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品红楼》序言
孙伟科
去年深秋的时候,听到吉林省文化界的一位朋友说,本省有位红学爱好者把对《红楼梦》的理解、品评写成了一首首诗作,并酝酿成集,嘱我作序,我感到很新奇。后来经友人介绍,我认识了这位“诗品红楼”的同志杜庆春,并见到了他的诗作《诗品红楼》。我曾见当代人写《红楼梦》题咏诗,但仅是即兴感怀的一两首而已,当庆春同志将厚厚的一本品读《红楼梦》的诗作交给我看时,满是惊喜。
诗,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丰富的想象和直接抒情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在多数人的记忆里,无论唐诗宋词还是现代人写的古体诗,亦或新诗,其题材基本离不开自然景观、社会现实或人情冷暖。而杜庆春同志竟以诗歌的形式品读一本文学经典,《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人物形象、故事场景,甚至其中的花草树木、物件用品、医药美食,在庆春同志的笔下竟化成一行行诗句,形象逼真、新颖别致。
《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历史必然。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类花好月圆的爱情故事;而是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展现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生活面貌和人生世相,及其深入其里的内在矛盾,对处于末世的上层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
《红楼梦》有“百科全书”“千门万户”的说法,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展开了相当有广度和深度的描写,其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庆春同志品读红楼的诗作,首先反映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作者的总评诗、红楼大事等篇幅中,如总评中的一首“长篇画卷内容丰,细品红楼兴更浓。矛盾冲突重叠起,悲剧因素环绕生。颂扬女性群体美,尊重生命个性明。社会生活多视角,诗性文化贯始终。”写贾宝玉(两首之一):“补天余石落人间,功名婚姻两无缘。闲来喜读庄子语,平素厌烦贾政言。
金玉佳配定父母,木石前盟毁摇篮。人间悲剧日日有,一曲红楼唱百年。”《红楼梦》的突出成就在于作者塑造了成群的有血有肉的个性化人物形象,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400多位,这些人物是形形色色的,公子与王孙、主人与奴才、丫环与小姐、豪强与市侩等。
庆春同志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100多位,通过品读写了出来,共计130多首。庆春写作红楼中的人物,包括人物的身份、经历、结论或评价,总体是全面的,而庆春通过分析红楼中的人物,从中剖析贾家衰败的根源。比如,庆春笔下的贾母:“雍容华丽富贵身,慈祥面容似可亲。
耳聪目明能掌舵,曲雅食香善养尊。宝黛婚姻没做主,丫鬟撵后死不闻。子孙堕落失管教,一味享乐是祸根。”贾赦“荣府长子世袭官,喜财好色为首贪。……后继无人类豚犬,贾家败落总根源。”写贾政“ 整日书房读史经,科举榜上却无名……亏欠皇家终遭难,表象严谨实无能。”作者的分析是深刻的,将《红楼梦》对封建家族贾府腐朽的批判性给予延续和彰显。《红楼梦》集中描写了女性的群体美,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庆春在诗中也给予了充分体现。
如,作者写林黛玉:“词赋拔萃总问鼎,容颜娇美难再寻。”“目含秋波情似水,眉隐春愁忧日昏。”写薛宝钗:“丰美淑雅顶金簪,母携进府寻良缘。容貌比肩逢敌手,才思相当遇诗冠。”写薛宝琴:“面容俊美花般貌,才华横溢玉粉妆。
见多识广访古迹,踏雪寻梅入画香。”其他金陵十二钗人物及香菱、晴雯、袭人、邢岫烟、李玟、尤三姐、鸳鸯、小红、紫娟、莺儿、金钏、司棋、春燕、彩云等众多丫环、小姐,庆春都一一描绘出来,并体现出各自的个性与美丽,这也是符合《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意图的,反复咏唱出一曲曲青春赞歌。庆春善于抓住人物的特征,去描绘人物,如写王熙凤:“人未露面笑声传,聪明机敏才貌全。相夫无法唯善妒,管家有方序井然。……”写贾探春:“贾政女儿姨娘生,发起诗社富才情。家贵竟无小姐气,身强却有大将风。……”写奴才焦大:“功高不改奴才身,死后无钱置土坟。舍命施援勇救主,动辄张口骂儿孙。……”写奴才兴儿:“ 贾琏小厮口齿尖,评说众人精准全。心狠手辣是熙凤,仁慈面善属李纨。……”
由于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红楼梦》里的各类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得到了艺术还原,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在以诗品读人物时庆春同志还经常变换技巧,如写林黛玉:“梨蕊尤逊三分白,梅花略少一缕魂”。这是化用林黛玉咏白海棠诗“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来描绘林黛玉,不仅写出了黛玉的美,还道出了黛玉的精神与风骨。
再如写邢岫烟:“浓淡由他冰雪里,自然也现春花红。”这是化用邢岫烟《咏红梅花》诗中的句子“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它冰雪中”。《红楼梦》中不同的人物吟咏的诗都与本人的性格、命运相关,化用本人的诗作去写人物本身,因结合文本而更恰如其分。
另外化用《红楼梦》的诗句,具有原汁原味的意蕴,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庆春同志在创作这些诗时,常常引经据典。贾蓉是宁国府贾珍之子,生得面容俊秀,细挑身材,但生活上却和他父亲贾珍一样荒淫无耻。
作者写贾蓉:“丽服华冠拥美容,浪荡公子家难宁。娇妻竟遭父占有,丫鬟却被己调情。常与凤婶传暧昧,又近姨娘乱私通。不肖子孙千千万,珍蓉二货胜景升”。三国时期的刘表,字景升,其子为刘琮。
据《三国志》载,曹操曾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父子若豚犬尔”。乌进孝是宁府黑山头庄头,《红楼梦》写他岁末赶了一个多月的路程进京交租,向贾珍诉苦年成不好,而贾珍嫌其送的少并表示不满。
作者写乌进孝:“进府磕头后作揖,每当冰雪年关时。进贡要走三千里,驱车须用一月期。猪鸡珍鸟加活鹿,稻谷熊掌有貂皮。一粒粮食多少苦,衰败本因忘汗滴。”该诗的后两句化用了唐代李绅《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红楼梦》不仅是一幅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画卷,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其中一部分属于中国传统中的风雅文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松竹梅兰、美食药酒等等。庆春不仅诗品《红楼梦》中的人物,还对《红楼梦》中的器用物品、植物花卉、美食药物等一一进行了感赋。
扇子在《红楼梦》中生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既有宝钗执扇扑蝶,又有晴雯撕扇,还有贾雨村为贾赦夺扇。庆春的一首《扇子》诗,将这些故事全部串联起来:“摇动生风用起凉,文人雅士袖中藏。宝钗执扇扑蝴蝶,花柳穿梭洒汗香。撕碎晴雯为哄笑,豪夺呆子竟贪脏。成团三角有多种,败落贾家归大荒。”
大观园是为贾元春省亲所建,是一个花木繁盛的植物王国,后来成为宝玉和姊妹们的青春乐园。潇湘馆是林黛玉的住所,这里的绿色植物较多,以翠竹最有代表性。
竹子在中国文人志士的眼里是气节的象征,大片竹林凸显出林黛玉的孤独贞静,高雅脱俗的性格。除了竹子,潇湘馆中还有芭蕉、梨花等。庆春写竹子:“婆娑竹影映潇湘,曲径通幽闻墨香。宝鼎茶闲烟尚绿,雅宅棋罢指犹凉。
七贤余韵留风骨,三步袅娜含泪光。梦幻醒来悄逝去,西风飒飒奏凄簧。”作者从潇湘馆的竹林,写到室内的陈设及其主人林黛玉的雅好,又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最后写出了主人的外在特征及悲剧命运。庆春对于蘅芜苑中的藤蔓,以及海棠花、桃花、菊花、梅花等都有吟咏。
《红楼梦》对饮食的描写更是生动全面地展现出了一幅中国明清时期统治阶层的饮食画卷,其中贾府的饮食数量达百种以上,其品类之盛令人叹为观止。
庆春在“红楼美食与药物篇”中创作了茄鮺、牛乳蒸羊羔、燕窝粥、人参养容丸、合欢花酒等十几首诗,每首诗都包含美食或药物 的文本出处、制作流程、功效等。如果没有熟读《红楼梦》文本,如果没有对诗词创作规律、技巧娴熟的把握,是无法达到消化、转化再呈现的高度的,即使“品了”,也是难以品出境界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庆春对《红楼梦》的源头、版本、红学流派以及作者曹雪芹等都有所思考和吟咏。
庆春同志出版过散文集和古体诗集,作为诗人,他已不满足于用诗来访寻风花雪月,不满足于仅仅用诗来表达怀古伤时、歌咏离别愁绪,他完全跳出了这个圈子,打破樊笼,赋予诗作以新的风貌,那就是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故事,以诗心会诗心,进行诗创的当代化。
他的这部集子不是红学研究的理论著作,但他却利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把《红楼梦》变成了一本诗作。读完《诗品红楼》,仿佛又读了一遍《红楼梦》,只不过是我们读到的是诗化了的红楼。写作不是庆春同志的主业,他是国家公务员,但他自幼酷爱读书,喜欢文学,多年来吟诗作赋、感兴红楼。庆春同志的文字朴实自然,犹如对白,机趣逢迎,或许正是以诗人之心品读《红楼梦》所得的报偿。这本《诗品红楼》给人以启迪与思考,希望这本《诗品红楼》能够在红学界激起涟漪,也希望庆春同志继续研究红学、笔耕不辍,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2024年1月16日于北京
【孙伟科,为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所长、《红楼梦学刊》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跋
杜庆春
我2017年出版的诗集《诗韵旅痕》曾收录了我写的五首《红楼梦》感赋诗。
在19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时,因时间问题,只断断续续看过几集。由于特别喜欢,2020年下半年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该剧,看完后便感赋红楼,并写了贾母等《红楼梦》主要人物,后来一发不可收,于是把红楼梦中出场的有事迹的人物都写了出来。
截止2021年年底,已写出110多首。 在2022年年初的时候,我感到脑子里的《红楼梦》人物已写尽了,情不自禁又再读《红楼梦》文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但我读完上卷后,仅仅写出两首诗,即秦业(秦可卿与秦钟之父)和醉金刚倪二。
此时,我意识到光品评《红楼梦》人物是远远不够的。《红楼梦》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展开了相当有广度和深度的描写,其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红楼梦》不仅为我们呈现出一幅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历史画卷,也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因此,我开始思考感赋《红楼梦》中的大事、场所、器物、花卉、美食、药物等。我的诗作几乎都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古人说“三上”“枕上、厕上、马上”,我写诗一般是“两上”,即枕上和车上。有时睡觉醒来,天虽未亮,但因控制不住思绪便想起两句或几句,为防早上忘掉,于是起来记下;可有时刚又躺下,后忽又有了两句,于是复又起来,弄的家妻叫苦不迭。
过去曾开车上下班,后来为了增加点运动量,卖了车子,乘轻轨再倒地铁。这样在乘车后,有时酝酿几句,就立即打在手机的“文件传输助手上”。
感谢吉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张顺富,经他介绍,我于2021年年底认识并拜访了红学家陈景河(吉林省红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对我品读《红楼梦》的诗歌创作给予了鼓励与支持,并赠送我由他亲笔签名的红学专著《红楼梦与长白山文化》。
感谢中国红学会会长孙伟科先生为此书作序。我曾认真拜读了孙会长的两本红学专著《红楼梦美学阐释》、《红楼梦与诗性智慧》,收获颇丰。薛姨妈是王子腾和王夫人的妹妹、薛宝钗的母亲,是位非常复杂的人物,我写薛姨妈:“宝玉姨妈兄子腾,陪女待选远来京。寄居贾府行得体,话聊主仆善沟通。怜爱黛玉认干女,纵贯蟠儿老无成。守寡孤独子不孝,家族败落梦亦空。”
孙会长的《红楼梦与诗性智慧》第一编“观念与艺术”中有一节“宝黛爱情悲剧的一次预演”,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进行了专题分析,我读后发现自己对薛姨妈这个人物的认识不够准确。
于是,我把写薛姨妈诗中的“怜爱”改为“假怜”,即“假怜黛玉认干女,纵贯蟠儿老无成。”一字之差,使人更能清晰地看到薛姨妈对黛玉的真实情感,以及她在宝玉、黛玉和宝钗的关系上所扮演的角色。
感谢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语文教师石立波,她对我的诗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我在大学毕业后开始读《红楼梦》,喜爱她已30多年了,但集中写出220首《红楼梦》的品读诗作,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因此品评的难免不够精准,感怀的难免不够深刻,敬请读者和专家指正。
2024年3月7日于长春

【作者简介:杜庆春、长春市人。
1964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
供职于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本人酷爱读书,在业余时间撰写散文和诗歌,并在国内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现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吉林省红学会会员。
已出版散文集《旅途中的风景》、古体诗集《诗韵旅痕》,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等单位收藏。】
编辑制作:老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