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正好
文 // 杨浩然
‘【题记】
春分时正好,飞鸿舞云霄。满目春风里,崮乡杏花飘。
我在春分的渡口,许你,许我,许我们,常安宁,多喜乐,愿你我都能在最美的春天,看繁花满园,在春风十里,遇见最好的自己。
等一场春暖,盼一季花开,万物复苏好事正酿,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奔赴简单快乐的生活。
春风春雨春日暖,初春天气易变脸,春捂秋冻祖训传,注意阴晴和冷暖,随时添衣保康健,别忘防备倒春寒。
春雨春风送春归,春枝春芽迎春蕾,春花春草秀春色,春眠春梦醉春杯,四季如春春常在,福禄寿喜紧相随。
日子需要快乐,生活需要质量,身体需要健康,心情需要舒畅,新的一天,愿您喜乐从容,心有暖阳,岁月无忧。
用微笑去迎接每一缕阳光,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份美好,生活或许不易,你我的笑容就是最美的风景。春分时节,生命的盘符,我用情感激活,借助春光为风雨中苦辣酸甜的日子写点啥?
《春分》(散文诗)
★ 杨浩然
一个美妙的节气,一个美好的词汇。所以古人有诗曰:“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当太阳终于君临赤道的上空,节气恰是春分。
春分,如神的使者端坐于春天的中心,双手平伸,均分开昼夜的时光,调节起阴阳的平衡。肩挑惊蛰与清明,让春天走向纵深。
春日煦暖。回到人间,在晴窗下看闲书,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
读书至此,又是一景致。
顺着时间的,回到遥远的周代,春分则是个盛大的祭日时节。
《礼记》曰“祭日于坛”;祭坛之上,春分是神明的高居之位。以至于到了清代一直保持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国之大典,而不得士民擅祀。
春分,有了五谷丰登的普天祈愿,有了先民对太阳崇拜的最高仪式。
春分祭日,中秋祭月。祭日在晨为“朝日”;祭月在晚称“夕月”,就有了“朝日夕月”的节气话语。这是农耕时代人与自然依存共生的节气征象。
当擅长言唱的春官,循着北方春分的光阴挨家挨户送“春牛图”的时候,那一张年历上,农夫赶牛耕田的图画,就唱出了民间的歌谣,“说春”就在诙谐有趣的笑语中,给人以祝福与祈愿。
在江南,春分一到,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就成为风景。国泰民安就是春耕图的预言与写意。百鸟嘤鸣,耕牛晚归,诗意的今天与明天,令人欣悦。而春分,又被孩子们用风筝放上了天空,被大人用作酿酒的时光酵母,被饮食男女的簪花对酒所惊艳……
春分,是春天由序曲而进入主题的声部,是春天渲染的一个美好节奏,是春之歌开启的动人乐章。
春分,我看到春神的手指,划开一个季节的转折,指向了中国文化气质属性,也指向了春天行走的方向与深度。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