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从不偏科,虽受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氛围的影响,我并且顺利地考取了第一志願一一哈工大,成为现在常说的“理工男”,但在我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对文学比较感兴趣。我有几篇短文(感想丶文稿)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同时它对我也是个莫大的激励。
记得在 1959年10月,全国第一次群英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营造大会氛围,全国从上到下动员大中小学生和干部职工为大会写贺信贺词。刚上初二年仅14岁的我,非常兴奋地向大会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纸且热情洋溢的贺信,然后交由学校统一寄往北京。万万想不到的是,信发出不久,全校六百多学生唯独我一人收到了大会秘书处专门寄来的回复函。这封函用的是从未见过的很大的牛皮纸信封,上面清晣地写着学校地址和我所在班组及我的姓名。落款是红色铅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届群英会大会秘书处,内有一张写有我名字盖着大会秘书处公章的感谢函。在那个落后封闭的年代,对一个偏远的乡镇中学,自然会感到很新奇。故校领导对此十分高兴!并责成校团委书记汪光前老师拿着它,一个班一个班的宣传,并且高声道:“全国群英大会给汤润芝同学来信了!”瞬间成了全校一特大新闻和喜讯。我感动,我兴奋,更激励我好好学习,要求更严。至今我不清楚单独为我复函,是不是因为我写得格外认真动情生动?
第二想说的是1961年我写的一篇初中毕业作文。老师出的题目是:毕业前夕话志愿。其他同学都是按常规写的个人的志願。唯独我则写了全班同学毕业前夕囲坐在一起,大家个个雄心勃勃丶义气风发地畅谈着自己各自不同的美好志愿,展示的是一群当代青年对未来的幢幜和梦想。教我们毕业班语文的厐连灿老师看了后对我这篇作文高度赞美,竟给了个一百分!厐老师并且兴奋激动地说:“我教书这么多年,是第一次给学生的作文打满分一一100分!”作为范文他安排每个毕业班都让我去分别宣读。
第三再说说我刚上大学时写的那篇入校感想吧!1964年我们刚踏进哈工大校门就进行了一周革命传统丶忆苦思甜丶学校历史和国内外形势等内容的入校教育。我们忘不了校长李昌向我们所做的作为中国党政代表团团长访问古巴的生动报告,高铁副校长讲南泥湾精神令我们也感动不已,哈工大的光荣校史和杰出的专家劳模的先进事迹让我们肃然起敬并为考入名校哈工大而无尚光荣!在入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每位新生写篇入校感想。我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认真写完了一篇感想,上交后被系里选中了,并和其他同学的一起张贴在我们上课的机城楼的墙报学习拦上。同学们看了后对我那篇感想都予以高度赞扬。没过几天我突然收到哈工大校报编辑部给我寄来的信函。收到信后我非常茫然,紧张地折开后,里面写是是约我周六晚七点到校报编辑部去看版样的信函。我更是一头霧水!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叫版样呀?更不知道有投稿一说,怎么收到了这种函?问大城市来的同学,都说你肯定投稿了,要登校报了。我更加百思不得其解!我只好忐忑不安地按约定时间地点找到校报编辑部。他们核定我的身份后,将一张报纸版样交于我,并递了一支铅笔,征询我对排版和个别修改的意见。我才知道是编辑部从系的墙报上选中了我那篇文章而从墙上揭下来后刊用的。我清楚地记得文章题目是:"想回家”又“不想回家”。想回家是因为梦幻着胸前佩带着金光闪闪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徽,乘火车向众人和回到家乡后向父老乡亲炫烁自己是名校哈工大学生了的自豪,不想回家是因为家里穷生活苦,与哈工大吃的住的和看到的是天渊之别!现在看写得还是真情实感,也很朴实生动。校报出版后在老师同学中引起强烈反响,普遍给予了好评,系和年级学生队的领导丶老师也因此感到很光荣。我在老师和同学中从此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随后我成为校报通讯员,几年中不断被邀稿并屡屡被选用。以此为起点,入党、当班长……思想上政治上学业上不断上进。
最后简要提一下的是,1970年我分配到六机部404厂(备注:地师级)后的第二年,在全厂首届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分子代表大会上,我代表大学生施工连三排团支部在大会上做了个发言。发言中我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事例,满怀激情地介绍了了如何带领我排哈工大丶天大等高校毕业的50多名大学生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积极参加施工重体力劳动的事迹,在领导和职工群众中受到高度赞扬。尤其是如何结合现代京戏中英雄人物的革命思想丶英勇事迹和激亢的唱腔台词鼓舞激励我们搞好三线建设的斗志,煥起了大家的亢奋激情,引起了全厂的强烈共鸣。晚上的大会前,厂本部、武汉建筑公司、江都建筑队、枝江施工团等参加四O四建设的各大单位的与会代表,互相叫号,情绪激昂地进行了唱戏比赛。歌声、唱腔此起被伏,一浪高过一浪,大家热血沸腾,意气昂扬,完全忘却了三线建设初期工作和生活的艰辛困苦。厂领导对大家的激情异常高兴,无比感动!接着组织把我由二百多个大学生组成的施工連三排调入厂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并兼厂机关团支部书记。不久我又任厂团委筹备组副组长筹备建立厂团委的工作。1973年5月在404厂首届团代会上我当选为厂团委书记。
1980年 我调回山东聊城工作后,尤其在市纪委工作期间,我积极主动为各级各单位做廉政报告和讲党课达430余场,受到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至今他们见了后还对此津津乐道。退休后又兼任多所小学的政治辅导员,为小学生讲传统讲红色故事,还为市纪委青年干部讲“怎样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党的卫士”。至今我参加全国和省市等各级书展所用对联、律诗等内容还坚持自己尽量撰写。以上这些和我能长期保持朴实真诚的本色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及具有一定写作表达能力有密切关系。
上述简要回顾,也有粗浅体会:那就是不论学工学农学医学文,不管从事哪一个行业,学好语文,多看诗书,不断习练提高写作表达能力,对工作对自己对社会都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汤润芝,男,山东冠县人,生于194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65年入党,1974年在六机部四O四厂任厂团委书记时作为知青带队干部下乡至湖北省枝江市白洋镇新华大队,带领知青支持当地农业生产,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收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2005年在聊城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岗位上退休。自幼爱好书法,退休后参加了聊城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光岳书画研究院、市书画研究会、中国知青书画院、中韩书画艺术交流协会等书画组织和举办的各种展览、笔会活动。作品被诸多单位和个人惠存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