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集一 民国初年,本村大集。是有集市以来最兴隆的时期。一条南北大街从南到北,再加上北边相邻的邓家和麻周家,{三个村从外观上看就是一个自然村}一里多地长大街上满是集市,各种货物,应有尽有。青菜市,粮食市,家具市,估衣市,农具市,日用杂品市等等。光杂货店就有四五家。三家茶馆,两家大车店,两家酒坊,几家包子铺,小吃店,更加方便了远来客人的食宿。村南十几亩社地的牲口市是本集市的金字招牌。南至黄河北岸,北到盐山沧州,贩卖牲口的客人络绎不绝。夲集市最高纪录,光骡马交易就到一百一十多头。买的多。卖的就多,反之亦然。若用商贾如云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三泉镇{本村的名字,叫镇,但不是乡镇驻地}成了周围百里知名度最高的村子。
这一年的春夏之交,县政府突然贴出布告,取消三泉镇集市。理由是三泉镇到崔武村不足五里路,而崔武村也有一个集市,五里路以里不能有两个集市。所以三泉镇集市必须取消。可是崔武集市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集市。有当时的童谣为证:“崔武村,赶小集,最多不过几十个人儿。买不到,卖不了,干搭功夫费力气儿。”这个规定谁也不知道出自哪里。内里的原因谁也不清楚。布告在集市上贴了好几张。布告规定自下月初开始,不准再有人赶集,生意人违规摆摊货物没收。公开不服者以对抗政府论罪。集市上也出现了县政府派出的所谓的市场管理执法人员。在那个年代,谁敢和官府作对。轻则倾家荡产,被捕坐牢,重则丢掉性命。一时间,赶集的人们人心惶惶,尤其是远来的商人。买卖铺户,旅店茶馆,市场管理及服务人员都面临关张失业。
而这时的崔武村则出现了恰恰相反的现象,有些人开始装饰店面,招揽铺户,安排市场,增设旅店酒馆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有人在暗中搞鬼。本村商会{其实是几家买卖铺户客店茶馆自己组织的,并非官方组织}找到当时的村长商讨对策。村长也是毫无办法。一群人坐在村办公处里,有的长吁短叹,有的面面相觑,都是一筹莫展。这时有人想到了章化先生。“对,早该把章化先生请来。”这个提议让这群人看到了一线希望。村长连忙派了两个德高望重的人去请章化先生。
其实章化先生早就知道了这件事,由于自己不官不商,强出头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所以没有出面。现在村长和商会相请,则名正言顺。于是和来人一起去了村办公处。章化先生一进屋,屋里所有人一起起身让座。寒暄已毕,话入正题。
村长正要向章化先生介绍情况。章化先生摆摆手说:“事情我已知道,事已至此,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拙办法倒是有一个,不见得准有把握。”
这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章化先生的脸上。真正把章化先生当成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章化先生捋了捋不很长的胡须,略微沉思了一会,便这般这般,如此如此的说了一番。说的大家由愁眉苦脸转变为眉开眼笑。第二天早饭后,村长去安排应做的事情,章化先生和几个商家老板,套上了两辆马车,带上了本村酒坊酿制的两坛白酒,直奔县城而去。
这时,满清政府倒台刚刚二年。新任县长是上峰刚刚派来的一个倾向于革命的前朝举人。章化先生打听到这位县长还比较正直,很想干出一些业绩。又加上新官上任三把火。章化先生觉得这是有利条件。所以就想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挫败取消集市的这个阴谋。
天近正午,章化先生他们来到了县政府大门前。其实县政府驻地就是当年的衙门,只是换了一张牌子,改了一个名字而已。大门口站着两个当兵的,大门两边一边一个,都穿着灰色的军装,肩上背着汉阳造步枪。
大车往门前一停,章化先生下车先向站岗的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老总辛苦。请老总向县长通禀一声,就说三泉镇村民代表来拜见县长。”站岗的一看章化先生神态不俗,说话不卑不亢,满口新词。又见同行的人们都是长袍大褂,有身份的打扮。又加上车上装着两个大酒坛。倒是没敢怠慢。其中一个说了声:“请稍候”,另一个往里边通禀去了。不一会,站岗的回来说:“请进。”章化先生想:民国就是有进步,比前朝进衙门容易的多了。众人七手八脚的把酒坛从马车上抬下来,赶车的把马车拴在了旁边空地的拴马桩上,然后把酒坛抬进了县政府大院。
新县长听说是三泉镇村民代表来拜访,就觉得有事情,亲自到办公室门前迎接。值班人员赶忙介绍:“几位乡亲,这就是新来的齐县长。”章化先生抢前一步,深鞠一躬:“县长您好,在下三泉镇村民来拜访县长,县长在百忙之中亲自到门口迎接,让我等不胜惶恐。”同行的几个人也都给县长鞠躬。齐县长倒是很客气:“诸位里边请。”说话间进了县长办公室。
寒暄完毕,县长便问:“诸位来到县政府有何见教?”章化先生起身拱手说道:“县长来到本县,整顿吏治,惩办邪恶,勤劳亲民,使全县面貌一新,全县人民无不称赞,我等更是仰慕之至。今日有幸一睹尊颜,真是三生有幸。”县长把手一摆:“哎,老先生过奖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乃是古训。我身负国民政府重托,受大总统栽培,所做之事,皆在分内。诸位为何而来,请直讲。”
章化先生便把取消三泉镇集市一事向县长详细做了介绍。主要讲的是三泉镇集市的繁荣,对本地物资交流所起到的作用。其次讲的是三泉镇到崔武村实际是六里多地,并非是五里以内。章化先生讲得是头头是道,用词造句极为恰当。语速不紧不慢,始终面带微笑。说的县长不住的点头。
章化先生讲完,县长并未表态。倒是问起章化先生的身份。因为县长觉得这个老人绝非等闲之辈。章化先生也没隐瞒,就拿出了手本。县长看了连说:“失敬失敬。鄙人与先生同为孝廉,有缘相会,可喜可贺。”
随机吩咐上茶。关系一拉近,说话就更方便了。县长对章化先生拱拱手说:“不瞒年兄说,上峰确有对集市的规定,五里地以里不准有两个集市。我对你们哪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听了有关汇报,就下了布告。”县长停了停,略一思索:“这样吧,为了公正起见,我派人到三泉镇实地勘察,如属实,布告作废。这样做也是避免别人说我们是同年有私。章年兄意下如何?”
章化先生急忙起身,一揖到地:“我代表三泉镇全村父老谢谢县长,也替所有光顾三泉镇大集的客商谢谢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