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管党生:《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开山鼻祖(三)——读谯达摩长诗<后现代十八拍>之第三拍<这个冬天:又见喻子涵>》
第三拍:这个冬天:又见喻子涵
这个冬天,我和喻子涵
在贵阳,在溪山剧场。
他戴着帽子,
很疲惫,需要调心。
四十年前,他是师兄;
四十年后,他仍然是师兄。师姐唐亚娟
眼睛里都是智慧,
她在剧场门口认出了我,
我愣了一下,才认出师姐。
这个冬天,我仿佛回到了
四十年前,回到了锦江之畔。
唐亚娟和喻子涵
他们是锦江边的神雕侠侣,
他们是梵净山脚下的神雕侠侣,
他们是花溪的神雕侠侣。
这个冬天,在花溪,
我们三个都戴着帽子;
这个冬天,我们都有一个通红的鼻子。
从锦江,到花溪,
从贵阳,到北京,
我们都生活在桃花源深处。
(2024年12月22日傍晚,写于北京龙洞堡机场)
北京龙洞堡机场?结尾的甴记忆引起的笔误,不影响整体的诗情和友情。
这首诗,谯达摩由和友人喻子涵(北京诗派代表诗人之一)的友情切入,写出了人之真情。喻子涵,本名喻健,男,1965年生,土家族,贵州沿河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贵州民族大学三级教授、新闻传播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双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新闻阅评员。
后现代写作情感表达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矛盾与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通过矛盾和不确定性来表达情感。作品中常常出现前后矛盾的叙述,例如贝克特的小说《无法命名者》中的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这种矛盾的叙述方式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冲突和世界的无序。
不连贯性: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打破传统的叙事连贯性,采用片段化的叙述方式。例如,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中,叙述者通过排列组合各种可能性来展示生活的荒谬和无序。
随意性:后现代主义作品的创作和阅读都具有随意性。例如,约翰逊的活页小说允许读者随意拼凑阅读的次序,体现了创作的随意性。
比喻的极度引申:后现代主义作家常常将比喻引申成独立的故事,不再回到原来的上下文中,以此来表达现代世界的不可解释性。
虚构与事实的结合: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将虚构与事实相结合,创造出复杂的叙事结构,使读者难以获得综合的认识。
对传统叙事的解构:后现代主义文学常常解构传统叙事的结构和规则,挑战读者的预期,创造出多层次的解读空间。
对权威的质疑:后现代主义作品常常质疑传统权威和固定的解释框架,鼓励读者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风格,使得作品更加复杂、多元和难以捉摸。
作为中国后现代主义诗歌鼻祖,谯达摩在汉语诗写中已经发展了后现代主义,在此诗中强化了真诚和真挚。可以作为后现代主义诗歌写作中的典范。
(2025/3/19)
管党生,1963年生,祖藉江苏镇江。中国当代著名先锋诗人。1986年开始写诗,诗作发表于《世界文坛》等各大诗报刊及选本。著有诗集《我所认为的贵族》,《末日未至》。当代先锋诗派“垃圾派”创始人之一。
谯达摩,1966年6月5日出生,贵州沿河人。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先后供职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诗刊》编辑部。代表作有短诗《穿睡衣的高原》《狐狸炼丹》《后现代日记》等,长诗《凤凰十八拍》《毕竟空十八拍》《中国十八拍》《世界十八拍》《后现代十八拍》等,歌剧《王阳明》(剧诗,中央歌剧院2024年5月世界首演),出版有诗集《摩崖石刻》等。“第三条道路写作”诗派创始人,“北京诗派”创始人。多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讲授本科生必修课外国文学史。与温皓然共同主编《世界文坛》(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年6月版),与伊沙共同主编《后现代之光——近40年中国新诗流派运动代表人物诗选》(九州出版社2016年5月版),与孔庆东共同主编《诸神醉了——北京诗派代表诗人作品选》(长江出版社2023年9月版)。自2015年起,担任爱国工程研究院(中央宣传部主管)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