉择以及内心的波澜。中国作协机关报《文艺报》发表的丁晓平对2015年全国长篇小说创作的评论《攀登,没有止境》中指出,这部作品引发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在2015年长篇小说创作回顾《以文学的目光凝视这片土地》中也肯定了《傅作义》在尊重史料基础上对人物的再造,努力让历史雕像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傅作义》出版发行后,在广大读者中也收获了如潮好评。《中华诗词联年鉴》特邀作家卫茂轩以一首七律《读长篇小说<傅作义>感赋》表达敬意:“黄河万里发涛声,巨著丰碑耀眼明。孺子成龙排国难,将军立马扫东瀛。和平义举庶民幸,圣地重光华夏荣。铁血人生魂不朽,千秋佳话颂英雄。”陕西体育运动学校高级教师贺文兴读完后,也发表五绝和七绝三首,称赞傅作义“一部傅作义,半部近代史。英雄识去就,美名非浪垂”,高度评价其抗日功绩与和平义举。国家一级美术师李鹏读完后欣然提笔:“书存金石气,宝藏蕙兰香。”
尽管《傅作义》收获诸多赞誉,但作者崔正来先生仍以严谨的态度审视作品,不断追求完美。近年来,他夜以继日对全书逐字逐句推敲、修改与补充:修正书中笔误;借鉴四大古典名著,为每一章添加目录,方便读者阅读与查找;补充重要史实与故事,如抗战时期傅作义率部与日寇进行大小战斗三百余次,取得红格尔图、百灵庙、五原大捷,击毙日本皇族后裔水川伊夫中将,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侵华日军为报复,拆毁傅家大院和平民学校,作者将这一细节补充进书中,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详实。
傅作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早年在太原响应辛亥革命,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投身晋军。在军阀混战时期,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崭露头角,无论是固守天镇还是涿州之战,都展现出非凡的指挥智慧与坚韧意志,令各方瞩目。“九一八事变”后,傅作义积极投身抗日。长城抗战中,他率59军在怀柔与日军激战,虽因上级命令无奈撤兵,但他的爱国精神和顽强抵抗精神赢得了民众的尊敬。绥远抗战中,他指挥若定,挫败日军及伪蒙军的进攻,收复百灵庙,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抗日战争期间,他历经忻口会战、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等诸多战役,为保卫祖国山河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后期,傅作义深明大义,率部起义,促成北平和平解放,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免遭战火涂炭,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等职务,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国家水利事业建设中,为国家发展继续奉献力量。
《傅作义》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傅作义个人生平的记录,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生动写照。它通过傅作义的经历,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巨变,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激荡与英雄人物的伟大抉择。相信再版后的《傅作义》,将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文学魅力,为我们打开一扇了解历史、缅怀英雄的窗口。
都市头条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