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霆之势,守护消费正义
编者按
张庆明先生的文章深刻剖析了315晚会曝光的消费市场乱象,直击问题本质,从政府监管、社会共治、消费者意识等多层面提出切实建议。文章语言犀利、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期待这篇文章能引发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推动各方携手共进,守护消费安全,共筑诚信社会。
以雷霆之势,守护消费正义
张庆明
在刚刚过去的315晚会中,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消费黑幕被无情曝光,从母婴用品残次品翻新售卖,到一次性内裤徒手制作且不杀菌;从维修平台乱收费,到保水虾仁磷酸盐超标;从“电子签”高利贷陷阱,到隐私信息被窃取……这些事件不仅让消费者愤怒,更让我们深刻意识到消费安全问题的严峻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公然践踏,更是对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破坏。
一、问题的本质:利益至上与监管缺失
这些事件背后,是部分企业和商家在利益驱使下,完全丧失了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欺骗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更严重损害了社会的诚信体系。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本应享有知情权、选择权和安全权,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却让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然而,问题的根源不仅仅在于企业的利欲熏心,更在于监管的缺失和执法的不力。
部分监管部门存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有机可乘。这种监管漏洞的存在,不仅纵容了不法行为,更让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二、党委政府的职责:雷霆手段,重拳出击
面对这些问题,党委和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当前,部分法律法规对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明显不足,导致违法成本过低。党委和政府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对各类侵权行为的处罚标准,大幅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例如,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应处以高额罚款,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对于侵犯消费者隐私的行为,应明确赔偿标准,加大处罚力度。
**建议:**立法机关应加快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加对新型侵权行为的界定和处罚条款。例如,针对“电子签”高利贷、大数据杀熟等新型侵权行为,应明确其违法性质和处罚标准。
(二)强化监管力度,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政府应建立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市场监管部门应增加巡查频次,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实现对市场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打击。对于屡教不改的违法企业,应建立“黑名单”制度,限制其市场准入,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建议:**监管部门应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监管合力。例如,市场监管、公安、网信等部门应联合行动,对网络平台上的侵权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同时,应设立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基金,用于支持消费者维权诉讼,减轻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教育,倡导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市场秩序。通过举办企业培训、行业研讨会等形式,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对于诚信经营的企业,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行业标杆,形成良好的市场氛围。 **建议:**政府应定期发布企业诚信经营“红黑榜”,对诚信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扶持等激励措施,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和联合惩戒。同时,应加强对企业高管的法律培训,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三、全社会的行动:共同守护消费安全
消费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应积极参与到消费安全的守护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
(一)消费者:增强维权意识,提升辨别能力消费者自身要增强维权意识,提高辨别能力,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仔细查看产品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保留好相关凭证。一旦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同时,消费者应积极参与消费教育活动,提升自身的消费知识水平,避免因无知而受到侵害。
**建议:**消费者协会应定期开展消费教育活动,发布消费警示和典型案例,帮助消费者提升辨别能力。例如,针对一次性内裤、保水虾仁等产品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协会应发布详细的选购指南,指导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
(二)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曝光力度,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让不法商家无处遁形。同时,媒体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通过专题报道、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
**建议:**媒体应建立与监管部门的联动机制,及时跟进侵权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持续曝光不法行为。例如,对于315晚会曝光的问题,媒体应持续追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行业协会:加强自律管理,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行业协会要加强对会员企业的自律管理,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共同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通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对违规企业进行内部处罚,形成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同时,行业协会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建议:**行业协会应设立行业诚信基金,用于奖励诚信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同时,行业协会应加强对会员企业的日常监督,定期开展诚信经营评估,对违规企业进行公开谴责和内部处罚。
四、结语:
以诚信为基,守护消费正义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消费安全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在消费市场的每一个环节,从生产到销售,从服务到售后,都应以诚信为本,以法律为准绳。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党委政府到全社会,携手共进,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营造一个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共铸诚信,提振消费”的目标,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加安心,让社会在诚信的基石上更加稳固。
消费乱象
残次翻新,内裤徒手,虾仁注水,诚信何处?
电子签贷,隐私黑洞,抽奖陷阱,骚扰无休。
政府监管,利剑高悬,社会共治,诚信重建。
消费者醒,市场清明,共筑正义,消费安宁。
作者:张庆明,泰安市政协原副主席、泰安市一级巡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