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的爱(小说)
文/石国华(北京)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千万知青响应伟人的号召,奔赴农村,锻炼成长。在几年的下放农村时期,知青们还在农村广阔天地奋斗的时候,一九七八年,国家恢复高考,就像春风吹绿了大地,激活了知青们的学习热情和活力;就像一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导青年人奋斗的途径;就像明媚的阳光普照人间,温暖了知青们的心灵;给社会增添了欢乐,为青年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七十年代末期的高考,对于青年人来讲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平台,要认真把握好这个机会,就一定要刻苦学习,勤耕苦读,参加高考,这就是走出困境,奔向光明前途的时刻。因此,给予了广大知青积极学习的热情,鼓励了他们奋斗的勇气。
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和平台上,光华报名参加高考,通过三天共计六门功课的考试,达到了高考录取分数线,被光荣录取了,走进了知名的大学校园。
“真是为你,为我们高兴,有幸考取大学,进入了校园。” 在大学开学的初期,同学们都互相祝贺,互相问候。
“我们就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奋斗出来的。”光华非常高兴的回复。
光华所在的大学是一所知名的大学,位居省城,美丽漂亮的大学校园,布满了鲜花,操场也绿草遍地,走进校园的大门,绿树成荫,非常幽静,让人感觉到这就是高等学府。
“进入大学是我的愿望,我是全公社唯一一个考取大学的人,真是感到高兴,光荣和荣耀”光华与同学们交流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大家都是一样的感受,进入这样知名的大学就是荣耀啊。”同学们都感到荣光。
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光华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成绩优等,还是班长,总是组织同学们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学习竞赛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和老师们的高度赞扬。
经过知青生活和农村的锻炼,光华身体健壮,身材高挑,国字脸,具有男子汉的风貌。特别喜欢踢足球,每天下课后就去球场踢足球。还组建了班上的足球队,参加学校和校外的体育活动。同学们也经常在一起交流,敞开胸怀交谈。
“你下放的农场在鄱阳湖畔,一定非常美丽漂亮,绿草遍地,湖水清澈,是吗?”丽云在交谈中问光华。
“我们在鄱阳湖畔,有三百亩稻田,每年都是春秋两季。”光华非常热情的回答。
“在农村那么艰苦的环境下,你是如何读书学习的?”丽云询问。
“我所在的农场,没有电灯,晚上就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光华告诉丽云,在非常艰苦的条件,没有指导老师,完全是自己独立看书学习,才取得进步和提高。
“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人,能够进入大学,还能够在一起共同学习和交流。”丽云与光华交谈时说。
“这是时代给予的机会,也是我们自我努力奋斗的结果。”光华说。
在学习期间,同学们也经常在一起交流和畅谈学习的感受,探讨学习课程,增加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物理课本上,记叙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探索宇宙的运行,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啊。”光华与同学们商讨时提出的话题。
“伟大的科学家们都有远大的愿望,远见的思维和能力,在不断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大家非常热烈的讨论和提出自己的意见。
“现在的学习,就是为将来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学习,就是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准备,将来一定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和技能。”
同学们在热烈的讨论中,增加了同窗之情,增加了学识,提升了学业水平。
通过不断的交往和沟通,在三年级的时候,这些优良的品质和特点,受到了同班同学丽云的关注。丽云也是班上学习优秀的学生,喜欢跑步,打乒乓球,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借此机会,经常与光华接触和交流。慢慢俩人产生了感情,热情的坠入爱河。
光华家住城市,高中毕业后就下放农村。在农村期间,也是非常刻苦的读书学习,每天在煤油灯下看书,勤奋苦读,所以,在恢复高考后,充满信心,积极备考,参加高考,顺利考上了大学,离开农村,走上了人生路上新的途径。
丽云与光华具有同样的知青经历,懂得了为参加高考的艰难经历,能够考上大学的喜悦。因此,特别重视俩人的交往和感情。
丽云长得非常漂亮,黑油油,长长的头发,红润的脸色,娇嫩的皮肤,经过几年下放农村的锻炼,身体非常健壮。艰难的生活中,磨炼了自我奋斗的毅力和与人为善的行为。
丽云的父母都是这所大学的教授,她有一个弟弟,正在读书。父母对她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希望她能够顺利毕业,将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光华的家庭非常贫穷,父母是社会上最底层的居民,没有上学读书。家庭兄弟多,生活非常贫困,更没有社会地位。因此,光华从来没有对同学们提起过家庭背景。在与丽云的交往过程中,也从来没有提起过。反而,由于学业优秀,为人和睦,同学们都以为他家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受到家庭从小的熏陶,才具有天生的聪明和优秀。
由于家庭贫穷,贫困,光华在与丽云交谈中,从没有提起过家庭背景,担心丽云看不起自己,心里压力非常大,梦中总是被惊醒。他非常爱丽云,共同努力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业成绩非常突出,每门课程都取得优良的成绩,俩人都是班上评选出的三好学生。但又怕丽云知道家庭情况后不再交往了,会断绝俩人的交往和感情。在这种困境和磨难中度过。
在与丽云的交往中,让丽云感到非常满意和高度期盼。为了稳定俩人的感情,光华告诉她家里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级教授,舅舅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将来毕业后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丽云感觉能够与光华在一起就是幸福,就有美好的未来前景。
一天,一位满脸皱纹,疲惫不堪,穿着破旧衣服的老人来到学校,走到校门口被门卫拦住不让进来。赶巧,那天,丽云在校门口,看到这样的情况,怀着好心态,就上前询问。当她听说是光华的父亲,专程来学校看望光华的,并由于光华母亲病重,特意来告知,请他回家看看,母亲想见他。
丽云看到光华的父亲,与原来光华与她介绍的家庭和父母亲的状况完全不一样,怎么会这样呢?光华是骗人,编出了许多谎言来蒙骗自己。心里立即产生了噩梦一样的感受,一定要光华说清楚,不能再上当受骗了。但,处于好心和善心,丽云将光华的父亲带进了校园,带他来到了光华的宿舍,与光华见面。
光华看到这种情况,心中立即感到无地自容,无法面对丽云,也无法解释,只好默默的陪着父亲。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是自己最亲的人。
父亲这次专程来学校,是光华的母亲病重,母亲想儿子心切,总想在病重期间与儿子见面。当时,没有电话,就只好专程来学校告诉光华,要他请假回家看望母亲。
看到这样的情况,光华完全理解父母的恩情和愿望。没想到,遇到丽云,搞得自己的家庭贫穷的背景让丽云知道了,更是与原来自己告诉丽云的情况完全不同,自己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尴尬境地。
“你父亲此行专程来学校,就是告诉你母亲病重的消息,让你回家去看望你母亲。”丽云当面与光华说。
“我父亲告诉我了,我准备请几天假回家,看望母亲。”光华低着头回复。
“你家里有什么困难吗?我可以提供一点帮助吗?”丽云非常关心的表达,让光华非常意外和感到心里惭愧。
丽云怎么没有提起以前光华对她说的谎言呢?
丽云怎么还是那么热情和表达善心呢?
光华心里实在没有底气,也没有信心与丽云继续交往了。感觉对不起人,失去了自尊和继续交往的信心。但心中实在是难受和不愿放弃这份感情。
光华从家里回来后,自我感觉没脸面见丽云。故不敢与她打招呼,也不约她见面了。
光华喜欢踢足球,一次足球比赛中,光华的脚受伤了,不能动荡,在宿舍休息好几天,没有去上课也不能出门走动。但心中一直想着丽云,而又没有信心与丽云联系。
一天,丽云来到宿舍,专程看望光华。光华真是非常吃惊,非常高兴,但心里感觉不自在,毕竟感觉对不起丽云啊。
“你母亲病情如何?”丽云主动问光华。
“你家里还需要什么帮助吗?”丽云继续询问,非常关心。
“既然家里父母亲都好,你就放心养伤了,休息几天就上课去了,不要耽误学习。”
光华如实回答,并从内心感激丽云。
一天晚上,丽云约光华到校园操场上散步,俩人边散步边交谈。
“你对我以前说的家庭背景不同,有何感受,认为我是一个骗子吗?”
“我实在太爱你了,就编制一个家庭背景来哄你,让你高兴。”
“我知道这样你不会原谅我的,但现在已经被揭穿了,就由你自己选择和决定了。”
光华自知理亏,心里无法承受,只好认错,只好低头,主动提出分手了。
丽云听了光华的话之后,没有生气,没有同意分手。只是平静的说。
“我们都有下放农村锻炼的经历,在农村的艰难中,非常理解和珍惜青年人交往的感情,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嫌弃对方。”
“通过自我奋斗上了大学,在大学期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非常重视和珍惜。”
“我们要珍惜这份深厚的感情,各人都有艰难的困境,挺立过去就会好起来的。”
丽云非常和睦的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愿望。
光华非常感动,内心高兴,当即非常热情的将丽云拥抱在胸怀。热情的泪水,在自我愧疚中激发热情和爱情。
大学毕业后,光华与丽云分配来到了光华的家乡城市,在这里成家立业,过着非常愉快和睦的生活。
风雨磨炼过,珍爱感情深。亲情热相拥,甜爱终成姻。
(文中图片选自网络)
石国华,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下放知青,曾担任国企高管,外企首席代表,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热爱文学,喜欢诗歌散文写作,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