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2月21日,席鹏伟(图3后排左2)随同三晋名校长贾震参加“首届学校逆袭之道高峰论坛”后考察邹城二中,并观摩“三标课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懦弱的自己。勇敢的自己一旦战胜懦弱的自己,你就做了更好的自己!”孟国泰先生的这段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教育探索的道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怀揣着对教育真谛的不懈追寻,我有幸跟随贾震校长踏入山东德州睿聪高中和邹城二中,开启了一段充实而深刻的教育探索之旅,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管理智慧,为我校的教育新征程点亮了希望之光。
初识睿聪,感受“三和课堂”的魅力
初入德州睿聪高中,一幅秩序井然、蓬勃向上的校园图景便展现在眼前。在这里,“三和课堂”成为了教学的核心。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合作讨论,精准把握学习目标,高效达成任务。这种教学体系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让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深刻认识到,科学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睿聪中学的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
无声文化,润物细无声
睿聪高中的“无声文化”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还是学生们在跑操、就餐、午休时的自律表现,都彰显着学校对环境育人的深刻理解。这种“无声”的教育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律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和人格的塑造。睿聪高中通过“无声文化”,让学生在无声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学会自律,为他们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和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和谐共生”,这是“三和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如同一根无形却坚韧的丝线,串联起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校园文化、课堂教学、日常活动等途径,“三和教育”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尊重差异、团结协作、共同成长。这种教育理念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学校的成功逆袭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深刻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只有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
邹城二中,文化育人显成效
走进邹城二中,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校校训“探索教育新范式,敢当大木柱长天”激励着学生们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卓越。仲崇波校长创作的诗歌《把自己活成一棵树》更是以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传递着育人理念。学生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学会高境界做人、高效率学习、高质量生活。邹城二中充分利用孟子文化元素,将其融入校园建设的方方面面,成为学生们精神世界的养分。这种文化育人的方式让我深受启发,我认识到,只有将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回归本校,探索实践之路
回到学校后,贾震校长带领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我们结合自己的岗位写出了学习心得,确定了努力方向。贾校长从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在学校管理层面,贾校长组织全体中层干部认真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展开全面讨论,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工作方案。他亲自参加高端论坛,整理交流材料供大家学习,不断推动学校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在班级管理层面,我作为高一年级副主任兼班主任,积极落实“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班级管理卡制度,清理学生抽屉和宿舍卫生,查处违禁物品,狠抓两操纪律。同时,配合学校开展学生餐厅就餐秩序雷霆行动,努力打造洪洞县最好的餐厅。我教导学生要做勇敢、勤奋、乐观、积极、诚实、主动、宽广的自己,进而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教学实践层面,杨银玲老师等同事积极尝试“三标课堂”教学范式,尊重、相信、唤醒每一位学生。她们不断向先进经验学习,主动邀请同班级、同学科老师听课,征求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这种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结语:点亮教育新征程
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要实现学校更好的发展,必须积极借鉴先进理念,结合本校实际大胆尝试。我们要深入学习、透彻领悟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模式,将其逐步融入班级日常管理和教学实践中。每天坚持改变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发展道路,点亮教育新征程,为学生的成长添砖加瓦,助力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育之路虽布满荆棘与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执着追求,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满园芬芳的教育硕果,为学生的未来铺就一条光明之路。
作者:席鹏伟(洪洞县三中教师)
青力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在教育探索之旅中的所见所感,深刻体现了从山东名校汲取的管理智慧对本地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情感真挚,不仅展现了名校的先进理念与实践,还提出了结合本校实际的探索方向,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意义。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