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又称悬车之年,这本应是一个在家颐养褀福的年龄了。然而,针对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长青办事处丹阳社区的居民颜平吾而言,虽已是七十六岁的杖国之龄了,却还要为自己尚无安身之处跬步在布满荆棘满道的维权路上,此人生实乃悲乎!
2024年8月20日上午,一场人祸降临在颜平吾老人及家人身上――合法房屋在无任何法律文书的情况下无端的遭到了暴力强拆,夷为了平地。那残垣断壁的阴影一直笼罩在颜平吾老人的心里,同时也凸露出了该区及办事处的始作俑者和实施者的人性丧失,公然挑衅党的权滥和法律的尊严。
房屋遭暴力强拆后,颜平吾之女(柳红斌)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权益过程中多次遭受到了无情的打压:2024年9月14日、10月21日、11月6日、11月27日,在赴京反映问题,被当地政府雇佣的涉黑人员从北京用黑色塑料袋罩住头部,然后推进面包车,一路寸步难行的看押并抢走手机,视法律为无物将其“押”回到娄底,然后被关进不知名的地方――俗称“小黑屋”,使用无法忍受的侮辱手段,包括不给饭吃等一切的残忍之举,用戕害不辜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已到极致。
“离奇失踪”,沉睡的道德何时觉醒
“屡遭不测”,公权滥用何时休
2025年3月3日下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张谢村的村民像往常一样的忙碌着,谁都不会去注意来自湖南异地的一对母女(颜平吾,柳红斌)竟然会在本埠“离奇失踪”?在“法治中国”里,颜平吾,柳红斌的“失踪”竟与违法截访息息相关。此放在任何一种语境下,此不啻是对法治的蹂躏,更是对“以人为本”的践踏!
何为道德?简言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非、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等观念,同时也是社会衡量一个人行为对错、好坏、善恶、美丑、荣辱的价值标准。它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来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准则、标准和规范的总和。
颜平吾,柳红斌母女俩“离奇失踪”后,其家属、亲属经多方打听方得知被所属长青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毅“接”回的本地。这一违法“截访”的“动人举措”,无不“彰显出了”王毅副书记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其“功高至伟”的“政绩”,殊不知,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揶揄、讽刺了依法行政。
自颜平吾,柳红斌母女俩“离奇失踪”后,截止笔者发帖时,其亲人接二连三的报警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拨打“12345”接线员则称,需要3至7个工作日才能给答复。颜平吾已年岁已高,加之患有疾病,亲人处在一筹莫展中,无不是忧心忡忡!
公权滥用,破坏了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损害了形象。这种不信任一旦形成,将难以弥补,对党和政府的长期执政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当权力被滥用时,往往伴随着对法律的践踏和对公正的破坏。无疑,导致公众对法律失去信任,对社会公正产生质疑,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行政职权的滥用将导致政令不畅,影响政府行政效率。这是因为滥用权力者往往不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办事,导致工作拖延、决策失误等问题频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固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保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已迫在眉睫。凡事均有底线,恪守法之底线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践行法治精神则是公职人员应坚守的底线一,所以,公权滥该彻底休矣!
“流水夕阳”千古恨
“一纸遗书”欲跳楼
2024年8月21日,颜平吾在长沙无故被“押”回娄底关了“黑屋”。因受不惨无人道的无情折磨,被逼跳楼结束暮年残生。此时因心脏病突发,被送往医院急救,才“捡”回来一条老命。同年的某一天,在关押中写下了无奈的《遗书》,让人看后,在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股难奈的心酸。
立德树人,是道德的规范,也是执政为民的初衷。作为一名公职人员,首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贯彻为民服务的初心。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有一颗为人民谋福祉的心,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倚仗自己的权利去骑在黎民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产生真挚的为民情怀。
为民情怀是党的根本宗旨,只有具备为民情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促发展。而不是像长青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毅一样,让百姓深处在痛苦不堪的挣扎之中!
(无奈的《遗书》令人心酸)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该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王毅的不作为,乱作为,反作为期待湖南省纪委监委敦促、监督从严查处,还一片风清气正的“政治风貌”,让百姓身感福祉之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