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赤子
——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
文/田秀兰
甲辰金秋,中华大地迎来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纪念日。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们见证了一个国家从弱到强、从贫困走向繁荣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在建国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抵御外侮,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在朝鲜战场上书写的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为了铭记这段珍贵的历史,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媒体摄制了献给全体志愿军将士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影片《长津湖》、《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长津湖》是一部由陈凯歌等艺术家强强联手创作的反映时代、提振民族自信心,主题鲜明的力作。影片气势宏大,从视觉、特效、画面中,再现了74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重要战役。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中,凭借钢铁般的意志击退美军的史实,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级建制、号称不可战胜“北极熊团”的记录与战绩。迫使麦克阿瑟曾扬言分东西两线向鸭绿江推进,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的预言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终。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四十周年》详细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自1950年至1953年间历经的五大战役,以及随后进入边谈边打谈判阶段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这场战役旨在打击南朝鲜李承晚势力,推动停战进程,志愿军第20军等部对金城以南地区的南朝鲜军四师展开进攻,最终于1953年7月27日取得胜利。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阵地攻坚战之一,志愿军共歼灭敌军七万八千余人,拓展阵地一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给予南朝鲜军毁灭性打击,加速了停战协议的达成。双方最终划定的军事分界线比1951年11月27日的分界线向南推进了332.6平方公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志愿军将士们的英勇战斗与流血牺牲,更离不开伟大祖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中,无数英雄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我的两位叔叔便是百万雄师中的代表。
我的二叔生于1927年,曾参与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在解放东北、华北、西北等战役中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期间担任六十四军(即十九兵团)一九一师五七二团三营机枪连连长,在朝鲜战场上英勇奋战,轻伤不下火线,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回国后,先后在沈阳、北京、建平等地军内任职,期间曾作为军代表进驻国家体委,一九八八年离休。二叔从军一世,军魂一生,老人家身材挺拔,精神矍铄,为人谦和,乐观豁达,严于律己,铮铮铁骨,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
我的三叔于1950年10月在吉林省大安市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直至战争结束回国。三叔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某汽车六团二连班长,上士军衔。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两位至亲叔叔回到了祖国。人生最美是军旅,志愿军将士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最美的人生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气吞山河的正义之战,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世界反侵略斗争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它彰显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来威胁时的不屈不挠与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追求和平、发展与进步的丰碑之上。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4周年之时,我们告慰志愿军将士:你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冰雕,铸就的是祖国太平盛世、军人钢铁军魂、人类的和平伟业!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致敬舍生忘死的英雄儿女!
作者简介:
田秀兰,女,笔名:乃禾,高校党委副书记、教授。兼任吉林省高校德育教学指导组成员;省高校办学水平评估专家组成员;省高校教育监察分会常务理事;省高校女教授协会理事;市女领导干部协会会员;宽城区作家协会理事等。有多篇文章在省内外各级媒体、刊物发表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