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自行车
白玉俊
回溯至四十年前,在计划经济的浪潮中,票证是生活舞 台上的主角。粮票, 布票,油票,肉票,糖票,串联起日常琐 碎;缝纫机票,自行车票,架子车票,更是开启生活便利的重 要钥匙。每一张薄薄的纸片,都承载着厚重的生活期待。如 今,街头巷尾五彩斑斓的共享单车如繁星洒落。不经意间, 便勾起那段为一辆自行车费尽心思的往昔,记忆的潮水就此 奔涌。
那时候,我在武警咸阳市支队服役,家安在部队家属院。 爱人在咸阳市政府工作,每日,她在公交的拥挤中争分夺秒, 可时间总在赶车、等车、堵车的缝隙里悄然溜走,上班经常 迟到。拥有一辆自行车,成了改变困局的希望之光,迫切且 炽热。然而,在那个一切凭票供应的年代, 自行车票如同稀 缺的珍宝,一“票”难求。我们的希望被现实的枷锁紧紧束 缚。
百般无奈之下,我将求助的目光投向在乾县任副县长的 表哥。春节走亲时,怀着忐忑与期待,我向他诉说了这份渴 望。此后, 便是漫长的等待。毕竟是有求于人, 內心的矜持与 顾虑让我难以开口追问。但我未曾想到,表哥早已将此事记 在心里,在忙碌中默默为我奔走。
那个寻常却又注定难忘的下午,办公室的电话突然响起。
我匆忙抓起话筒,表哥熟悉的声音瞬间传来,他告知我事已 办成,让我前往乾县提货。刹那间,喜悦如烟花般在心底盛 放,感激之词脱口而出。挂断电话, 我脚步匆匆,一路小跑向 家奔去,恨不能生出翅膀,第一时间将这份喜讯传递给爱人。
次日,晨曦微露,我便登上前往乾县的早班车。抵达县 政府,见到表哥,心里满是高兴。表哥见我赶来, 即刻拨通电 话,五金公司的张经理迅速应召而至。表哥言辞恳切又细致 入微地叮嘱:“一一辆的的,上永久牌牌 26 型。把螺丝上紧, 闸调的,气打硬,铃试响”。張经理笑容满面, 热情地引领我 来到库房,指挥职工精心组装。不多时,一辆崭新锃亮的自 行车呈现在眼前,金属的光泽闪耀着希望的光。那一刻,兴 奋冲昏了头脑,我竟忘了向经理及师傅们致谢,甚至沒来得 及和表哥道别,便迫不及待地跨上新车,飞驰而去。
我骑行在乾县至咸阳近六十公里的西兰公路上,一路南 下。起初, 我哼着轻快的小调,迎着微风,上下坡间满是新奇 与兴奋。可随着路程的推进,现实的考验接踵而至。国道上 车流如织,狭窄的路面让人神经紧绷,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 地倾洒而下,汗水浸湿了衣衫,双腿渐渐变得沉重如铅。途 中,我在礼泉城南王庄、兴平店张镇、秦都双照村三次停歇, 每一次起身再出发,都要鼓起莫大的勇气。最难以忍受的是 屁股,车座仿佛变成了尖锐的针毡,每一次触碰都引得钻心 疼痛。行至双照村时,身体的疲惫达到极限,眼看下了长坡, 拐个弯就到了。那知, 实在是骑不动了,只得寻一阴凉处,稍 作喘息。
历经艰辛,终于抵达家中。爱人看到自行车的瞬间, 眼 中绽放出惊喜的光芒,脸上的笑容如春日盛开的繁花。她迫 不及待地在院子里骑行起来,那欢快的模样,是压抑许牌的 喜悦在尽情释放,是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的自豪展示。
此后的十几年,这辆自行车风雨无阻,陪伴我们走过无 数个春夏秋冬,承载着生活的锁碎与温暖,立下了汗马功劳。 每一次搬家,它都被我们悉心呵护,不舍丢弃。闲暇时, 我总 会为它擦拭灰尘、精心保养,偶尔骑上它穿梭街巷。直至举 家迁往西安,实在无法携带,才不舍地将它托付给小区门卫。
如今,共享单车的便捷已融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物资 的极大丰富让曾经的匮乏成为遥远的记忆。那辆久牌牌自行 车,虽然已消失在生活的日常中,但是,它却深深地藏在我 的记忆里。它是岁月变迁的无声见证者,是时代发展的鲜活 注脚。往昔的艰难与如今的便利相互映照,让人不禁感叹世 事的沧永桑田。
“忆昔票证困生活,今看繁华滿巷陌。岁月如歌唱新曲, 时代巨轮久不辍”。这段自行车的故事,将成为我心中久不褪 色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