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谢词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大家好!
首先,我要向王芳闻主席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她的推荐与邀请;同时,感谢史飞翔老师搭建的史飞翔读书会这一优秀的平台,让我们得以相聚于诗歌的世界。感谢赵艺媛主任、伊兰老师、孙凯老师的积极引领,感谢贞礼秘书长的精心组织,感谢后台音频采集相思入梦及场控宋翠云老师的辛勤付出,使得韩舸友诗歌朗诵月得以顺利举办。更要感谢各位老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倾情朗诵了我的数十首诗歌作品。你们的精彩演绎不仅是对作品的再创作,更是对诗意的升华。
通过大家的诵读和深入解读,我在倾听中不断反思,也得以对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而你们的朗诵更让诗歌的传播触及更广泛的受众,使它的影响力愈发深远。这让我更加坚信,诗歌不仅是小资情调的,更是属于大众的,它应当为每一个人的情感世界服务。
在学习与写作过程中,我始终致力于追求唯美主义风格,力求将文字、内涵、意境完美融合。甚至可以说,写诗如同绘画一般,我面对着景物,以文字为笔,进行写生创作。许多朋友曾评价我的诗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这或许正是源自于我的这种创作理念。
承蒙各位厚爱,给予了我许多褒奖之词,但我深知,自己不过是一个因热爱文学而努力学习的文学爱好者而已。我的拙作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并非因为我的才华,而是因为我用生命与情感去书写。而这种真实、深刻的情感,恰好触及了读者的内心,使他们在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找到了爱与恨、孤独与惆怅、快乐与悲伤。
许多人告诉我,读我的诗时会流泪。曾有一位海外著名艺术家在诗歌朗诵会上说:“我喜欢韩老师的诗,这次朗诵我读了很多遍,一边读一边流泪,一边流泪一边又读。”这让我愈加坚定地相信,让人沉思的诗,或许是好诗;但能让人落泪的诗,一定是好诗。
诗歌属于大众,更属于世界。正是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共鸣,给了我信心,让我愿意继续探索、表达,并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诗歌主张。不同的诗歌流派、风格各有其价值,而我愿意坚持追求唯美主义,因为它能够在文字、内涵、意境等多个层面,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人的情感世界与对善恶美丑的认知,更容易触动读者的内心。
我以为,写诗与做人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许可以与他的性格、人格相分离,但诗人不行。你无法要求一个低俗之人写出高尚的作品,也无法期待一个感情轻浮、招摇撞骗之徒写出催人泪下的诗篇。 诗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这种缺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不能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一个八面玲珑、趋炎附势、毫无立场的人,或许能在世俗中取得成功,但他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至少,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还有许多感慨想要诉说,但碍于篇幅有限,只能暂且止笔。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文学始终是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在这条道路上,我愿与诸位同行者一起学习,共同守护文学的纯粹,并为之不懈追求。
2025年2月23日,由美洲文化之声与世界华文诗歌学会主办的《世界诗歌月及美国诗歌月2025》文学艺术交流座谈会在洛杉矶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的作家、诗人、艺术家及新闻媒体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文学,畅谈乡愁,叙述亲情。在活动过程中,还特别播放了此次诗歌朗诵月的部分作品,赢得了现场来宾的一致好评,许多人更是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我所享受的殊荣羡慕不已。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与世界华文诗歌学会已与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及陕西省的多个文学团体建立了紧密联系。我们同样期待未来能够与史飞翔读书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分享优秀作品,共同为华语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最后,热烈祝贺韩舸友诗歌朗诵会圆满成功!向所有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主办方及各位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衷心祝愿史飞翔朗诵会越办越好,生生不息!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总编、世界华文诗歌学会会长
韩舸友敬上
2025年2月27日 于洛杉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