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一凡 本名张法荣,杭州人。
喜欢文学、戏曲、音乐、旅游。为文涉材用体广泛,主张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其文曲婉含蓄、清丽雅致,蕴含哲理情趣、人生感悟,深受读者喜爱。作品见各类媒体。
中国雨巷文学社注册会员、杭州文学研究院成员。

断桥
断桥的断想
作者: 一凡 - 杭州
朗诵:单春雨 - 唐山
因为一坐桥,观照了钱塘千年的历史。白堤一桥,静卧西湖,阅尽唐宋风韵,望断残雪销魂,看惯月闭云羞。此处人间情爱悲喜,尘缘幽怀,唯有断桥是最好的见证。
断桥之幽在于山水之秀。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还谓所知,湖之潋滟熹微,大约如晨光之着树,明月之入庐。盖山水映发,他处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 可见断桥观览,尽得于山水的精华荟萃。
每每漫步至断桥之上,眺望双塔秀丽,簇峰如屏,堤柳飘逸,画舫静悄,便驻足凝视,久久不去。
是于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红男绿女处凝思回眸,返朴归于淡泊之幽处,感悟到断桥护持钱塘幽然净朴的文化底蕴。
断桥之雅在于爱情之美。古老的断桥,孕育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凄美的爱情故事。许仙与白娘子,千年等一回,天合之美的生死情缘,朝花暮雨,香泽芳飞,断桥因此而名闻天下,无人不知。
许白爱情,断桥初遇一见钟情,断桥重逢倾诉恩怨,其超凡脱俗的浪漫色彩,悲喜缠绵的纯情雅意,传颂至今而成经典。断桥情人之桥的雅称,惠及爱情之城的美誉,仙人之间的爱情传说,演绎出普世的文化联想,永恒的人间爱憎情仇。
断桥之胜在于雪景之绝。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说:“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而古人对西湖雪景的赞赏,无不以断桥一带为最佳。
杭城的雪因此珍贵。曾记得有无雪之年,全城人无不叹惜。而遇雪花纷飞时,便会倾城而出观赏之。西湖雪景,从断桥走白堤,一路晶莹碧琼,冰清玉洁,湖山一片冷艳萧疏的绝美之境;或登临宝石山顶,俯视断桥,其依稀身影朦胧奇妙宛如梦幻。
断桥之名,起始于唐,而由来于雪。唐人张祜就有“断桥荒藓涩”的诗句。据载宝石山上远眺雪后初晴之景,桥的阳面积雪融化,阴面白雪依旧,看似桥断,故有“断桥残雪”之胜景。
而我曾数次踏雪登山,专程寻访,想一睹这千古胜迹,盖因赏识水平有限,竟横竖都不能见得,愈觉古人之审美情趣。一个“断”字,韵美至绝。

断桥

主播筒介:
单春燕,197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知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花艺研究会副会长、唐山诗词学会理事,唐山朗诵学会理事。大型互动访谈视频栏目《尚善说吧》、文化及商业交流平台~【尚善说吧】俱乐部、【诵尚善诗社】创办人,以善念致力于各种经济、文化和公益活动的传播和推广。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赵庆
雨巷文学编辑部:
主任:陈继业(兼)
副主任:韩笑(主编)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3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