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艳琴,女,中国民盟盟员,笔名武砚琴,字昶晔,号崝云居士。1970年12月生。毕业于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美术系,从事专职美术教学工作35年,现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书画院四川分院理事。作品《静谧花香》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24年9月中俄书画艺术品交流邀请展览获金奖。
画笔流转间 编织自然与心灵的静谧之美
——记著名画家武艳琴
在当代美术创作领域,一个令人深感忧虑的现象正在蔓延:大量艺术作品逐渐背离了精神表达的初衷,陷入了程式化的形式主义泥淖。而当这些本应承载着艺术家思想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作品,沦为了技巧的简单堆砌,那么这幅作品也就失去了能够打动人心的美学内质,使观者与作品之间出现情感隔阂,最终形成创作恶循环。而面对这一困境,武艳琴女士的工笔画作则犹如一盏明灯,可以为当代工笔艺术指明回归精神本质的方向!无论是对花鸟布局的传神构思,还是对生命本质的情感体会。在武艳琴女士的画笔下,都是凝聚着对自然万物的深刻洞察!既保留了传统工笔“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创作特质,又满足了当代观者对于美学慰藉的深切渴求,独特的艺术品质,不由令人深陷其中!
女画家作画,多直觉、多感性,自在随心。武艳琴专攻工笔花鸟,她寄托于艺术的纯粹,在自然界中仔细观察,搜集素材。为创作一幅花鸟画作品,除反复研究对象,完成白描画稿外,往往还得拍摄上百幅高清图作参考。武艳琴心神俱静,喜欢独处。画画时,她常常伴以古筝古琴名曲演奏,或许艺术的灵感,就来自这雅室的清香里,来自这美妙音乐的旋律中。
画面上,一丛杜鹃、一簇栀子、一泓春水、一只翠鸟、一群游鱼,都是女画家武艳琴爱心浇灌的产物,犹如春风化雨,跟着她的心情、思绪和情感而滋生。武艳琴的工笔花鸟画,构图严谨唯美,笔线细腻轻隽,设色清秀淡雅,落款飘逸恬静。技法上继承了老画家们的传统,在构图与色彩上又表现出新的创意,初具鲜明个性特色,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在画中,她善于将题材精神化、情感化,使之能在工笔写实的基础上,流露出朦胧而含蓄的美学效果。所以与其说是她创作了一幅幅工笔画,倒不如说这是她用心经营的精神世界,其中具有丰富的真情实意,更具有超尘脱俗的精神寓指。我赞叹于她对自然生命的真挚情感,也钦佩于她独善其身,不谙俗风时流的僻静之心,在花鸟中散发自我,在笔墨中神会自然,消除了一切低级趣味,取而代之的,则完全是自身情感的绽放与呈现。所以用传统写意画中的“由技入道”来形容其人其画,我想也是较为合适的。
在创作上,武艳琴女士旨在营造出一种干净、纯粹、平和的画面空间,而要想真正营造出这种空间境界,没有扎实的笔墨功夫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必然也是无法做到的。因此这也是从侧面充分说明了,武艳琴女士本人是有着极其深厚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在色彩方面,她不仅着意于随类赋彩的设色理念,同时还进一步吸收了西方油画的色彩营养,使画中无论薄染还是敷色,都能表现的遂心应手!喜用中性色调,不取媚艳之色,一幅画中往往只用几种颜色就能妙绘景韵,色彩之间晶莹澄澈,构思立意天然图画,不杂不乱,不滞不俗,整幅画面就好像是纤尘不染般,可以让观赏者静心气,涤烦襟。所谓画中理、气、趣三者兼到,便就是如此!
镂刻于胸中,心手无违碍。武艳琴女士是真正实现了个人心境与自然情景的完美交融。画中描绘的是自然美学,也是摄人心魄的诗意画境。在背景中化虚为实,在工笔中至善至美,每一次欣赏她的画作,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洗涤。而画中弥漫的情思意趣,又能如涓涓细流般悄然浸润观者的心田,为之陶醉,为之着迷。总而言之,武艳琴女士是一位相当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才华的画家,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也一定会在工笔领域继续深耕细作,并取得更加卓然的艺术成就,澄心抒怀,艺途熠熠!对此,我坚信不疑。
一个人的画就是一个人的世界。武艳琴作为教师,犹如百花园中的园丁,用心血浇灌出孩子们盛开的花朵。武艳琴作为画家,坚守信念与理想,倾情创作,让工笔花鸟画更加绚丽,飘溢着温馨的花香,绽放在时代美好的春光里。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刘振明
2025年3月15日 书于北京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