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牧夫《踩着三月的平仄》
《踩着三月的平仄》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一、主题与情感
主题:
诗歌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春风、春雨、春光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情感:
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二、诗歌风格与语言
风格:
牧夫的诗歌风格朴素而真挚,语言优美而富有画面感。他通过对自然细节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语言:
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三月的春风揭去了酷冬的封条”、“三月的春雨打开了酷冬的锁铐”等,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文化内涵
文化底蕴:
诗歌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唐诗、宋词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创新与独特性
创新:
在当今诗歌创作中,牧夫依然保持着朴素主义的诗风,这种风格在诗坛中显得尤为独特和珍贵。
独特性:
牧夫的诗歌在表达方式和对生活的视角上,具有明显的个性和区别度,展现了他独特的创作才华。
牧夫的《踩着三月的平仄》不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通过朴素而真挚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带来了心灵的愉悦和启迪。

附:
踩着三月的平仄
作者: 牧夫
三月的春风揭去了酷冬的封条
小草儿舒展起憋屈了一冬的蛮腰
门前卧着的那只小黄狗
瞅着石井边提水的老婆婆
走过去磨蹭着老婆婆破旧的棉袄
又跟着早起的老爷爷遛弯
时不时扯着老爷爷的衣角
忽然一溜烟儿蹿向远方
从山脊那条蜿蜒的小路上
撒着欢儿领回来一只小花狗
在露出小芽山坡的草地上追逐打闹
一只彩蝶踩着三月的平仄在草尖上起舞
牵着一树新绿把唐诗写进婀娜的柳梢
三月的春雨打开了酷冬的锁铐
前拥后挤的期望汇聚成滚滚东去的浪涛
屋椽下归来的燕子如期的打卡
衔来新泥为希望再筑一座温馨的爱巢
让唇间的激情燃烧成狂奔的烈马
没有桃李那有万紫千红的招摇
玄色的期望安放在笛韵的渡口
在一次次的毁灭中重生
月圆月缺静看退潮涨潮
房梁下又有了一个还散着泥土香的新居
在这个新家里三个黄扁口整天为吃吵闹
一只土蜂踩着三月的平仄为它们伴舞
拨动的琴弦让宋词的旋律在房梁上缠绕
三月的春光是一把剪刀
剪出风情万种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热闹
丁香花儿还没有坐纽
一树海棠己开满了枝条
金黄的迎春花儿早谢了华韶
三月的春光是激昂的小号
将千军万马集结
战旗猎猎听黄河滔滔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将士
飞驾长车大雪满弓刀
三月的春光是婉扬的铜箫
杨柳岸把青春的能量释放
空里流霞在春江花月夜下
让我们真挚的情
自由地放飞在九霄
这人间最美的三月天呀
让我们
踩着三月的平仄
东临碣石登泰山一览众山小
踩着三月的平仄
花间月下一壶酒再诵屈原的离骚
踩着三月的平仄
生活在优美的旋律中光耀
踩着三月的平仄
遍地走的耕牛犁出东方的破晓
踩着三月的平仄
祖国的江山是如此多娇
踩着三月的平仄
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风华正茂
春始三月呀
踩着三月的平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0二三年二月十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