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首发
石刻园赋
作者:平凡(河北保定)
燕赵大地,石门之畔,有园名石刻,声名远扬,星级之耀,熠熠生辉。其景如画,其韵悠长,实乃一方文化与自然交融之胜地。
入园南门,左侧“石刻园”之名,锡瑞所题,笔锋苍劲,宛如历史的眼眸,凝视着岁月的沧桑变迁。一旁“导游图”“简介”“游园须知”井然有序,引领着游客开启这场奇妙的石刻之旅。右侧,《石家庄市公共文明行为条例》与《永久性绿地绿线图》彰显着城市的文明与生态理念。
抬眼望去,正前方圆形平台中心,巨石顶球,宛如宇宙的微缩,象征着天地的平衡与永恒,又似岁月的巨轮,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缓缓转动。
沿健康步道起点北行,“文明从细微处做起”的长长的彩色标牌,如一位温和的智者,轻声诉说着文明的真谛。再往前,三块巨石用篆体刻写着“爱心 永恒”“松”“擎天”,或寄寓人间至善,或彰显坚韧品格,或展现雄伟气魄,每一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紧接着的“石刻主要内容简介”,是一把开启石刻文化宝库的钥匙,让游客未睹真容,已心驰神往。
越过石门,“中山守丘石刻”“祀三公山碑”静静伫立,它们是历史的证人,虽历经风雨,字迹斑驳,却依旧坚守着古老的故事。耳边传来戏曲爱好者的悠扬唱腔,在这历史的氛围中,更添几分人间烟火气。继续前行,“白石神君碑”“龙藏寺碑”与“背水之战”壁雕依次呈现,碑刻文字古朴,壁雕气势恢宏,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目睹了当年的金戈铁马与盛世繁华。
穿过休闲亭,“大悲阁浮雕”映入眼帘,其线条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展现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与对佛教文化的虔诚之心。向北,男女“石造像”神态庄重,似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东北角的“石药碾”,诉说着古代医药文化的发展。再往西,“封龙山石窟”内,吉祥卧的睡佛安详静谧,西方三圣和千佛雕熠熠生辉,仿佛将人引入了神圣的佛国世界。前面的小广场,广场舞者活力四射,德艺武术的孩子们英姿飒爽,动静之间,尽显生活的美好与活力。
正北的三层“润灵塔”,巍峨耸立,在土山至高点的松林掩映下的休闲亭,更显神秘而庄严。站在亭中,纵览全园,一切尽收眼底。有阳光的地方,老人下棋、打扑克,悠然自得,时光仿佛在此刻放慢了脚步。
沿西北角南行,祖冲之的圆周率、日晷、火药、候风地动仪、造纸术、司南、排字盘等古代发明石刻依次排列,它们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闪耀着科学的光芒,让人不禁为古人的聪明才智而赞叹。正西面的12属相生肖转盘石雕,充满趣味,是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巧妙结合。再向南,小竹林掩映的卫生间,在这满园的文化气息中,也显得格外雅致。
与东面相对应的四块巨石,刻着“寿”“缘”“石刻园”的篆体,古朴典雅。其西面的黄道十二宫壁雕,将天文知识与艺术完美融合,为游客解开了太阳周年运动的神秘面纱。周围的健身器材,让人们在欣赏文化之余,也能强身健体,感受现代生活的活力。
向东望去,清澈见底的池塘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的垂柳和亭台楼阁。“书法文化长廊”里,《熹年石经》《龙门二十品》《峄山碑》《自叙帖》《兰亭序》《颜勤礼碑》等石刻简介琳琅满目,从秦汉的古朴厚重,到魏晋的飘逸洒脱,再到唐宋的雄浑大气,展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千年传承与演变。池塘北边的工匠石雕和女工铜雕,刻画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质朴,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踏上归程,垂柳依依,绿影婆娑,戏童欢笑,歌声、琴声悠扬,舞者翩翩起舞,棋者凝神静气。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入了记忆深处,成为心中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健康步道终点临近大门,虽已到了该回的时候,却依然让人恋恋不舍。石刻园,你以石为纸,以史为墨,书写着千年的文化传奇;你以景为笔,以情为彩,描绘着人间的美好生活。愿你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绽放着独特的魅力,成为人们心灵的栖息之所,文化的传承之园。
2025.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