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狼……沐之
漫天的大雪
染白了皮毛
荒凉的高原深处
我们成群结队
我们獠牙铮亮
我们的心滴着血
是的,我们是一群狼
生活与我们来说
就是漫天的游荡
其实你一眼便知
那绝非为生存而奔忙
因为视线内一切生灵
都是我游戏的的猎场
我们所有的梦想
就是让世界在嚎叫中
主宰着生灵的生命
主宰着生灵的惊慌
在凶残的杀戮中
让世界跪拜在我的獠牙前
看着我们种群
在血腥里拙壮地成长
所以
冰天雪地里我自由自在
坦然地面对黑暗与太阳
轻蔑的不仅仅是人群
尽管城市太遥远了
尽管有太多的美梦
但燕肥环瘦的城市
我却不敢做半点妄想
是基因教会了我
那是我们唯一的天敌
数不清的性命遗传里
城市有着太多的包装
而我简单到只剩凶残
在城市的霓虹下
我们阴森的潦牙无处躲藏……
2025-3-14重修于钓鱼台
《高原的狼》这首诗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狼群在雪域高原的生存图景,通过狼的视角隐喻了野性与文明的永恒对峙。诗人沐之运用多重意象构建出充满张力的精神世界:
意象解析
1. 雪域高原:既是现实的生存场域,更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漫天大雪不仅是物理环境,更暗示着纯粹的野性未被文明污染。
2. 獠牙与血腥:作为狼的核心符号,既指向生物本能,也暗喻着在现代社会中被压抑的原始欲望。心滴着血的拟人化处理,赋予掠食者以悲剧色彩。
3. 城市霓虹:与高原形成强烈对比的意象群,代表着规则化、符号化的现代文明。燕肥环瘦的都市美人与狼的凶残形成荒诞对照。
主题张力
- 自由与宿命:狼群看似自由的游荡实为被基因编码的生存程序,这种自由意志与本能驱动的矛盾,折射出人类对自身存在的困惑。
- 文明的悖论:城市既是欲望的温床(美梦、霓虹),又是野性的牢笼(包装、无处躲藏)。狼对城市既向往又恐惧的复杂心理,隐喻着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 存在的异化:当"简单到只剩凶残"成为唯一生存策略,狼的形象成为被异化的现代个体的镜像,揭示出文明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代价。
诗学价值
诗人通过狼的自白完成了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既批判文明对自然本性的压抑,又揭露野性在文明语境下的畸形存在。诗中反复出现的"主宰"意象,最终消解在"城市的霓虹"中,形成存在主义式的荒诞闭环。这种冷峻的寓言式写作,在当代诗歌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