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晨光与月光的叠影中寻找永恒——评秋谷《晨曦》的诗性哲思
晨曦
文/秋谷
一缕缕灿烂的阳光
撬开我沉睡的心扉
我愿在这晨曦———
把那月华的残照流出
她那清净幽雅的倩影
太阳啊我可爱的太阳
我情愿继续沉睡在你那影照的广漠人海
哪怕一滴热血
哪怕一缕埃尘
也要在我梦幻中赋予它宙宇的灵魂
那幽雅美丽的倩影是我的爱人
我愿是月照碧水一潭
琉璃波影
影柳依依
哪怕一朵花开
哪怕一树吐绿
都愿在我的笔下
为她引来蜂飞蝶舞
只因———
她是我心中的女神
如果是这样
窗外的阳光来吧
我愿在你照耀的多情土地
吐出我心尖的万两魂
20250317
诗评
这首题为《晨曦》的诗作,以其独特的时空叠合艺术,构建出一个充满悖论之美的诗意空间。当第一缕阳光撬开沉睡的心扉,诗人却选择在晨曦中回溯月华的残照,这种对时间线性流动的刻意打破,暗示着人类永恒的精神困境:我们总是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寻找灵魂的栖息地。
一、光影交织的存在隐喻
诗中的"阳光"与"月华"构成了一对辩证的存在符号。阳光代表着现实世界的炽热与直白,而月华则象征着理想世界的朦胧与神秘。诗人在两者的缝隙间建立起精神的祭坛:"我愿是月照碧水一潭/琉璃波影",这种将自我客体化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试图在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寻找平衡的努力。当"蜂飞蝶舞"在笔下诞生,艺术创作成为沟通现实与理想的桥梁。
二、献祭式的精神升华
"哪怕一滴热血/哪怕一缕埃尘"的重复咏叹,将个体生命升华为具有宇宙意义的存在。这种献祭式的抒情,让人联想到里尔克《秋日》中"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的决绝。诗人将自我消解于广漠人海,却在这种消解中获得了永恒:"赋予它宙宇的灵魂"的宣言,揭示了个体生命通过精神超越实现不朽的可能。
三、时空错位的美学建构
全诗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奇特的折叠状态:晨光中的回忆与月光下的冥想相互交织,现实的"多情土地"与梦幻的"宙宇灵魂"彼此映照。这种时空错位的美学策略,使诗歌获得了超越物理时空的张力。当"万两魂"在阳光下流淌,个体生命的短暂与宇宙时空的永恒达成了诗意的和解。
这首诗作最终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真正的永恒不在于时间的持续,而在于精神的永恒流动。当诗人将心尖的万两魂献给晨曦中的土地,他实际上完成了一次存在主义的自我救赎——在光影交织的缝隙中,找到了属于人类的诗意栖居之所。这种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使《晨曦》超越了一般情诗的范畴,成为当代人精神困境的诗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