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窗听雨
江南风(安徽)
挑帘,任一曲梵音
从,瓦楞之上
滴答入耳
◇波吒简评:把雨打在瓦楞上的声音比作梵音。佛音,梵音泛指佛音,是使人清醒、宁静的声音。雨滴敲打在瓦楞上,如梵音般萦绕耳畔。这声音不再是外在的声响,而是内心的回响。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找到内心的宁静。
雨打瓦楞,这是多少文人墨客眼中的一道风景。当细腻的雨丝如同细线一般垂直而下,轻轻地落在起伏不平的瓦片上,那一刻的声音便不再是一般的风雨之声,而是化作了一首无言的诗篇。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人们总是被各种琐事所困扰,被世俗的观念所束缚。然而,当这雨声响起时,人们仿佛能够找到内心的宁静。这种宁静不是外界的安静,而是一种内心的平静和淡然。可惜这样的瓦楞之声,我们已很难听到了。
寥寥数语,诗人将情、景、声融为一体,表达灵动唯美,言尽而意未尽。
与时光同行
江南风(杭州)
不必慢一分 也无需快一秒
生活 将我的脚步磨合得
——刚刚好
◇波吒简评:不快不慢,这是作者心目中生活的节奏,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态度:不急功近利,不畏缩不前。在这样的节奏里,人们不再为无谓的忙碌而焦躁不安,不再为微不足道的得失而心烦意乱。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人们往往被各种诱惑和压力所驱使,这种不快不慢的生活节奏,是一种回归,回归到生活的本真。
生活的经历,让人们不断地成长、成熟,而这一过程也正是在磨合着人们的脚步,使之更加贴合生活的节奏。“刚刚好”对自己人生节奏的把握和掌控。
喜欢这样的微诗,不加修饰,娓娓道来,戛然而止,却又让想要表达的东西,结尾也正“刚刚好”。
◇波吒,本名田小波,山城重庆人。中国散文学会、诗歌学会、微型诗学会,重庆市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楹联学会、新诗学会会员,重庆微型诗研究所成员。贵州省作家网签约作家,美国华人诗学会会员,当地地方志协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各类文章散见国内外三百余家报刊,时有作品获奖入集。参与编写、编辑《开县三峡移民志》,《开州扶贫志》、《中国微型诗大观》等二十余本书籍,主编《开州田氏族谱》计八十余万字。获《中国文学》2013年度“我最喜爱的十大诗人”,2015年《中国作家、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我最喜欢的十大旅游诗歌作品,年度人物;“鹰潭·中国微诗城”首届微诗大赛“十佳微诗人”。出有微型诗集《豌豆苞谷》,微诗合集《当代微诗八大家》《25位三行诗诗人作品集》(美国),散文集《笔耕犁痕》,著有长篇人物传记《月照丹青》(重庆《故人旧事》全文登载,入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