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能忘记!
(十)
七律·颂李准
七尺男儿意气昂。
艨艟朝暮卫南疆。
初量经纬礁为证,
骤起风云剑有光。
东溟怒涛驱寇舸,
西陲骇浪筑铜墙。
百方碑刻昭中甸,
千载山河鉴国殇。
乐水
2025年3月20日
注: 李准(1871~1936),字直绳,四川邻水人庸,曾任南海县令。李准自幼随父来粤。后历任候补道员、提调、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兼任巡防营统领,兼巡各江水师。1907 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非法侵占东沙岛,李准亲率舰队前往,与日寇据理力争,凭借无畏勇气和坚定决心,成功驱离日舰,收复东沙岛。1909 年,他又率 “伏波”“琛航” 等军舰巡视南海,在西沙群岛等诸多岛屿勒石于珊瑚石上,并升旗鸣炮,宣告西沙群岛为中国领土;并著《广东水师国防要塞说》(清宣统二年印)。1911年,广东省政府宣布把西沙划归海南岛崖县管辖。这些都为我国对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提供了关键历史依据。李准是捍卫祖国海疆的民族英雄,其功绩应彪炳史册 。
评析:《七律·颂李准》以雄浑笔力勾勒民族英雄魂。首联“七尺男儿意气昂”如金石掷地,以昂扬气魄定调全诗。中二联以经纬丈量、风云剑光、怒涛驱寇等意象,将李准测绘海疆、戍卫国门之功熔铸于山海长卷,暗合“文能定国,武可安邦”的儒将风骨。尾联“碑刻昭中甸”“山河鉴国殇”更显苍凉壮阔,使个体功勋与民族命运共振,历史记忆与永恒山河互证。全诗用典如刀刻斧凿,对仗似铁马冰河,在律动的平仄间奏响一曲热血丹心的边塞长歌。
临沂诗词学会副会长潘正松
浅析:《七律·颂李准》开篇 “七尺男儿意气昂,艨艟朝暮卫南疆”,便勾勒出李准意气风发、不辞辛劳,日夜率船守卫南疆的身影,尽显其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初量经纬礁为证”,详细阐述他亲自勘测南海,以岛礁为依据明确我国南海海域的经纬范围,从根本上为我国南海主权提供关键实证。“东溟怒涛驱寇舸,西陲骇浪筑铜墙”,进一步描绘他在波涛汹涌中勇驱外敌、于艰难海域构筑坚固防线的果敢与坚毅,展现出无畏的英雄气概。“百方碑刻昭中甸”,强调他通过立碑昭告主权,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李准的这些壮举,为后世捍卫南海主权奠定坚实基础,其功绩永载史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