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捷
三月的桂林,依旧被阴雨天气笼罩,云层低垂,天色暗沉。然而,2025年3月16日这天,久违的太阳破云而出,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难得的暖意与光亮 。

当日中午,“桂林抗战纪念缅怀先辈交流大会”在众人的期待中如期举行。活动现场气氛庄重肃穆,百余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齐聚一堂,其中有知青群体,也有各界社会贤达、企业代表以及医疗机构代表等。
西部知青联席会议(西知联)陈秘书长率先上台发言,他指出,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全体国民共同缅怀与纪念的重要时刻。多年来,西知联携手陕西知青协会,每年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今年更是将活动规模扩大,升级为多地区系列化纪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办单位除了西知联,还新增了中华黄埔后代联谊会、中华知青文化协会和胡琏研究中心。
陈秘书长介绍,从三月份开始,西知联已在陕西召开多场筹备会,为此次系列活动预热。而桂林的这场大会,正是整个大型抗战纪念活动的开篇之作。会后,不少参会者感慨,这些活动不仅会在当地产生深远影响,更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唤起人们对抗战历史的记忆,让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永远铭刻在社会的记忆长河之中。
陈秘书长在讲话中,以丰富的历史细节,生动地讲述了广西和桂林地区在抗战期间的英勇事迹,带大家回溯到那段血与火交织的艰难岁月。广西地处祖国西南,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抗战时期,这里既是大后方,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同时,又作为战争的前沿阵地,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
李宗仁、黄绍竑和白崇禧三位将军率领的桂军,在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转战南北,屡立战功。其中,台儿庄大捷更是让桂军威名远扬,这场战役不仅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信心 。在桂南会战中,杜聿明将军率领的部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赢得了昆仑关大捷。而桂林保卫战,更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斗,全城两万军民上阵,迎战十五万装备精良的日军,毫不畏惧,浴血奋战。他们逐巷争夺,人自为战,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赞歌。至今,这场战斗中牺牲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的墓园墓碑依然屹立在桂林市区,接受着后人的敬仰与祭拜。
文化抗战也是桂林抗战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1938年底以后,随着战火蔓延,大量国内文化人士纷纷来到桂林避难,各类文化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座城市扎根,形成了独特的抗战文化氛围。《救亡日报》等一大批宣传抗日救亡的报刊相继创办,八路军桂林办事处也在此设立,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展抗日宣传和统战工作的重要据点 。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也心系祖国抗战,为广西和桂林的抗战事业慷慨解囊,捐赠了大量物资和资金,他的爱国义举,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台下听众们聚精会神地聆听着,被这些英雄事迹深深打动,现场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感慨。
随后,93岁高龄的女将军李凤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她的声音虽略带沧桑,却充满力量。李将军回忆道,自己两岁时,父母就在地下斗争中惨遭日本鬼子杀害,从此她便与亲人阴阳两隔。1945年,年幼的她毅然投身革命队伍,此后便再也没有离开过部队。多年来,爱国抗敌的信念始终支撑着她,成为她一生坚守的信仰。
理想华莱公司的姜女士、桂林真龙华府的文董事长也先后上台发言,他们结合自身工作,分享了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的决心。
桂林知青协会的陈女士讲述了自己家族在抗战时期的悲惨遭遇。当年,日本鬼子打到了她的老家南京,亲人邻居惨遭杀害。百姓们为躲避战火,纷纷“跑反”。她的外婆背着舅舅在逃亡途中,不幸被鬼子的子弹击中,子弹贯穿了外婆的大腿和舅舅的小腿,两人因此落下终身残疾。每当外婆回忆起这段惨痛的经历,依然会浑身颤抖,那些痛苦的记忆,成为了她们家族永远的伤痛。
桂林知青协会的方先生则回忆起母亲小时候坐在李宗仁脚上看大人打麻将的趣事,以及作为黄埔一期生的外公跟随桂军抗日作战的经历。他感慨道,正是有了无数像外公这样英勇无畏的先辈,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活动现场,文化部和两会命名的文化大咖、我国竹笔画第一人唐忠华先生也来到现场,他当场挥毫泼墨,为李将军等嘉宾书写“福”字,表达美好祝福;还为西知联题写“抗战国魂”四个大字,以表达对抗战先辈们的崇高敬意和对大会的支持。
在大会进行过程中,多支团队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苗族舞蹈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展现了少数民族同胞在抗战时期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御外敌的精神风貌;京剧《智斗》选段,演员们字正腔圆的演唱,生动地再现了抗战时期地下工作者的机智勇敢;毛主席诗词《清平乐•六盘山》的朗诵,气势磅礴,表达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豪迈的革命情怀。而一批抗战文艺节目,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桂林知青协会临时赶写赶排的创新节目“三句半”《八桂抗战天下传》。节目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讲述了广西抗战的英勇事迹:“再说说咱桂林保卫战,两万打它十五万!全城自卫全民战,好汉!桂东南抗日自卫军,共产党领导游击战。哪里有压迫哪反抗,看咱!广西大学聚群贤,首创梧州三学院。培育后生搞科研,后劲积攒!”这段表演不仅展现了广西人民在抗战中的英勇表现,也让观众们对广西的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被观众们久久回味。
会议开始时,陈秘书长就特别指出,抗战是指抗日战争,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有着特定的历史范畴,不能将1945年后的其他战争与之混淆。然而,在随后的有奖问答环节中,还是暴露出了一些常识性差错问题。当主持人提问“抗战中,广西出兵多少人?”时,台下的回答五花八门,有说10万的,有说5万的,却鲜有人知道正确答案是100万。而当问到“桂林八办旧址纪念馆在哪里?”时,全场一片寂静,只有一人回答正确。
在即兴发言环节,也有人提到“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才建立了新中国”,这一观点虽然体现了抗战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表述上不够准确严谨,反映出部分民众对抗战史实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由此可见,加强对民众的抗战史实教育、缅怀先辈牺牲精神以及进行正确历史辨析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会后,也有人提出疑问:“桂林保卫战打赢了吗?”主办人如实回答:“虽然桂林保卫战最终没能守住城市,但桂林军民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顽强抵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敬仰。”
会议结束后,会场的义诊活动又持续了两个小时。健康养生促进人士不辞辛劳,为现场的参会者提供免费的医疗咨询和检查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关爱民众健康的使命,也为本次抗战纪念大会画上了一个温暖而有意义的句号。
——2025.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