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记散文
六和听涛
浙江东阳
徐 志 赓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
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此况实属罕见。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 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59.88米,占地888平方米。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十万军声半夜潮”,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听涛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更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体味万千意象。

三评西湖,“六和听涛”因此而得名。
杭州钱塘江畔六和塔,传说乾隆帝都曾为之倾倒,登临此处时,留下了御笔亲书的匾额共7块,可谓是一步一题。据说六和塔建成以后,钱塘江潮果然不再迸流,而是乖乖地沿河道平稳穿行,沿岸百姓再无潮溺之忧。这座宋塔附近还有一百多座古塔,而在六和塔塔顶可远眺钱塘江和钱江大桥!六和塔更有鲁智深和武松在此出家,听涛圆寂的水浒传说!

千年木塔 巍巍挺立

六和泉池

开化寺遗址

后山还有许多许多各种各样的塔

六和典故之钱王射潮和鲁智深圆寂

六和钟声

六和乾隆御碑亭

千年木塔 巍巍挺立

塔内

登塔

登顶望钱塘江和钱江大桥
钱塘江上夜光明
满天亮映波鳞鳞。
月冷波银半陇荻花连。
风递潮声闲作浪
听水音巨涛掀。
天风扑面喜相迎
九龙御八荒鸣。
情暖人间日久乐清平。
宝塔六和襄净宇
安若素锁江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