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散文
岳墓栖霞
浙江东阳
徐 志 赓
岳墓栖霞岭,左右贴紧邻。
一城金敵侵,十萬王師临。
古塚秋霜袭,寒風寸草泯。
茫茫九州地,失却多可怜!
注:金敵,金朝女真族。
寥落一杯在,英雄万古冤。孤忠悬白日,遗恨寄中原。树老残霞澹,尘深断碣昏。东南天半壁,往事泣寒猿。

岳墓栖霞
岳王庙,位于浙江杭州西子湖畔西北角,栖霞岭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地,故又称岳坟或岳飞墓,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
栖霞岭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畔,在葛岭西面。相传岭上旧时多桃花,到了春日桃花盛开,犹如满岭彩霞,故称栖霞岭,岳飞墓就位于栖霞岭南路,成就西湖一景,岳墓栖霞,也正应了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骨。

《栖霞岭上》(夏基)
栖霞岭上紫云吹,疑是英雄血泪垂。
画舫歌残悲夜雨,湖亭酒尽泣荒碑。
几人过墓能忘恨,何客登坟不肃仪。
遥望故宫禾黍灭,惟余乌鹊对南枝。
《栖霞岭》(清,陈时)
岭上何所有,夹路多桃花。
沿缘一万树,芳春灿红霞。
下有岳王祠,墓树啼栖鸦。

南宋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1142)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罪名诬陷陷害至死。岳飞遇害前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岳飞遇害后,狱卒隗顺冒着生命危险,背负岳飞遗体,越过城墙,草草地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并在坟前种植两棵桔树为记。隗顺的儿子看到朝廷"追复原官"、"以礼改葬"的诏书,遂将岳飞的葬所报告给官府。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为岳飞平反,并将岳飞迁葬栖霞岭下。
南宋淳熙五年(1178)十二月十二日,宋孝宗受江东转运使颜度为岳飞定谥的上奏,赐岳飞武穆,孝宗皇帝的圣旨曰:"武穆,折冲御侮曰武,布德执义曰穆。合兹二美以武穆谥公。"从原意上讲,折冲是指:使敌方的战车折返后撤,意谓抵御、击退敌人,克敌制胜。

南宋嘉泰四年(1204),宋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 南宋宝庆元年(1225),宋理宗改岳飞谥号为忠武。
宋朝为什么要追封岳飞为鄂王呢? 第一,岳飞生前爵位很高,是"武昌郡开国公",是"公爵"。公爵之上就是王爵。既然是追封,自然要官升一级,只能封王。 第二,岳飞生前率军收复了襄阳六郡,岳家军的大本营就在鄂州(今湖北武汉) ,在此战斗生活十余年。封为鄂王,理所应当。

岳飞草书:还我河山
叶剑英元帅:心昭天日
明代莆田人洪珠:尽忠报国
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碧血丹心
西泠[líng]印社原社长沙孟海:浩气长存
墓前一对望柱上的对联: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判伪真。
墓阙后重门旁有对联一副: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nìng]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