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断臂之谜”的浪漫狂想曲》(组诗)
大雷霆诗派创始人:陈东林
第一首诗歌
艺术家对维纳斯断臂之谜的猜想
在卢浮宫的展厅,目光轻抚
维纳斯静静站着,断臂处是风的入口
艺术家沉思良久,说道:
“我以艺术家的灵思,探寻她残缺的秘密
衣褶似爱琴海的浪,起伏流动
人体比例,契合着古希腊神秘的美学节奏
这无疑是希腊化晚期的神来之笔
与亚历山德罗斯的创作时代同频共振
可那缺失的双臂,像遗失的星辰
我猜,是一场爱与嫉妒的风暴
雕塑家的夫人,对着这完美杰作
内心的天平失衡,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趁丈夫不在,她举起斧头
砸向这超越她容颜的绝美雕像
于是,维纳斯在残缺中,获得了永恒的姿态
以断臂的模样,定格在艺术的巅峰舞台”
第二首诗歌
哲学家对维纳斯断臂之谜的猜想
哲学家驳斥了艺术家的猜想,他说道:
“艺术家的臆想,不过是虚幻的泡沫
我,以哲学家的理性,穿透表象的迷雾
维纳斯来自亚特兰蒂斯,那失落的文明之地
她是深海之下,沉睡千年的神秘之花
希腊贵族的商船,在命运之海航行
载着这尊雕像,驶向未知的海岸
突然,大地震与海啸,如末日的号角
亚特兰蒂斯,瞬间被大海吞噬
商人虽逃脱死神的掌心,却躲不过雕像的劫难
马车颠簸,维纳斯坠落,双臂断裂
运到希腊,修复的技艺在她面前黯然失色
断臂的她,成了被误解的古希腊遗珠”
第三首诗歌
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维纳斯断臂之谜的猜想
他们说:
“哲学家的奇思,如闪耀的流星
却在历史的考证中,露出破绽
我们,以历史为镜,以考古为钥
探寻维纳斯背后真实的脉络
维纳斯是亚特兰蒂斯的瑰宝
大地震与海啸,是她的劫数
双臂断裂,随大陆沉入黑暗的海底
在深海的寂静中,开启漫长的流浪
千百年的洋流,是她无声的引路人
四五千公里的漂泊,穿越时光的洪流
从大西洋底,被海浪一次次推送
最终,在米洛岛的土地里沉睡
被农夫的锄头唤醒,揭开尘封的谜底
续写着跨越时空的神秘传奇”
【1820年春天,希腊米洛岛的农民伊奥尔科斯在刨地时意外掘获了维纳斯的大理石雕像。据当时的发现记录,雕像在出土时已是上半身和下半身分开,且双臂已经断裂并丢失。目前,维纳斯断臂的雕像存放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关于维纳斯雕像以及断臂之谜,有多种看法与猜想,莫衷一是。陈东林的这一首诗歌,通过浪漫幻想的方式,借助艺术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多重身份,第一次把维纳斯及其断臂之谜,与沉入海底的亚特兰蒂斯直接联系起来,给出了全新的思路与猜想。组诗的第一首,是假借一位艺术家的身份进行猜想:“维纳斯是古希腊时期的雕像,理由是:雕像的艺术风格(如衣褶的流动感、理想化的人体比例)符合‘希腊化时期晚期’(约公元前2世纪)的特点,与当时活跃的雕塑家亚历山德罗斯的创作时期吻合。维纳斯的双臂是雕塑家亚历山德罗斯的夫人,由于雕像比自己的容貌更加美丽,处于嫉妒心,趁丈夫不在家时故意用斧头砸断维纳斯的双臂。”
组诗的第二首,是借助一位头脑聪明的哲学家身份进行猜想:“艺术家的说法荒唐无稽,经不起推敲”。哲学家认为:“维纳斯雕像根本就不是古希腊时期的作品,而是沉入海洋底部的亚特兰蒂斯艺术家创作出来的。希腊贵族派商人购买了这个雕像,在运输途中遇到大地震与海啸,亚特兰蒂斯突然沉入海底,而商人带着雕像刚刚离开亚特兰蒂斯,虽然商人幸免于难,但是由于受到大地震和海啸的强烈影响,维纳斯雕像从马车上被震落坠地,折断了双臂。这座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被运到希腊之后,古希腊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家都无法把两条断臂完美复原,于是维纳斯断臂雕像就被保存至今,甚至被后人误认为是古希腊的艺术作品。”组诗的第三首,是借助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猜想:“哲学家的头脑确实很聪明,对维纳斯断臂之谜给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答案,把维纳斯雕像与亚特兰蒂斯文明联系起来,非常具有想象力。但是关于维纳斯雕像在运输途中,因受大地震与海啸波及而被震断双臂的猜测太过完美,反而不符合事实。如果商人把断臂的维纳斯雕像运回古希腊给了贵族,为什么古希腊的历史文献根本就没有维纳斯的任何记载?直到1820年春天,希腊米洛岛的农民伊奥尔科斯在刨地时,才意外掘获了这尊大理石雕像。”因此,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进一步作出猜想:“维纳斯是亚特兰蒂斯艺术家创作的雕像,因大地震与海啸而被震断双臂并且随着亚特兰蒂斯大陆迅速沉入海底。通过成百上千年的海洋水流运动,维纳斯雕像从大西洋底部被海水不断冲击,千百年来移动了四五千公里,最后被海浪冲到希腊的米洛岛上,然后才被农夫在刨地时挖掘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