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明珠杜仲增:笔绘春秋,印刻风华
天 琮

在泉城济南的艺术天地里,有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了七十载,他便是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美术家杜仲增先生。2025 年 3 月 8 日,著名文化学者丁再献先生于泉城历山名郡有感而发,挥笔写下《题杜仲增先生》一诗,为我们勾勒出杜仲增先生在艺术领域的卓越风姿。
题杜仲增先生
墨海行舟韵自悠,杜公妙笔绘春秋。
书成逸态龙蛇舞,画就仙姿兔马游。
铁笔雕章呈篆韵,羊毫术美展宏猷。
心从民革情无尽,艺界名高万古流。
读著名书画家、篆刻家、美术家、中国民革党员杜仲增先生急就一首,丁再献2025年3月8日于泉城历山名郡戏笔。
“墨海行舟韵自悠,杜公妙笔绘春秋。” 诗句开篇,便将杜仲增先生比作在墨海之中悠然行舟的智者。在艺术的海洋里,先生凭借着手中的妙笔,描绘着岁月的变迁,书写着人生的春秋。这 “妙笔” 不仅是对先生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誉,更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中所展现出的从容与自信。
“书成逸态龙蛇舞,画就仙姿兔马游。” 此句生动地刻画了先生书法与绘画的独特魅力。先生的书法,笔走龙蛇,灵动飘逸,仿佛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纸上舞动,展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艺术境界;而他的画作,则宛如仙境中的生灵,兔马等形象栩栩如生,畅游于画卷之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一 “舞” 一 “游”,将先生书画作品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铁笔雕章呈篆韵,羊毫术美展宏猷。” 前半句聚焦先生的篆刻艺术,“铁笔” 之下,一枚枚印章被精心雕琢,篆书的韵味在方寸之间尽显。先生以刀为笔,在金石之上留下独特的印记,每一方印章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后半句则着重描绘先生运用羊毫毛笔进行创作时所展现出的高超技艺,一幅幅佳作不仅展现了先生精湛的艺术手法,更彰显了他宏大的艺术抱负和深远的艺术构思。
“心从民革情无尽,艺界名高万古流。” 这两句诗,从艺术层面延伸至先生的精神世界。作为中国民革党员,先生心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尽深情,将这份情感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他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其声名远扬,在艺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其艺术成就必将流芳千古,为后人所敬仰。
杜仲增先生 1943 年生于青岛,祖籍山东济南,自幼便踏上了艺术探索之路,至今已从艺 70 年。先生从十几岁开始广拜名师学艺,先是从甘明庚学篆,后从弭菊田学画,从黑伯龙学艺,得王凤年、宗惟成、魏启后、蒋维菘诸先生教诲,并成唐云入室弟子,继受钱君陶、陆少严、谢稚柳、韩天衡、刘一闻等大师教导,终成诗书画印大家。他身兼数职,是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文博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等多个艺术团体的重要成员,在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2025 年 3 月 15 日上午 10 时,一场备受瞩目的艺术盛宴——杜仲增从艺70年书画印作品回顾展,在浙商银行(山东)美术馆盛大启幕。山东文联原党组书记王世农,山东美协名誉主席张志民,省书协名誉主席顾亚龙,省美协副主席陈全胜,省书协顾问李向东,及济南市各界等众多人士纷纷到场,笔者有幸陪同丁再献先生应邀参加并共同见证了这一艺术盛事。

此次展览展出了先生不同时期的精品力作百余件,其中包含两幅十余米鸿篇巨制,全面展现其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艺术求索轨迹。展览作品既有早年精研传统的工笔重彩,亦有近年变法求新的探索精品。先生的楷书端庄遒劲,每一笔都透露出深厚的功底;行草潇洒酣畅,似有一气呵成之势,尽显灵动与洒脱。绘画方面,先生以山水见长,在墨色交融间尽显天地苍茫之态,让观者仿若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雄浑与壮阔。而他的篆刻更是一绝,刀法老辣,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每一方印章都蕴含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次展览以学术性梳理为特色,通过书法、国画(山水/花鸟)、篆刻、写生创作主题四大板块,系统呈现杜仲增先生"诗书画印"四绝合璧的艺术造诣。展品时间跨度逾六十载,充分彰显艺术家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将首次集中展出其甲骨文书法、古玺印篆刻等具有学术价值的作品。他的作品凭借极高的艺术水准,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更以 “诗书画印” 四绝闻名艺坛。

杜仲增先生用七十年的时光,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以非凡的毅力与才华铸就了辉煌的艺术成就。丁再献先生曾集东夷骨刻文字写到:“仲季年丰画馆皆极品,增时盛书房尽香风。” 这两句藏头楹联,高度赞誉先生的作品。诚如诗中所言,先生的创作成果丰硕,无论是画室还是书房,处处皆有堪称极品的佳作散发着迷人的艺术芬芳。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一部记录时代变迁、展现个人精神追求的史诗。这场回顾展,不仅是对先生过往艺术成就的崇高致敬,更是为后来者树立了一座熠熠生辉的艺术丰碑,激励着更多人在艺术的道路上无畏艰难、勇攀高峰。

据著名学者、诗人、作家、国家一级书法家、东夷骨刻文字系统破译者、骨刻文书法艺术始创者丁再献先生介绍:他早年曾在老战友杜仲曦和刘清华的引导下,携带所创作的骨刻文书法艺术作品登门拜访,认真求教杜老先生。图为当时珍贵镜头。

注:大合影照由杨健先生提供。
2025年3月14日/乙巳二月十五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