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即宇宙万物的运行和发展都顺应其自身的规律,而非人为干预或强制。这一思想体现了道家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智慧。
生活感悟之一:
实现想要的完美人生(网文)
风,使人凉;雨,使人湿;阳光,使人温暖;生命平静缓缓流逝,没有响声,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也看不见,无声无息。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人活得愉悦在己,活得长久在心;世界再大,大不过一颗心;走得再远,远不过一场情。人生,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身边真实拥有的情爱。不为明天的事情烦忧,只要全力以赴地努力,定会完美实现,简单而专一的生活,才是最值得珍惜的人生。昨日已逝,明日是迷,得到与失去,遇到与错过,一切都在一念之间,懂得珍惜眼前人!定会实现想要的完美人生!
生活感悟之二:
真正的大格局之二:容人
能容人,是一种修养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标准。
如果没有容人的雅量,总是盯着别人的人生,终究走不好自己的路。
人生在世,千万别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
我们要读懂“容人”二字:允许别人的优秀,不嫉妒;允许别人的失误,不计较;允许别人有缺点,不取笑;允许别人做自己,不指点。
宽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能容人,是一种修养。
美文欣赏之一:
从容地老去(一)
作者:戴木才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
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
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于是,高人全出来了!
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
讲动的,讲靜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戒酒的,讲戒烟的……
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
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养生名家,营养医师,茶道禅师、太极高手、瑜伽教练,运动健将… 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
长寿的条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长寿的要素,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
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精神的享受,五花八门。灵魂的安稳,飘渺无依。
暴殄天物,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安居乐业,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远了!
听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啦。那么如今,长寿秘诀何来?
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他们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
你问问百岁老人吧?他(她)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讲出来的,也未必符合“标准”!他(她)们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很少洗澡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辛劳,一生素衣粗食的人。
哪个活法长寿?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
别人的活法儿,只 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