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评价一个人?文/王建龙
这个世界上最难量者我想应该就是大海里的海水了,海水多的无法计量,然而与有型大海的广大相比无形的人心应该是最难揣度的。也许昨日恶贯满盈、十恶不赦,今日就是一心悔过,救赎己过。或许昨日豪情万丈、仗义疏财,今日就是性情大变,嗜血好杀。人的心智是最难把控,最难恒一。
从周礼伊始无不在教化人心,从善如流。然而时时教化,永不能决。我想这与老子所说,世人皆有所求有关吧!因为人人有所求,所以人人自私自利人之通病。但是良善教育,始终是社会的主要趋势。
北洋军阀时期的冯玉祥人称倒戈将军,一生背叛无数次,其可谓劣迹斑斑,毫无诚信可言,但是他关爱下属,一心救国之心,确实人性的主要轨迹,就算他有各种行进路上的各种不对,但是其主要意志一直是朝着这个伟大的、坚定的心灵轨迹去做的,也就是说他的人生确实是有瑕疵的,但是这却并不影响他依旧是一个有着深深的爱国情怀的人。再说张学良,最开始的张学良十足的一个纨绔子弟,他对情欲可以说是有着痴迷的执着,他所追求过得女性无数,抛弃过的女性又有无数,被他伤害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结发之妻(于凤至),后来更是染上了毒瘾。在日军侵占东北时不予抵抗,带兵逃跑入关。全国的工人、学生、全国的百姓都无不在骂这位不抵抗将军。可是当年在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死后,顶着日本人和杨宇霆的压力,促成东北改旗易帜最终实现了国民党在名义上的全国统一,从这一点说他是有功于国家的。到后来蒋介石让他和杨虎城进攻陕北红军的时候,他保护了蒋介石下令要杀害的爱国游行学生。又和杨虎城联手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在西安事变前他是一个没有担当,没有道德修养的纨绔子弟,最终在西安事变中蜕变成了一个爱国、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英雄。
这时候就不得不讲一些从爱国的英雄变成人人唾弃的卖国者了,年轻时期的秦桧一腔热血,坚决主张抗金,多次上书宋徽宗绝对不能用割地求和的方式求的与金国的和平,他主张加强武备,积极备战。可是他被抓到金国逃回后,一改往日的坚决抗金,他被金国人吓坏了胆,极力主张失地求和。他的心理活动变成了懦弱的,卖国的一个懦夫。同样的宋高宗赵构,在当康王的时候,在于金国人谈判的时候,拉开硬弓让金兀术与一众金国人感到害怕,不接受一切割地赔款更是男子汉气概的完美诠释,可是后来北宋灭亡后,他对金国人的怕似乎刻到了骨子里,再也没有了年轻时候的豪情万丈,到最后为了阻止岳飞北伐迎回二帝,与秦桧联合冤杀了抗金英雄岳飞。赵构从一个内心里只有国家、只有民族气节的、无私的大英雄。变成了一个懦弱、自私、没有担当的矮个子。
我们再说说近代的汪精卫,他的年轻的时候可谓是一个孤胆英雄,一个人在银锭桥下抱着炸药要和摄政王载沣同归于尽,被抓后更是在监狱里写下了绝命诗“曾经慷慨歌燕市,当年从容作楚囚。恨未饮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何等的英雄气概。他曾坚定的跟随孙中山去实现三民主义,在孙中山于北京去世时,更是孙中山的遗嘱书写人,他的才华、能力在国民党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是在国民革命军北伐中他渐渐的在于蒋介石的角逐中败下阵来,从国民党第一把手变成国民党副主席,这让他的内心极为不平衡,内心的阴霾占据了一切,从此他的内心不再是人民至上,国家至上。当中日战争开始后,他无耻的叛逃出国,成为了日军侵华的马前卒,自甘堕路成为了无耻的卖国贼,他的内心里只有权利,只有那至高无上的权利。他从一个有着赤胆忠心的爱国者,变成了人人唾弃的民族背叛者。
一个人的内心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单一的,简单的用好和坏评价一个人是不够准确的,其实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体,他既有着对现实的思量,因为每个人做事情都要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又有着对道德的、民族的、国家的更高的道德追求,所以世人都在这两者之间抉择着,但是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能两全其美,一个人的好与坏要看其他的人性的主线是什么?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绝对的坏人,唯有时间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原文初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