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初三历史备考的关键时期,如何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传播者,实现“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的愿景?孟国泰先生的“三标课堂”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引。通过明确目标、优化方法、多元评价,我们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历史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一、依标定航,明确学习目标
在初三历史教学中,我们紧密围绕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将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复习要点,为学生成为小老师奠定坚实基础。例如,在复习“世界近代史”时,我们细化了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背景、经过和影响的梳理,以及对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方式等目标。学生在明确目标后,积极以小老师的视角思考如何引导同学掌握这些要点,并自主制定教学计划,如通过讲述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来阐释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利用地图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等。
二、循法探知,丰富学习方法
- 学习对子,互助共进 :我们鼓励学生两两结成学习对子,互相监督、提问,通过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 小组合作,深度探究 :班级被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历史专题的深入探究。例如,在复习“工业革命”时,有小组专门探究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成员们分工合作,查阅文献、制作图表,不断完善探究成果。
- 自主讨论,思维碰撞 :课堂上,我们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如何评价秦始皇”,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让思维在碰撞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
- 三、多元评价,激发责任担当
- 自我评价,反思成长 :每节课后,学生根据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如吕亮亮同学在复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反思自己在分析战役联系上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 同伴互评,相互促进 :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如梅耀宇同学在“工业革命”小组探究中因资料收集全面、整理有序受到肯定,同时也收到表达需更简洁明了的建议。
- 信任每一位小老师 :我们充分信任并鼓励学生成为小老师。如王佳慧同学因读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书籍而主动要求讲解,我们给予她机会,并发现她不仅讲得好,还带动了班级的学习氛围。在她的影响下,更多学生成为小老师,提前准备讲解内容,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历史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了“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的目标,让历史课堂成为知识共享、思维碰撞的乐园。
作者:梁美平(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