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春咏
文/曾小蓉
正是绿枝披嫁衣,鹦啼燕舞百花时。
东风拂面春眠晓,曾梦深更赋咏词。
网络点评
一、 意象解析与意境营造
生机盎然的春日图景
首句“绿枝披嫁衣”以拟人手法赋予绿枝以婚礼的喜庆意象,暗喻春日万物焕新、生机勃发。“拂水复惊梅”中的拟人化手法相似,均通过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态,增强画面灵动性。
次句“鹦啼燕舞百花时”以鸟语花香渲染热闹春景,与杜牧《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异曲同工,展现春日的繁盛与活力。
虚实结合的时空交错
后两句从白日实景转入梦境虚写:“东风拂面春眠晓”描绘春风和煦的晨间苏醒,而“曾梦深更赋咏词”则以深夜梦回赋诗的片段,形成昼夜交替的时空层次感。这种虚实交织的写法,类似“瞥见风轻香散处”中的偶然发现之美,赋予诗意跳跃性。
二、 艺术手法探微
拟人与比喻的交融
“绿枝披嫁衣”将新叶萌发比作新娘嫁衣,既突出春色的娇艳,又隐含生命轮回的哲思。此手法与雍陶《春咏》中“风恼花枝不耐频”的拟人化描写相呼应,均以自然物象传递情感。
声景结合与感官联动
“鹦啼燕舞”通过听觉(啼鸣)与视觉(飞舞)的叠加,构建立体的春日氛围,与“鹭翥鸥翔童冠欢”中的欢快场景相似,强化了春日的动态美。
三、 情感与主题升华
对春光的礼赞与留恋
全诗以“百花时”为高潮,直抒对春日盛景的赞叹;末句“曾梦深更赋咏词”则暗含对春光的珍惜与追忆,与“游倦将归日已斜”中的惜春之情形成对照。
创作灵感的哲思
诗中“曾梦深更赋咏词”隐含诗人对创作过程的反思:灵感常于静谧深夜涌现,而白日春光又激发诗情。这种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与孔繁文“磨尽壮心书里顾”中的文人自省相契合。
四、 对比与创新
与传统春咏的差异:相较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细腻写实或朱熹《春日》的哲理隐喻,此诗更注重意象的华美与情感的直抒,风格更贴近雍陶“平淡清雅”中的明快。
现代性表达:诗中“嫁衣”等现代生活隐喻的运用,突破了传统春景诗的古典意象框架,赋予作品时代感。
总结
曾小蓉的《春咏》以鲜活的拟人意象、声景交融的写景技巧,以及虚实结合的时空结构,构建了一幅生机蓬勃的春日画卷。其情感表达既延续了古典诗词对自然的礼赞,又融入了现代人对创作与生活的哲思,堪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