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林回家乡——我的三月闽南行日记
王宝国
3月7日(星期五)
8时未到,我踏雪而行。公交,高铁,飞机,一程又一程。朦胧暮色下,我第五次抵厦门了,我第五次“送李林回家乡”了。
“送李林回家乡”这话,是中共朔州市委一位领导在我主持的李林研究会创建第二年一次活动中说的。既是对我曾于2013年10月赴闽活动的肯定,也是对我和大家之后的期许。领导此言之后,我先后于2018年7月、2023年11月、2024年11月三次赴闽。前四次有单独应邀,有组团来访;此次是第五行,这边已经有很丰富的纪念宣传,所以该改为“陪李林回家乡”。此行是一个人,是应厦门市政协、市史志办、市图书馆联合举行的“厦门市文史沙龙120期”之邀,为华侨英雄李林专题一讲。
我的心情,在此不赘。入住酒店,整理行李箱,首先将捐赠主办方的书刊码放整齐,拍照致意。连同上月17日协调南京出版社直接运送过来的拙著《华侨英雄——李林》一书,共捐赠到这里书27册,报刊若干。
3月8日(星期六)
史志办的林靖博士过来引领我并搬着我的捐书,到达图书馆。
主持人是厦门市政协特邀研究员叶胜伟先生,他又是厦门日报的,他对我的表达和表现甚满意。图书馆的小柯还年轻,谨勤以事。
沙龙在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二楼洪卜仁剪报资料馆,满座。我的讲座很用力,效果也好。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惊喜的。坐在我身后的是集美工业学校教师胡亚蜜,并且她是李林家乡漳州人,家在李林现身的塔口庵之近。互动环节,她的发言溢美于讲座人,也提出了要害问题。还有位集美女生有提问,感兴趣李林的军事,问我李林在哪些时期练下了武功,我告诉她,在太原,在偏关,并且在偏关读了日文版的孙子兵法《古文孙子》。
午餐间也是交流甚畅。主持人叶先生和拟做报道的厦门日报社记者唐俐补充提问了若干问题。
下午转龙海,由胡亚蜜陪我乘地铁转高铁。胡还为我买了地铁票。她在园博苑站下车,下车前殷勤指点,别坐过了站。我上了高铁,她再次来微,指点别坐过了站。
来漳州高铁站接我的,是李林家乡——漳州市龙海区石码街道办党委委员陈宽派来的曾姓兄弟。陈宽也是对纪念李林的事不遗余力,他在2024年4月24日来朔时,我陪他走李林一条线,他表达感恩,我说感恩要感李林,没有她,哪有你我相遇。陈宽安排我入住龙海明发国际大酒店,这是去年11月我和朔州访闽团住过的地方,开阔,高昂,是龙海气派。旋即赶到陈宽担纲创建的李林故居纪念馆依意“指导”。我全面看过,认为陈宽大有创意,全都做得新颖且到位。也有一些需要改进、改正处,我一一作了指点。
这过程中,一直有李林侄女李舟玲相陪。
3月9日(星期日)
我被龙海区委组织部邀请,要于10日为龙海党校做讲座。今天星期日,龙海社会上最早关注并宣讲李林的林靖华先生,呼来他的一圈“李粉”将我围拢,我如大熊猫般享受着人们的呼拥,真是感动,真是不好意思。
10:30,林靖华圈里最年轻的“李粉”黄志强过来接我转至文化气息甚浓的“红仓家宴”一餐。大家都知道我是素食者,这一餐,尽检闽南素食之美。
餐前,先与一圈“李粉”相晤,其中的作家(龙海作协主席,曾任区司法局长)郑亚水(梧闽)赠书二本,他的一本,他朋友一本。他讲了自己丰富的阅历,都是昂扬向上的一流。
席间,郑亚水的话语如九龙江般滔滔不绝,他的感悟,他的识见,也是不浅俗的。石码街道的侨联主席卢全义坐在我身边,插话和我交谈,为官经历也是趣味多多。但话题很快被郑亚水抢回。
林靖华本是主角,却未多言。坐在他身边的郭明木站起来,托着椅背插话问我几次。其中一问是李林故居纪念馆的情况,问我给指点了没?当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大家轻松了。
我知道,这些老朋友们都是真心在李林,并无其它贪图。
在微信群很活跃的郑湘杰,是个年龄更大的老者,白净面皮,未发言。年轻的严美慧是个关照众人的,有美含藏,慧色在场。
共9位,都说李林牺牲85周年了,大家要在“4·26”自费来朔纪念。我说欢迎,但暗想,我须有接待、安排的筹措,这些,目前尚无底定。
下午三点半,李舟玲来电,和严美慧过来接我出游,严开车。
先在大厅的茶座交流,严说出三处可游之地,问我哪个为宜,我说哪个都是李林家乡的,都美好。乃登上古林寺。入寺,我不住地评点对联,还讲了我的对联经历。严美慧和李舟玲只得也跟着上一堂对联课。顺便我告诉她们,就在今日,山西的《对联》杂志发表了我为李林所撰的15副对联作品。
观音阁在最高处,返下来至中途看到一匾:回向菩提,我说在这里要拍个回首的照片,严美慧用她的专业相机拍到了。她们或许从表情中没能看出,我心里的事情是,一直在倡议有识之士在朔州版图中心位置建造一所李林祠,而祠内相应部位,也应高悬一匾:回向李林。
大门内面的匾是“莫向外求”,我说这匾意义有二,一是内容本身劝人修法成仁,二是悬在这位置,又有劝人不要急着出寺,可以在我寺继续流连观瞻的含义。那么,在未来的李林祠的同一部位悬一匾,应该是什么内容?我还没想好。
晚,龙海党校常务副校长林志良、副校长(总务主任)龚崇金与我交流,他们感谢我,从我预先邮寄过来的《东方贞德——华侨民族英雄李林传》5本说起。我顺势作了李林话题下的预先铺排。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杨志斌也在场,他是2018年10月底来朔考察李林一条线,我接待过的人,他促成了此番党校讲座。
林志良是个性情中人,有趣,敏锐,热情。
3月10日(星期一)
9时前,龚崇金过来接我抵达党校,先在一楼过道的便座小坐,与昨天午宴中的郭明木、卢全义、李舟玲等相见,还有李林故居纪念馆的两位。今天讲座的对象是100名新入党的党员,他们五人不是,但他们也想前来一听,校长林志良允准了。
我的讲座比厦门的文史沙龙更用力,又是辛苦两小时。为了用力讲好,我在早餐中猛灌两杯咖啡,所以清醒得有点过头,之后20多个小时再也没了睡眠。
讲座由龙海市委组织部杨志斌宣说主持词,介绍我是研究李林20年的专家,云。我的讲座被全程录像了,胸前还戴了录音设备。课后,林志良安排的两个女教师和我交流,说了,以后就是她俩讲。今天我的一堂课,给龙海送来一个永久。林志良和党校同人真快乐,我更满足,因为我进一步实现了“送李林回家乡”。
林志良说王老师午休起来,我过来送您。我说你打发司机过来就行了。两点半,公务车司机来了电话,我便下楼,退房,上车。开出大街时,林志良的电话进来了,说已经到了酒店楼下,前来送我。我不明白,你的公务车为什么不和你同行而来?踯躅间,把电话转给司机,司机冷冷回复了一句,只说他已开出街上了。我竟没有指令返回,林校长的声音里是一种意外,是一种遗憾。我随后盘问司机,你这公务车不是党校的么?他说不是,是另一平台,和公交车一样,归国投公司管。我这才知道公务车规范到这地步,我是洞中才一日,改革已千年。
我返回厦门,到厚海咖啡馆与居闽晋人周先文先生相见。周是与法国有联系的机构成员,也是国内民盟等组织的干部。我指着刚刚送他的新版李林传记说我的书名《东方贞德》,便是法国味儿,他大加赞赏,讲了一系列策划思路,有可取。其中聊到我的李林讲座,可以交付文化传媒公司代办,周便有指点朋友们开办这一业务的想法。他请我喝茶,送我茶礼一盒,还打车送我抵达机场。周对我情厚礼如,有他对我的尊重(2023年11月16日在漳州的午宴间初见,他说知道您呢,您研究李林影响大了去了),也有朔州外事办领导蔚丽女士的协调加持。总之,都是李林主题下的公义、道义。
20时的航班,夜行太空,心生茫然之感,陡生一念,我需要闭关了。闭关一月或半年,我的《隐士行动——李庆中与山西古琴》一书才能修订、面世。2017年4月就初稿印出,迄今不推出这部作品,交待不了世人,交待不了我自己。
飞机经停武汉,开手机与陪我同游古林寺的严美慧交流,又与大同佛友王ZY交流。我张口想说我要到佛寺闭关,如古代的书生一样与僧人同食同宿,你们帮忙则个……但终是没说。因为今年是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是李林牺牲85周年、诞辰110周年,我为李林的事情正有许许多多,我若闭关,李林作何想?
3月11日(星期二)
凌晨1时抵并,投宿汉庭某店,听市声如涛,一夜。
2025.3.12整理
作者简介:王宝国,笔名宗白,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有长篇纪实文学《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先后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奖、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其李林传记最新版《东方贞德——华侨民族女英雄李林传》以李林母校厦门集美中学校本教材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