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的宏大舞台上,每一个决策都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不仅关乎个人与企业的兴衰,更可能对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李嘉诚出售42个港口给美方这一事件,犹如一记重锤,敲醒了人们对商人社会责任与家国大义的深刻思考。
从商业的基本逻辑出发,“在商言商,买卖自由”似乎无可厚非。商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核心目标,在市场规则内进行资产交易,本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庞大,资产的腾挪与处置从经济账面上看,或许有着他对市场趋势、资产配置优化的考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资本的流动频繁而复杂,单纯从商业交易层面解读,这一行为符合市场经济下的交易规则。
然而,当我们将视角从单纯的商业领域拓展到国家与民族的层面,问题就变得截然不同。商人虽以逐利为业,但绝非孤立存在,国家是其发展的根基与后盾。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和平的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广阔的市场空间。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商业活动将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博弈、地缘政治角力从未停歇,关键资产的流向往往承载着超出经济范畴的战略意义。李嘉诚将42个港口出售给美方,港口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与经济枢纽,这一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家利益,被视为出卖大义并不为过。它可能削弱国家在关键领域的自主掌控能力,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埋下隐患,使国家在某些方面陷入被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霍家,尤其是霍英东老先生。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展现出令人敬仰的家国情怀与大义担当。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经济封锁,物资极度匮乏。霍英东冒着巨大的风险,冲破重重阻碍,为内地运送急需的物资,包括医疗器械、工业原料等。这一行为不仅面临着商业上的巨大风险,还可能遭受政治上的打压,但他不为所动,心中只有国家的需要。在体育事业上,他也是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体育走向世界,助力中国恢复在国际体育组织的合法席位,为中国体育的崛起奠定基础。霍英东先生的一生,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一生,他在商业成功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商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在当今时代,企业与企业家的影响力日益巨大,他们的决策不应仅仅局限于商业利益的计算。在面临重大利益抉择时,应当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这并非是对商业自由的束缚,而是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当商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商业也才能获得更为广阔、持久的发展空间。李嘉诚出售港口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而霍英东先生的事迹则为广大商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激励着后来者在追求商业成功的道路上,不忘家国,坚守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