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暖泥融,草长莺飞,转眼已是三月杏花天了。送走了年与元宵,也送走了九和料峭。当人们追逐去年今日,欢呼人面桃花的时候,我却怀揣恋旧的情结,在2024的记忆中啜饮离合悲欢,咀嚼苦辣酸甜。但无意忧患得失,更不干岁月炎凉、人生冷暖。
二〇二四年,难以忘怀的当数三门峡之行了,“最是三门大禹情,灵鞭起处百流争”。“中华姚商企业家峰会”,虽已举办六届,于我却是第一次参加。看到宗亲们见面时,开怀大笑和激情拥抱,我能体会到那种久违的快乐与血浓于水的亲情。
“六届迎宾,宾皆峰会论坛主;三门好客,客是宗亲企业家”,会上宗亲们对企业的发展和展望,对峰会的关注与设想,对宗亲的关怀和爱护,对家族的担当和奉献•••,让我倍感姓姚的自豪,乐沐姚姓的荣光。同时,我也看到了新姚商的情怀和责任,看到了“天下姚姓是一家”的团结友爱、包容和畅。正如一首藏头诗“敬让持恒百业师,祝厘报喜两相宜。姚家不舍元崇训,商务诚扛众信旗。峰颖九天行致远,会流万水梦成奇。开心阔步新时代,幕展华章骏马驰。”,道出了与会人员的心声,由衷地希望峰会越办越好,无论我们参不参加,我们的祝福和梦想一直都在。
“黄叶凌风馨大地,娅姑化鹤哭中秋”。二〇二四年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大姐意外去世。“噩耗嗟惊哭碎琴,东塘陂水起悲吟。黄花零落仲秋梦,一曲长歌最噬心。” 音容宛在,笑语难寻。从此我就少了一份关爱,多了一份哀愁。还有岳母的离去,虽然九十六岁的高龄,但一向年力康强的老人家,突然就寿终正寝了,着实让人无法接受、心生不舍。“五世同堂殷孝悌,四时在野稔和熙。•••记忆超强神志静,目如浊镜发如丝”。老人家生前清清亮亮,朴素干净,一大家几十口人的年纪属相、出生年月,总是熟记在心,张口就来,从无差错,令我们后辈不及。虽说生死有命,最怕世事无常。死者身已矣,生者何其悲!我们活着的人,除了承受悲伤,永执怀念,更重要的是走出悲痛,好好生活,努力工作,以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家人的关怀,告慰逝者,报答亲人。
天地之间,滚滚红尘,喜怒哀乐,亦为常情。陋室虽小,能避风挡雨,可读诗词联赋;退休未闲,有良朋益友,时饮薄酒粗茶。“乌金酣睡凤凰乡,竖井高闻淮水汤。巷道通幽情饱满,煤层叠翠梦安祥•••”,应淮河诗社之邀,随寿州诗友往淮南朱集东煤矿采风,见证了新时代挖掘人的风采和科技创新的魅力与自信。一颗初心随旧愿,万家灯火逐新潮。
二〇二四年,由中华姚氏诗社结集推出的《舜华流芳——中华姚诗社作品集》于建国七十五周年、姚诗社成立两周年之际成功发行。盛世繁华,诗社之福,诗家之幸。
去年,在报刊杂志上刊发诗词联赋约计126首(篇、副)。其中省级以上刊物二十二首(CN报刊九首)(《对联》、《文化参考报》、《企业家日报》、《西南商报》、《家庭导报》、《广播电视报》、《诗词月刊》等)。能有百余首在底层纸刊登出,对于一个诗联爱好者来讲,确实不小地安慰:感谢《中华龙诗词》、《赤水诗词》、《李商隐诗词》、《温州诗词》、《琅琊诗刊》、《奔月诗文》、《硖石诗词》、《东崂诗词》、《丰川诗词》、《梨韵寿州》、《荷韵诗苑》、《歌风诗刊》、《六安诗词联》、《寿州诗词百家》等诗刊的厚爱。入选四个作品集(《舜华流芳》、《我与江淮分水岭》、《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楹联作品集》、《寿县地名故事》等);入围四个小奖(“仙湖杯茶文化全国诗词大赛”、“我与江淮分水岭征文”、“淮南第三届重阳节诗
会”、“寿县第一届诗意寿州诗词大赛”)。黎前瓦面三分白,雨后家田几许青。此外,在《姚氏宗亲网》、《中华姚氏诗社》、《中国北方文化新视界》、《诗词选刊》、《李商隐诗刊》、《淮南风韵》、《邂逅诗词》、《诗意寿州》、《淮河诗词》、《律韵交流》、《墨冉诗社》、《巧联求对》、《品诗》、《中乡美视角》、《河东流派》、《淮南图片网》《梨韵寿州》、《JH分水岭》、《寿州文艺》、《国际诗歌网》、《长江文学网》、《望海湖诗词文艺》、《中国北方文化传媒》、《寿州秉烛》等网刊,亦有诗文联赋忝列其中。化雨春风飞紫燕,夕阳无限起轻尘。小园和鸟,诗与云天,差不多就是乡野爱诗人的全部时光。
寂寞小院,几盆花草难得青葱,无言绽放,各自表达着自己的心情。天光云影,白驹苍狗,一时都随风飘散。不像我的二〇二四,被我拙笔标注,陋纸涂鸦,在我即将合上笔记的时候,突然“嘭”的一声,远处有爆竹莫名地炸响,莫非提示我的二〇二五当轰轰烈烈,我想,那又怎么可能呢?!
作者简介:姚尚平(淠河笠翁),安徽寿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财政文学会、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姚氏诗社副秘书长兼编辑。诗词联赋散见于《光明日报》《中国财经报》《中国楹联报》《安徽日报》《中华诗词》《财政文学》《中国辞赋》《中国诗词》《诗词月刊》等报刊,著有专集《淠河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