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溪流》(摘录18)
——看电影
作者:翟 友
主播:阿 莲
不懂事,气人,懵懵懂懂的,这是小孩子的通病,当然我也不例外。1950年代初的一天傍晚,父亲说要到邻近的夏管营村去看电影,我也非要跟着去。我的家乡西石桥村距离滦县县城还有一百华里左右远,那时的农民根本没有听说过电影,更谈不到看了。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两三年,人民政府就派电影队来给本县边远地区的农民放映电影,这是在周围十里八村的群众里引起轰动的大事情。
听到我也要跟去看电影,父亲就发愁了。当年我也就是三四岁的样子,大人们怕我早早打盹睡觉,这两天又刚刚下过雨,路上泥里水里的,很不好走。父母亲一再劝说我不要去,我就又哭又闹的耍赖,哭喊着非去不可。父亲没有办法,只好带我去了。
夏管营在我们村西南,离得很近,也就是一里路的样子。去的路上要经过那条水流清清的小河,河上架着一座古老的石桥,桥下的石墩上,迎着水流的方向刻着两个龙头 ,桥下的流水常年哗哗的响着。这两天刚下过雨,一路上非常泥泞,很少有干硬路面。父亲一会儿抱着我,一会儿背着我,绕过这个大水坑,蹦过那个小泥塘,好不容易才来到了夏管营村外放映电影的宽阔场地。
电影已经开演了,以后才知道电影的名字是《攻克柏林》。在一块紧绷绷拴扯在两根木杆上的白布上,有那么多的人、大炮、飞机、坦克,爆炸声、轰鸣声震耳欲聋。几天后听村里家里人说,那天夏管营演电影,把我们庄的窗户纸都震得哗啦哗啦直响。
在密匝匝的人群里,我这个小孩子还不到大人的大腿高,什么也看不见。父亲就把我抱起来,或是让我坐到他的肩膀上,伸着脑袋看。过了一会儿,父亲累了,他就领我到场外的空旷处,远远的观看。时间不长,我的眼前就一片迷离起来,上下眼皮总往一块儿凑,身子也摇摇晃晃的站不稳了。父亲看我盹成这个样子,只好背着我回家了。
我哪里是去看电影啊?纯粹是给父亲捣乱去了。
作者:翟 友,微信名:闲云野鹤。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退休。曾任昌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山海关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秦皇岛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主播:冯淑莲,网名:阿莲,秦皇岛企业在职党务工作者。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会员,秦皇岛朗诵艺术团成员,“京津冀头条”编辑部“秦皇岛头条”主播。热爱朗诵, 愿将余生奉献给有声语言艺术,更多更好地传播党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