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英雄 宣传英雄
憨 仲

我从小是听着英雄的故事、看着英雄的书籍、学着英雄的事迹长大的。正是缘于年轻时的这种红色文化情结,始终有一种情怀在内心纠结着。敬仰革命英雄、学习英雄,成为生命中不可缺的精神支柱,甚至幻化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
遇到难题时,就会用雷锋的“钉子精神”作鼓励;遇到困难时,就会有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作为支撑;上课不遵守纪律时,就会想到烈火烧身的邱少云;若是碰到艰难险阻时,杨子荣“越是艰难越向前”的英雄气概自然会让我鼓起勇气;正是有着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焦裕禄、刘英俊等英雄模范人物,成为我学习的榜样,生活中的表率,方才使得我在人生低谷时,笑对人生。可以说,革命的英雄主义是我克服困难,不惧艰险的强大动力。
伴随着经济大潮的波澜壮阔,致使社会上出现了淡化初心的不和谐音符,甚至诋毁、质疑革命英烈的阴阳怪气充斥角角落落,大量的红色元素从教科书中删除、英雄挂像在生活中消失、革命英雄退出了艺术舞台......尤为不能容忍的是,任意抹黑革命英雄,几乎达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我位卑未敢忘忧国。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是意味着背叛。试想,没有革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忘记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初心呢?革命烈士郁达夫也曾经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正是基于对革命烈士的景仰之情和对红色文化的热爱,因此,我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着重增加了红色元素。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身体的不支、精力的下降,愈发感到了时间的紧迫感。由是,加快了拜谒英雄、宣传英雄的脚步。
因之,有了江南烟雨中寻找革命火种的汗水,拜谒革命先驱的虔诚(在杭州我不是迷恋西湖、灵隐寺等名胜古迹,蔡永祥纪念馆、郁达夫故居等红色经典成为我的首选);有了西南造访雾都、春城的匆忙,献上心香一瓣的情愫;有了西北黄土高坡的风雨兼程、舟车劳顿,革命圣地的顶礼膜拜(在延安好多人是被宝塔山、清凉山等自然景观所吸引,而我却是四八烈士陵园、刘志丹、谢子长墓、张思德广场);白山黑水间的(长白山、镜泊湖、牡丹江、三江口等景色固然迷人。而我的关注点却是汪雅臣墓、赵尚志尸身沉江处、赵一曼与难处、八女投江纪念馆等)抗联寻找,面对英雄的无限慨叹;有了燕赵山川的跋涉行走,英雄赞歌的乡野聆听;有了中原大地的叩访,及其意外的收获;有了京津名城的游走饱览,斩获了战火风云的快意(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而我偏偏选择了李大钊陵园、遇难地,卢沟桥、宛平城、赵登禹墓、杨连弟公园,);更有这海岱之间的频繁脚步,齐鲁儿女尽显精彩“胶东英雄山、杨子荣故居、地雷战遗址、何万祥墓”.......这期间,既有杭城蔡永祥部队的欣慰、沪上美女同道带来的惊喜(鲁迅小道、内山完造、故居、墓园),亦有陕北子长陵园的不和谐音符(暴雨倾盆、冷眼)、东北牡丹江畔的酸涩,还有燕赵故地上的无奈、京城“二警察”的铁面无私。一路走来,风雨兼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尽管红色之旅五味俱陈,抱定恒心一个:路虽远行则必至。
采写的红色篇舍陆续在各平台推出亮相后,颇受社会的广泛好评。这便有了我结集出版的原动力。虽然有些许杂音,这并不影响主旋律,反而让我感觉到赓续红色文化的信心。特别是期间应邀高校作传统教育的讲座,年青人对红色元素和传统文化的无知,令我更是感受到了红色灌输的刻不容缓。自己清楚,以一己之力将散布在华夏大地上的英模人物弘扬天下,是杯水车薪做不到的。毛主席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蛰伏的星火不息,定会有着遍及天下的燎原之势。中华大地英雄辈出,若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只能按照自己的取舍,择其部分,旨在抛砖引玉,唤起有此意愿的有识之士携手同行,为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而努力奋斗,共同营造出一派革命的红色氛围。
我明白,此举任重而道远,借助“人民功臣”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名言,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坚持不懈的把红色文化传承下去。大概这就是我的初衷和信仰力量地驱使吧?
历数暑往寒来,收获着红色的基因,我深感对于所有的付出无怨无悔。最为惬意的是,自认为做了点力所能及的“革命工作”:这就是乐此不疲的“红色之旅”。喜悦之余,怎能忘记风雨同舟、形影不离的爱妻,是她一路的精心呵护,一路的默默奉献,成为我前进路上离不开的“拐杖”支撑,方才成就了我的理想。试看:在人间天堂杭城的风雨中,倍加呵护的地铁口流露出心疼目光,以及好言相劝不能沮丧的激励,还有卧眠地下室的委屈;凌晨佳木斯寒冷的街头,有着她如影随形的默默陪伴,陡峭的松花江老桥头堤坝,多亏有着其无微不至的搀扶;陕北志丹县山崖的红军大学旧址、保安革命旧址、志丹烈士陵园,哪里没有她寸步不离的身影呢?酷暑天的西安杨靖宇陵园拜谒,有其擦掉憨某浑身汗流的爱意;陕北倾盆大雨中的防衣谦让,彰显出人间大爱......
每每此时,内心的感动自不必说。说来,她对我所钟情的齐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并不感兴趣,然而为了我的热爱,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几多回,当我去查看历史遗迹时,他总是在一旁默默地等待着,没有丝毫的怨言。像佳木斯日军碉堡遗迹的观察、延安鲁迅文学院旧址的拜访、重庆歌乐山蒋家院子的寻觅,以及河北张寒辉故居的访问、滕县阎村战斗遗址的走访,无一不是她毫无意义的耐心等待。看似无所谓的守候,没有忠贞不渝的情感是做不到的。因之,名义上这部书的作者是憨仲,实际上是两个人的合著才对。
回望走过的历程,与文友的大力支持、同道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这其中既有熟悉的知己哥们,也有未曾谋面的影子网友,是他们无私的援手与付出,让我有了更大的收效。假若说没有沪上美女作家羽菡的“导游”,怎么会在短短时间里与宋庆龄、鲁迅、茅丽瑛、陈延年、谢晋元等英杰谋面?更不会有着四行仓库、姚子青殉难处、宝山故城、十九路军司令部的造访;若不是长安城王飞君、伏萍兄的无微不至,绝不会有杨靖宇将军陵园、灞桥遗址、西安事变旧址的游历;如果不是江南名士高建新的心血付出,哪里会有我“常州三杰”的别样惊喜?若没有泰州骚客倪道辉等哥们的倾情相助,咋会顺利拜谒特级英雄杨根思、造访黄桥战役旧址?没有常山故地美眉苏璃的倾情给力,张兆丰“兵暴”牺牲处、赵州桥、晋察冀烈士陵园的虔诚,就不会按部就班得以变现;怎能忘身居白山黑水间的“老铁”吴云峰、孙宝云的长途奔波,方才有了喜都长春的般若寺、八大部、“长影”的其乐融融;还有京都美女林娟与老公孙景彬的慷慨助力,卢沟桥、宛平城、李大钊陵园等历史遗存尽收囊中。当然,身边的“老把”自是竭尽全力,冀鲁之间的左权陵园、王二小墓、西柏坡革命旧址、张自忠故里的寻访,没有赵金雷、韩明的陪伴能行吗?胶东的英灵山、任常伦牺牲地、地雷战遗址、杨子荣故居的叩问,没有本家石磊、哥们陈倩的辛苦左右能顺理成章吗?尤为难得的是“自强模范”杜荣辉兄,拖着残障的身躯与之跑沂源虎山寻找英雄何万祥、去聊斋故里探求爆破大王马立训真相、到大荒地搜寻革命先驱王尽美身影。当然,还有孙津生、尚明荣、张彦龙、李泽钰等素味平生的热心人帮助,方才成全了我的梦想。每每念及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令我为之动容。由此看来,憨某人的红色之旅能够结集付梓,与幕后这些默默付出的文朋诗友是分不开的。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有决心,力争创作出更多无愧先烈、无愧时代的作品。

憨仲,本名石绍宏,山东淄博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淄博市残文联副主席、《东方散文》杂志总编辑、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南京文学院客座教授。2千余件文学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创作出版有《乡村三部曲》《齐风三部曲》《杖行三部曲》《脊骨》等文学专著25部;主编有《鉄庵诗存》《曦光溢彩》《我的童年》等文学作品集15部;曾多次出任国家及省、市文学赛事评委。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