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春闹
文/曾小蓉
雨润寒枝花露娇,风拂窗户柳摇梢。
呢喃归燕屋檐下,嬉戏鸾巢共暮朝。
网络点评
《春闹》是曾小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细腻的物象捕捉与动静结合的笔法,生动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发的景象,既有传统咏春诗的婉约之美,又融入了对自然生灵和谐共处的诗意表达。
一、意象选取与动静交融
首句“雨润寒枝花露娇”以“雨润”“花露”点明初春时节,寒意未褪却已见生机。雨水的浸润与花蕾的娇态形成静中有动的对比。次句“风拂窗户柳摇梢”进一步以“风拂”“柳摇”强化动态,风与柳的互动既呼应“闹”的主题,又暗含春风化物的柔情。后两句“呢喃归燕屋檐下,嬉戏鸾巢共暮朝”则从自然景物转向动物意象,归燕的“呢喃”与鸾鸟的“嬉戏”以声衬静,动静相生,赋予画面灵动的生命力。类似手法可见于古典诗词中“林莺却窥旧来处”(羊士谔)的声景交融。
二、拟人化与情感寄托
诗中“风拂窗户”暗含拟人笔法,风似有意识地轻叩窗棂,传递春意;归燕与鸾鸟的“共暮朝”则隐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甚至可延伸至人间情感的默契。这种以物喻情的表达,与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的拟人化春风,“东风道喜没言语”中的含蓄抒情一脉相承,体现传统诗词中物我相融的审美意趣。
三、结构递进与意境升华
全诗四句层次分明:前两句聚焦自然之景(雨、花、风、柳),后两句转向生灵之趣(燕、鸾),从视觉到听觉,从静默生长到喧闹嬉戏,层层递进烘托“春闹”主题。结尾“共暮朝”不仅拓展了时间维度,更以“暮朝”循环暗含春日的永恒生机,与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时空辽阔感异曲同工。
四、古典传承与创新
此诗继承了唐宋咏春诗对细微物象的敏感捕捉,如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刻画,以及“带雨花枝添妩媚”中的雨润花姿。但“鸾巢”等意象的运用又增添了神话色彩,使诗意在传统中透出灵动新意,与李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奇崛想象形成反差,凸显个人风格。
总结
《春闹》以简练语言勾勒出一幅声色并茂的春日图景,既有“雨润花娇”的婉约,又有“燕语鸾嬉”的热烈,在动静、物我、虚实之间平衡得宜,既承袭古典咏春诗的细腻笔触,又赋予春日“闹”以鲜活的生命力,兼具艺术性和生活感,堪称现代七绝中的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