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4月22日,辛勤(左3)与孟国泰(右4)在“云南省创新教育培训会华坪县分会场”激情演讲《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县政府和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向他俩献花。
1997年3月的一个早上,晨光洒满了《蜜蜂报》编辑部的桌面上,空气中弥漫着纸张特有的墨香。我坐在杂乱的稿件堆中,正埋头于为一篇名为《施过魔法的小苗》的童话故事做编发工作。故事里的小苗们被无形的魔法束缚,亟待解救,正如我当时的心境,被日复一日的编辑工作磨得失去了棱角,渴望一丝新鲜空气的注入。
突然,门被猛地推开,一个身材挺拔、衣着整洁的学者模样的人闯了进来。他身穿一件深色的西装,领带紧束,与我这身随意搭配的衣服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连忙起身,搬过一把椅子请他坐下,心中暗自感叹,这样风度不凡的人,定是有着不凡的来意。
“辛老师,您好。”他自我介绍道,声音清亮有力,双手递给我一个小红本本,“现聘您为我们云南素质教育研究所的研究员。”
我接过本子,心中并未有多少波澜。我知道,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编辑,与“研究员”这个头衔相去甚远。我苦笑道:“我能做些什么呢?我身边这些小苗们,哪一个不是被施了魔法的?我们又能救得了他们吗?”
他闻言,浓眉一挑,竟像出鞘的剑一样扬起:“我们要化解魔法!科教兴国的口号人人会喊,可是当我们在审视当今的中国教育时,却常常感到困惑:当今的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地同‘兴国’联系在了一起?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真正能担负起‘兴国’的重任?我们的教育到底都在干些什么?中国教育要改革,‘根’究竟在哪里?”
他显然容易激动。他忘了编者室里只有我和他两个人,要说什么,轻声我已能听明白。可他全然不顾这一切,越说越激昂,目光射穿镜片,恨不能把心中的火全部喷出。
“你想过没有?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获得者已近530人,其中,占人类人口总数不到千分之三的犹太人,摘取了其中的90几个席位,而占人类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却没有能够培养出一个‘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被他的话语深深触动,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我看着他挥舞着手臂,如同一位指挥家,在指挥着一场关于教育的交响乐。他的每一个手势,都充满了力量,仿佛要将那些陈旧的观念、束缚的思想一一击碎。
“我们都曾为祖先的四大发明自豪,可如今呢?自行车、手表、汽车、火车、飞机、电灯、电话、电视……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创造与创新,竟没有一项是中国人自己首创的。”他的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刃,划破了我心中的平静。
我细细一想,可不是吗?自行车、手表、汽车……我不敢再想下去了。我知道火药是我们发明的,可我们用火药做的是鞭炮和礼花,而不是抵御侵略的坚船利炮;我知道指南针是我们发明的,可我们用它看风水,葬祖坟,除郑和七下西洋崭露过一时的头角,并没有让我们这个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的国家建起自己的强大的舰队;我知道纸和印刷术是我们发明的,可我更知道现在快速印刷书报的先进设备,全部依靠进口。我不能再想下去了。我看着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年轻人,我已明显感到他是一个狂人,而我将与他“狂”在一起了。
当时,我已经57岁,感到岁月的紧迫,只想抓紧时日多做些事情。我没敢登高望远。我只想在其位,谋其政,像只辛勤的蜜蜂多酿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活了半个多世纪,都只会将“责”系于一身,绝不指点江山,而一心只想完善自己。我总认为,市里的事情市长管着,省里的事情省长管着,国家的事情总理管着,我一个小小老百姓,只要管好分内的事情就行了。我曾当过一届人大代表,一届政协委员,都因不善参政议政而显得多余。我年近花甲,只留心夕阳的血色与悲怆。
“我们都有责任!”
不容我多沉思,狂人又狂起来。
“最近,中国科协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对北京的10所高校和10所重点小学进行了‘创造能力的培养’的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过于严谨,尊崇权威,定势思维强,创造性思维薄弱。北京情况如此,全国的情况可想而知了!”
……
“长期的封建统治,使我国形成了‘大一统’的社会结构,国人养成了人云亦云、风吹一边倒、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故步自封的心理定势,长期端铁饭碗,吃大锅饭,更培养了不少守株待兔的懒人、庸人、麻木人。”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我看着他,突然发现他的右眉之中藏着一粒黑痣,那黑痣在他扬眉畅叙时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他内心深处那股不屈不挠的力量的象征。
下班的铃声响起,编辑室里的同事们纷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我捧起那个小红本本,再次仔细地看了看。大红印章下,“云南素质教育研究所”几个字赫然在目,所长一栏签着“孟国泰”三个大字。
“就叫你小孟吧!”我伸出手,与他紧紧相握。那一刻,我仿佛握住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能够改变现状、创造未来的力量。
从那以后,我与小孟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探讨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一起为素质教育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已经57岁,但我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的那份激情与梦想。我知道,岁月不饶人,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梦,就永远不会老去。
如今,回想起那个早上,我仍然感慨万分。是小孟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也让我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晨光虽美,但晨光中的狂想曲,更加动人……

作者简介
辛勤,86岁,著名少儿文学作家,著名演讲家,当代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孟国泰先生的忘年交。已经出版著作30余部。其作品《一块奶酪》入选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在60岁时,荣获过首届“红河杯”全国演讲大赛特等奖!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