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好女 今非昔比
【大华书场】
今天要讲一讲单身男女找对象的问题
主持/孟烨
作者/孟炼
大华个性活络众所周知,大华的热心更是有口皆碑,大华热情大方没心没肺不计报酬做人简单,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凡是朋友圈里的单身贵族,不论男女,都乐意向她倾诉苦衷,透露隐私,继而希望大华能为他们介绍另一半以解决困扰。而大华也不负众望,积极主动,竟然成功为近四十多对男女牵线搭桥结为伉俪,这个成就被传为佳话。 多年前就有一位名人端着酒杯来敬她,还送她一块匾,不过那是虚拟的匾,上书“天下第一媒婆”,那位名人其实是想为自己一位大龄朋友解决单身问题,故意揶揄她的,而大华却沾沾自喜以假乱真,煞有介事地做起红娘来。一对两对三对四对,凭借丰富的人脉和锐利的眼光,不经意间成功了48对,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把老余杭的王小姐介绍到日本去,而且只花了半天时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把闲林埠的肉店倌胡胖子介绍给了临平的于老师,他们都是再婚,之前19年与原配离婚不成,而一经大华介入,在第20年的时候,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修成正果,还生下了一个儿子。
先说说当前的婚介状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各方面都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单身男女找对象来说,也是今非昔比,竟然难上加难。如今比起那时候困难得多,成功率更低。与此同时,大量单身男女,年龄从20岁至70岁的庞大人群的刚性需求变成了商家追逐营利的目标,所以造成婚介机构遍地开花,虚假信息真伪难辨,婚托婚介招摇撞骗,黑心钱赚的盆满钵满。同时,相亲节目比比皆是,美女帅哥的作秀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尤其是家长们眼花缭乱。尤其节目中有些美女对选择男性的目的不健康,拜金主义,讲求外表,一味索取,不愿意与老人相处等有悖传统伦理道德的负面表现泛滥成灾,电视台的婚姻导向存在问题,让青年人的婚姻更成问题。
比如一个23岁的女孩,非要求男孩有车有房,月入斗金,这怎么行呢?与之相匹配的一个26岁的男孩,大学毕业,来到大城市找工作,就算他运气好,碰上马云,进入阿里巴巴,那也不可能买下500万一套的房子,就算买下了,每月的房贷车贷三餐外卖房租宽带流量包月费用等等让他成为月光族,又怎能为女友挥金如土?更不能寄钱回老家补贴年迈的父母,肯定是算计着囊中那点羞涩的银子,肯定表现的酸唧唧的,相亲自然屡屡受挫。而同时女孩更麻烦,找不到大款就只能守株待兔,哪来那么多大款啊!而年龄不饶人,兔子老是不撞到她这棵树上来,时间却无情流逝,年龄越来越大,妙龄不再,优势渐去,最终待字闺中。这个群体的数量与日俱增,包括离婚阶层。据说当前需要找配偶的男女比例为二十比一,也就是说,一个男人有20个女孩竞争,如果是钻石王老五,那比例可以上升到千分之一,1000个美女追逐一个大老板,这里还不包括小三和二奶。成了社会问题。
这时候,业余红娘大华的“地下活动,”(因为她没有注册登记没有牌照)也随着需求风生水起,同时,大华的知名度不胫而走扩散到千里之外。
接到那么多朋友的托付,一种使命感让大华不得不认真对待,讲求策略和战术,首先开始“对对碰”,安排适合的男女在合适的时间,在合适的地点碰头。为了省钱,为男方考虑,大华干脆将相亲地点安排在自己家里,这样会更加自然、和谐,不会尴尬和做作。这是与专业婚介最大的区别。
下面说说大华2018年上半年的相亲故事,当然不包括自己。
兰花花的青线线
话说有位兰花花来自大西北,这个名字是她的网名,名字跟她人一样美,40年代陕北民歌唱的好“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里(那个)田苗子,数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正月里(那个)那个说媒,二月里订,三月里交大钱,四月里迎······”
兰花花身高一米七四,小脸,凤眼,笔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一个标准的模特。兰花花在丝绸公司做模特,收入还可以,做惯了模特,衣着自然时髦华丽,非常讲究。冬天戴着一顶价值2万元银灰色的貂皮帽,米色的羊毛绒大衣,脚蹬长筒皮靴,夏天身穿飘逸的丝绸连衣裙,脖子上有色彩艳丽的丝巾,手腕上戒指手链闪闪发光,黑色的长发像瀑布一样披在肩上,每天化妆,上翘的眼睫毛加上细细的一点点金粉涂在眼角边,眼珠子那么一撇,顾盼生辉。整个人漂亮的几乎要倾国倾城,差一点与范冰冰相媲美。但是,美女却身世坎坷,丈夫是一位军人,不幸在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使她成了一名可怜的寡妇,远离家乡来到此地。这一年兰花花已经57岁。
作为她的“大姐”(我们姐妹相称)自然要帮她解决婚姻大事,义无反顾地为她张罗。谁知她太漂亮了,竟然无人敢要,男人们衡量一下自己的条件,说道“搁不牢”,大多数身高不匹配,没有1米80怎能与她“举案齐眉”,二则看她的衣着消费,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又怎能承受得起?另外兰花花没有房子,自己租房,需要很快入住男方家中,没有豪宅又怎能容得下这位“贵妃娘娘”?具备这样条件的57岁至60多岁的单身男性少之又少。
虽然少之又少,但毕竟还是有的。大华在一次全市的合唱比赛中发现了一位指挥,竟然是30多年前她参加的青年合唱团的队友章阳。章阳身高一米八二,高高的鼻梁,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通常在台上穿着雪白的礼服,发型时髦的跟女人的一样,长度齐肩,指挥激动时那么一甩,真可谓风流倜傥。风度迷倒一大片女歌手。他专业过硬男歌手们也信服。不用大华牵青线线,离婚多年的指挥与兰花花在歌友圈子里早就有点意思,如今经大华稍一撮合,就牵上了蓝线线,他们很快走到一起,同居同住同活动。
总算有了着落
谁知过了三个月,兰花花又回到出租屋,大华去问章指挥,为什么,回答说跟她一起出去很风光,帅哥美女,赚尽眼球,好看又体面,但是回到家里,她什么都不会干,一个西北佬儿缺乏杭州小女人的精明和能干,菜也烧不好,也不会去买菜,纯粹一个花瓶,我要一个花瓶干什么?于是告吹。
兰花花不但模样好,歌也唱的不错,美声,女高音,大华赶紧给他介绍一位男高音,民族唱法的老同事颜浩然,他自己开有服装公司,业余时间歌声嘹亮,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的余音绕梁能与蒋大为媲美。大华电话打去:“颜总啊,最近还是那么忙吗?要注意休息哦,给你介绍一个对象帮帮你,那女的很漂亮,歌儿也唱的不错,跟你很般配,尤其年龄相当,你比她大2岁,现在一家著名的丝绸公司做模特,今后也能为你的服装公司做模特哦!”那头严总回答到:“好的呀,谢谢你的关心,我请你们吃饭!”我又说:“这样吧,个人问题不尽快解决也影响你企业的发展,咱们抓紧时间吧,马上见个面,就到我家来,明天怎么样?”
第二天,两位歌唱家带着精美的礼品来到大华家,寒暄一番后去楼下一家浪漫的西餐厅共进午餐,然后去卡拉OK厅大展歌喉,你一首我一首,二人合唱对唱再一首,感觉好极了,听得大华如醉如痴,当然,大华也不甘示弱,唱了几首情歌,什么敖包相会,九九艳阳天及芦笙恋歌等等目的促进他们情投意合。果然这一招很灵,半天时间的相处,他们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之后,颜总开车带着兰花花去兜风去度假去出席论坛和聚会,兰花花给颜总赚足了面子,而兰花花也真的喜欢上了颜总,更喜欢他在市中心有大套的房子。这天兰花花提出来要住到颜家去,因为她这个季度的房租到期了,房租占用了她那有限的退休工资。可是颜总并没有答应他,支支吾吾,王顾左右而言他。兰花花疑惑,来问大华,大华再问颜总究竟,结果是颜总有个29岁的女儿还没有对象,待在家里,有恋父情结,谁也不嫁,就要和父亲在一起,她认为父亲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任何女人都不要想把父亲从她身边夺走,同时也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女人踏进他们家门。颜总也舍不得放弃兰花花,可你不能给她一个家,叫兰花花情何以堪?兰花花黯然神伤。
受到两次打击,兰花花不再浪漫,迫于无奈,决计放低标准,包括身高。也不要他多么帅,只要有房,没车也行。时间紧迫,年龄越来越大,不能再拖下去了,找一个差不多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得了。很快她搬到了一个画家的屋里,都说最乱就是画家,果然他家里乱七八糟,到处都是油彩画布和纸张,还有木条及作品。兰花花细心地收拾,归纳,扔掉许多垃圾,把他的作品陈列悬挂起来,让房间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氛,她一方面欣赏着画家的作品,一方面下决心在这个艺术的氛围里过温馨的日子。然而,不到一个月,她又搬出来了,哭着跟大华说,那人是个虐待狂,性虐待,实在太下流太粗鲁,受不了。
俗话说,娶妻莫娶交际花,嫁夫莫嫁艺术家,兰花花亲身体验证明了这句俗语的经典,她再也不相信那些虚荣的东西了。
再后来,一个部队转业回来的小公司的职员乘虚而入,向她献殷勤,带她去周边的农家乐呼吸新鲜空气吃农家菜,千方百计抚平她心灵的伤口,在一个台风肆虐的日子里,把她接到自己家里,他说给她一个温馨的港湾,停泊她的小船。
他家里非常整洁,一日三餐安排的井井有条,原来是他的母亲在料理。他母亲是上海人,规矩很多,尤其家里不能有声音,两人不免要有点响动,他妈就会看个究竟,兰花花在他家就跟做贼似的,小心翼翼,想帮他妈做点家务,但老是挑刺不满意,番茄也要剥皮,葱姜蒜有气味的菜不进门,小菜烧的又软又淡,饭跟粥差不多,就像敬老院的伙食,兰花花吃不惯,他妈还不准到外面去下馆子,要她儿子节约,生怕他儿子花钱。二人世界三人相处,既压抑又别扭。有一天叫他儿子问兰花花要伙食费,兰花花二话不说,收拾起自己的东西甩门而去,逃离了狼窝。
她发誓不再找对象,一个人其实更自在。
学历太高也有错
女孩子读书读得好,考上大学,成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在学校里风光,让同学们羡慕,让老师满意,到社会上找工作容易,也能赚到高工资,这很好,可是学历太高也有错,一是读书那么多年,时光荏苒,拖成一个大龄女,找不到适龄的对象,二是整天投入学习,脱离社会,除了图书馆实验室,别的地方从不涉足,不懂人情世故,缺乏家庭料理的常识和能力,如果建立小家庭还真的不会烧菜不会买菜,如果生下小孩,更是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动不动去翻书,教条主义。所以找对象时,有经验的男生的家长首先反对,一听那女的是什么研究生,就会阻止。高学历的老姑娘成为不受男人待见的“剩女”。
那天,大华到邻近的街道参加演出,同台的主持人是一位帅哥,个子很高,头发一把扎在脑后,声音洪亮。演出结束,大华上前跟他搭讪,问他是否愿意到我们的艺术团来担任主持,不过是公益演出没有报酬,他很爽快地回答,可以啊!大华接着问他有没有小兄弟单着,我这里单身美女众多,要不要沟通沟通啊,他一听立马来了劲:“好的好的有的有的!”他稍稍思索了一下说,有4个男孩,都是我们东北人,都在余杭工作,也都买了房买了车,大华连忙打断,你给我发个简介和照片吧,加微信!说罢,两人开始扫一扫,加了微信。
东北小伙个个高大健壮,能说会道,4个人中尤为突出的是那位姓满的在石油公司的中层干部,36岁,能力很强,原先谈了几个当地的女孩都不满意,觉得档次不够。
大华给他介绍音乐制作人陈老师的女儿陈艾莉,海归,在英国读服装设计,硕士,,刚刚回国,就在附近开了服装作坊,并注册有自己的商标,雇了几名裁缝,专做自己设计的时装。家庭条件相当优越。
艾莉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小巧玲珑,冰雪聪明,从小娇生惯养,又到英国去镀了一层金,变得目中无人眼光老高,一直找不到也接触不到她认为匹配的男生,三十2岁了,还找不到婆家,陈老师非常焦急,为这事专程拜访大华,请她帮忙,这下正好,东北小伙一表人才,介绍给艾莉,应该没问题吧!
说好了周五晚上6点,在家和楼见面
两个男孩提前一天预定了包厢,点了一桌菜,都是高档的,还特意去吹了头,换上了崭新的衬衣,提前一小时到达酒楼,在大厅门口恭候。
大华5点50分到,一起等,一直等到6点半,艾莉才在父母陪同下,开着奔驰姗姗来迟。到了以后,满小伙赶紧上前迎接,父母先下车,艾小姐还迟迟不肯下来,忸怩半天才在母亲拉扯下走进酒楼。
英国回来的服装设计师今天穿什么衣服呢?黑色长大衣脱去后,里面是薄纱长裙,领口开的很低,乳沟显露,焗油过的棕色头发梳成一根大辫子,松松的斜搭在胸前,妆容淡雅,嘴唇血红,充满性感,让东北小伙一见倾心。
席间,小伙子殷勤夹菜敬酒,阿姨叔叔大华老师一个劲地叫着,积极营造气氛,也不时问问艾莉一些问题,然而,艾小姐紧锁眉头没有笑容,回答问题也都脱离实际,更不会主动向大华和男孩敬酒,用我们土话说,不会做人。
气氛尴尬,一度冷场。陈老师赶紧起身,悄悄地去买了单,在大家的怂恿下,艾小姐才与小满交换了电话和微信,但全部是英文。
过了半个月,主持人帅哥给大华打了个电话说,没戏了,那女的不懂礼貌,也不热情,去电话老是不接,约她去看了一次电影,但迟到半小时,说话不爽快,动不动说英语,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英国回来的,你又不是英国人,不过花钱去英国读了几年书,有什么了不起啊,一看也不是个过日子的人,拉倒吧!
大华接着说,我这里还有一个女硕士,31岁,,一所中学的副校长,你那里还有一位男孩怎么样,主持人说,算了算了,俺弟兄们高攀不上,谢谢您啦,大华老师!
之后,那位副校长的妈妈又多次打电话找大华,大华也是那句话,不行啊,学历太高,配不上啊,末了又补充一句,大姐啊,当初你就不该叫你女儿去读什么硕士博士,否则,你早就当外婆啦!
跟陈老师也是这样讲,你当初就不该叫女儿出国,在身边多好,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而你却把孩子弄得洋里洋气不三不四,不食人间烟火,什么时候才能不叫你操心啊!
桃花朵朵开
周俊今年年底即将退休,事业单位里事业有成,有职位有职称,有车有房,还有个读初中的儿子,只是婚姻不幸,离婚两次,表面上无限风光的他,由于家庭的缺陷,生活并不完美。
退休后的打算已经胸有成竹,可以凭借关系继续去上班去赚钱,可是60岁的男人总该给儿子找个后妈给自己找个伴侣,单身多年,难道还要孤独到老吗?周俊感到很累。
周俊相貌堂堂,身材挺拔,浓眉大眼,总是和颜悦色,衣着干净利落,并且爱好武术和书法,还会摄影摄像,人脉关系众多,社会上蛮吃得开。
大华跟周俊同在一个系统工作,开会聚餐经常碰到,周俊开玩笑叫她大华姐,说大姐你也要关心关心一下小弟的事啰,大华说你条件这么好,必定桃花朵朵开,周俊说但愿今年交上桃花运。
过年前,大华应朋友邀请去参加一个公司的年会,风姿绰约的女老板亲自主持,让人惊讶的是她不但普通话流利,声音甜美,还出口成章,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超强,出手大方,几千元一桌的盛宴,摆了6桌,还有纪念品,让客户酒足饭饱喜笑颜开,然后谈意向,谈合作,纷纷与李老板签约,现场气氛热烈,生意红火。
席间邻座的一位女士悄悄跟大华说,李小琳很能干,生意做的很大,赚了几百万,房子都有好几套,但几年前离婚,带着两个双胞胎儿子,里里外外也有点吃力,50多岁不算老,是该找个对象了吧!
大华听在耳里,记在心里,马上想到了周俊,回去后先给周俊电话,讲了李小琳的情况,接着马上给她电话,先是感谢一番,然后约她到自己家来,顺便把周俊的情况介绍一遍,跟她讲你是该找个伴侣了,对你工作也有利,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你说对不对?对方说谢谢您的关心,可以见个面。
那是一个雨夜,有些寒冷,周俊与李小琳在大华家里见面,空调开着
暖融融的,李小琳表现的比较主动热情,周俊被她优雅的外表和优越的条件所吸引,两人很快就拉近了距离,话语多了起来,将近2小时的对话,双方都十分满意,时间已经晚上9点多,还有些欲罢不能的感觉,大华送二位回家,在大门口道别,这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绝美的画面:蒙蒙细雨中,路灯散发着黄色的柔和光线,周俊穿着黑色呢大衣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而小琳穿着白色的羊绒大衣,打着一把粉色的雨伞,女的亭亭玉立,个子高高,与周俊高大英俊正好相配,二人渐渐远去,灯光下的雨地上还折射出倒影,大华非常高兴,觉得今天又完成一桩好事,他们二人特别般配,一定能够成功。
二人来往密切,周俊不但经常到小琳的公司去,还参加了她主办的几场活动,小琳把周俊介绍给她所有的同事和朋友,还为他安排了办公室,聘请他为副总经理。
但周俊却发现,李小琳并不想跟他谈婚论嫁,而是最大限度地在利用他的人脉资源,把他作为赚钱的工具,因为她在做保健品的直销,而周俊与前妻离婚就是因为做传销,一见到这种模式就反感,而大华也是,对传销深恶痛绝,两人商量后,不容分说就结束了这件事情,不再发展。
为了安慰周俊,大华很快为他介绍了另一位美女老板,身价一千多万,拥有豪宅2处,人也很漂亮,那女的是在四季青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做了十多年,很成功,但她比周俊大2岁,文化水平只有小学,这样的人,见了一面就告吹。
第三朵桃花盛开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三月春风迎面吹,杨柳依依让人醉。
几年不曾来往的钱红突然打电话来,尖细的声音要刺破鼓膜:“小孟啊!你个毛好滴唠?”这家伙只有38岁,在杭州开了一家路牌广告公司,古怪精灵,一口地道杭州话,故意叫比她大20多岁的我为小孟,一听就好笑:“啥事体?喉咙介响,我蛮蛮好,还没死呢!”
“哎,我同你话,你那里有没有好点儿的男的,我的小姐妹小莺你帮她介绍一个对象好不好?”
“你小姐妹啥个情况?”
“今年57岁了,离过婚的,有个女儿,个子蛮高的,有一米七,原来在厂里做检验的,退休后也经常去走旗袍秀,有点漂亮的!”
“可以啊,我这里刚好有个钻石王老五,身高一米七五,事业单位即将退休,样子蛮好,有个儿子 离婚好几年了”,
“好滴好滴,我明天就把小姐妹带来见你,她也有汽车的,我开我的车,你给我发个定位吧!”
第二天说好,在“余情未了”吃晚饭。周俊这次出手阔绰,预定了上千元的一桌子菜,一方面需要相亲,另方面也有感谢大华的意思。二位美女如约而至,席间有钱红和大华说笑,气氛热闹,虽然小莺只是抿着嘴笑,不说话,但周俊落落大方,笑声不绝于耳。晚宴还算成功。最后结束时,周俊还送她二人刚刚现市的塘栖枇杷。
回去后,钱红老是来电问,周俊感觉如何,大华跟她说很好很好,关照钱红叫小莺主动给周俊回个电话,一是感谢二是增进交流。
但小莺就是不打电话,一直等着钱红给她安排,一点都不主动,那么,你也应该给大华一个电话吧,感谢的话也该说几句吧,毕竟人家张罗半天,毕竟周俊还是不错的,难得的钻石王老五啊!
一直没有小莺的电话,一直是钱红在絮叨。
大华也恼火了,这样的女人,不理也罢,活该她做寡妇!
周俊也纳闷,那位美女怎么没有回音?难道我有问题吗?
尾声
记得有首老歌这样唱到:······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道梁,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
还记得余杭俚语里有句话“日里话到夜里,菩萨蹲在庙里······”。
大华之所以想到这两句话,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教训,有太多事实让她失却狂热变得冷静,有时候现实需要改变,但实际上犹如老年人的脾气一样根本没有办法,所有的努力都白搭。结果很无奈,很失败,很枉然,大华清楚地认识到,就个人而言,残酷的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要人为地改造环境,还是难上加难。
孟烨 2018年7月29日星期日于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