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北安沟村的父老乡亲们,尊敬的参加今天北安沟程氏祖茔重光仪式的各位长辈、各位宗亲,亲爱的晚辈们,还有在场的所有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我们北安沟村程家人的大事,是喜事,也是盛事;那就是那尘封50多年,深藏在我们族人心中的心愿——祖坟遭毁后重修工程,历经5个多月,充满重重挑战终于落成重光了!这是北安沟村的荣耀,是全县程氏家族的荣耀,是我们所有程氏子孙的荣耀!它将成为一道亮丽文化地标,傲然挺立,永久辉煌;它见证着我们家族的坚韧与传承,见证着我们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见证着我们程氏子孙的团结与奋进。将给程氏家族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要成员,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带大家一同分享这份喜悦与自豪。
一、北安沟程氏渊源
明朝末年,崇祯年间,朝廷危机四伏,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就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我们的祖先养茂公和养俊公毅然决然地从洛宁县程家庄迁入北安沟村。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家族的希望,带着坚韧的意志,踏上了这片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从此,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枝散叶,历经390多年的风雨沧桑,现已达1300余口的辉煌家族,遍布在北安沟村、南安沟村、范河村、北张洼村、王阳村等地。
二、北安沟程氏祖茔简介
祖茔,位于北安沟村北边,坐西面东,背靠裤峪龙脉,前有应阳河水穿流。远远望去,犹如巨龙探水之势,宝地结在龙首处。我们可以想象,当年我们的祖先选择这块风水宝地时,是多么的用心,多么的慎重,多么的有远见!这里南北横长86.6米,东西纵宽56.6米,占地7.6亩。这里安葬着始迁祖养茂公、养俊公之后七代人188位先祖英灵。他们在这里静静地安息,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我们程氏家族的子孙后代。然而,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祖茔被毁。从此,我们的列祖列宗魂魄不得安宁,给我们程氏家人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啊。
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修缮后的程氏祖茔。总墓碑为四连碑,长4.3米,高2.6米,宽1..8米;上面是我们始迁祖养俊公之墓碑,下面中间是二十二世光伊公之墓碑的衣冠冢,北边南安沟始祖祥祖公,南边是北安沟始祖瑞祖公;前边八个石碑是八个门的各自墓碑。左是2、4、6、8各门的墓碑,右边是1、3、5、7各门的墓碑。北边入口处是程氏祖茔的地标建筑石牌坊:
正上方工正书写着北安沟程氏祖茔。
上联:瑞气盈庭八枝秀,千秋血脉韵悠长;
下联:祥光普照一门兴,万代祖德颂无疆!
右边是功德碑,撰刻着程氏祖茔的变迁与沧桑。入口水泥墓道宽3米,长50米;石牌坊正对迎门墙,迎门墙宽3米高3米,迎门墙也叫风水屏障,墙顶为复古琉璃瓦两端是翘角,中间是二龙戏珠,从风水上讲叫“藏宝聚气”,可阻冲向墓室挡煞气,也可避免外部视线直窥墓室,营造出墓葬的庄重肃穆的仪式感,增强墓葬的纵深性与神秘感。祖茔内南北用沙石铺设路为长70米宽3米宽,东西铺设路长20米宽3米。整个祖茔气势恢宏,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我们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诉说着我们对祖先的无尽思念,诉说着我们传承家族文化的坚定决心,这就是文化地标“北安沟程氏祖茔”。
三、祖坟的修缮过程
1.捐款过程
2024年11月17号,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成立了修缮祖茔指挥部等各个组织机构。我们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祖坟修缮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呼吁每一位程氏子孙,都要怀着对祖先的感恩之心,对家族的责任感,为祖坟修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11月22号,我们向养俊祖后裔发出了集资捐款倡议书。捐款有两种渠道,一是按人口自愿捐款,二是人口外自愿集资捐款,500元以上者刻入功德碑,名留千秋。
我们的号召得到了本支族人的纷纷响应,二程洛宁联谊会也积极参与。一时间,捐款的热潮在我们程氏家族中掀起。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分老幼,不分贫富,不分地域。有的宗亲慷慨解囊,捐款数额巨大;有的宗亲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依然尽自己所能,献出了一份爱心;有的宗亲远在他乡,无法亲临现场,但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支持和祝福。不到一周时间,捐款就达10多万元,最终捐款总计194900元。这一笔笔捐款,凝聚着我们程氏子孙的深情厚谊,凝聚着我们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凝聚着我们传承家族文化的坚定信念。
本次捐款有以下特点:
(1)动面之大,几乎是百分之百。
(2)数额之大,也在意料之外,年轻后生比较多,仅500元以上捐款者就63人,1000者24人。
(2)本支以外程氏参与人数也在意料之外。
这里我给大家讲讲你们不知道事实吧:
(1)本次捐款最多也是我北安沟程氏的精英程松峰:他有一句很给力的一句话,用的最多的一句话一直在我们这个小圈圈广为流传就是“钱不是问题”,“钱不够有我在”这话是多么有底气啊,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程松峰在哪里?给大家打个招呼!
(2)程家外甥替舅舅捐款:程相民,程相炎他有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武汉,均已进入耄耋之年,耳聋儿女都不在身边,建基联系不上无奈就和三门峡姑姑家孩子商量,姑姑家表哥表妹均表示积极支持,表哥王志敏立马以舅舅名义转过来2000元。在此我想为程家好外甥王之让、靳丽萍点个赞!
(3)前洼村程振卿,是我们程家另一个分支,在动工仪式上慷慨解囊捐款5000元,而后又主动提出免费提供大雪松树25棵。这25棵大树市场价少说也在400元左右,他的慷慨无私,让我们深受感动。后来我们考虑不能让他的付出没有一点荣誉,没经过他同意就为他刻碑加上了5000元。他的善举,展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展现了他对家族的深厚感情,展现了他作为程氏子孙的担当和胸怀。让我们为程振卿宗亲送上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程振卿在哪里?和大家打个招呼!
(4)中原油田技术工程院副总师兼党工部部长程文学先生!远在濮阳也寄来了爱心,程文学在哪里?和各位家人打个招呼!
(5)义马原市原人大副主任,义马市厚德职业培训学校董事长程俊生先生也为我们送来了爱心,程俊生在哪里?和家人们打个招呼!
2.修缮过来
(1)紧缩开支,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我们严格要求收支两条线,支出透明化,确保工程顺利完工。从方方面面节缩开支,我们没有动用公款吃喝,每一分钱都用在了刀刃上。这里有一个人最有说话权,有由请本次修缮祖茔会计程守铭向大说明开支情况。有请首铭上台讲话!
谢谢!谢谢你!直白与坦率,谢谢你证明这些人没拿公款吃喝。
(2)严把质量关,做到美观大气。
遵循历史,还原原貌,加以提升,打造成地域性文化地标。
在修缮过程中,我们每一位参与者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汗水,也都默默无闻的为家族做事付出。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几位为祖坟修缮做出突出贡献的宗亲。
(1)总指挥程松亚,今年过春节儿子把去上海的火车票已经买好了,他为了修缮祖坟硬生生把车票退了。每次我们从县城回来商量或处理祖坟有关事宜,吃喝基本都在他家里,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奉献。试想一下他的家人要生活,他又无工资更无其他经济来源,但他整天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既辛苦又劳累,却没有任何报酬。
(2)治卿是副指挥长,在很多事情上却干的是总指挥长的活,他是本次修缮祖坟的发起者也是直接参与者,为修祖坟他回来无数次,跑了无数腿,不知道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对家族的热爱。让我们为程松亚,程治宗亲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在修缮过程中,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分歧,我们通过沟通协商解决;有争辩,我们以大局为重,求同存异;有质量,我们严格要求,确保工程质量;有统筹,我们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大家看到这个四连碑和八个墓碑组成了一个高端大气墓群,南北一条线,同处在一个水平线上,非常美欢大气。这里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程亚峰。在施工时,他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才有了今天的完美效果。他的专注和执着,为祖坟修缮工程增添了光彩。让我们为程亚峰宗亲送上掌声!
四、展望未来
祖茔重光,是我们程氏家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是对祖先的告慰,更是对我们程氏子孙的激励和鞭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以祖茔重光为契机,传承和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团结一心,奋发图强。我们要加强家族文化建设,挖掘和整理家族的历史资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程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文化底蕴;我们要关心关爱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我们程氏家族的贡献。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程氏家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的家族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的祖先在天之灵得以安息,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为我们今天的努力和付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最后,祝愿各位宗亲、各位朋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
修祖坟,众族亲慷慨解囊齐上阵;祭先祖,携家眷虔诚祈福共缅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