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乡愁,我的眷恋
金华一中260班 杨云涵
在我的成长岁月里,爸爸的文章一直是我最珍爱的读物。从童年的记忆起,我便沉醉于他笔下的世界。像《剑川老家,乡愁深处的思念》《剑川—心灵的栖居地》这样的篇章,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他对故乡剑川那份炽热而深沉的爱。
如今,我生活在剑川这座充满诗意的小县城,爸爸在这里为我们筑起了温暖的家。而老家,就坐落在离县城仅三公里的墨斗山脚下,那里曾是远近闻名的东岭“木匠村”。小时候,爸爸的故事是我最好的睡前读物。那些关于老家的点滴,藏着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藏着老家往昔的热闹与辉煌。
在爸爸的回忆里,老家的男孩子们一长大,大部分人都会踏上学木匠手艺的道路。剑川木匠以精湛的技艺声名远播,足迹遍布四方。爸爸的童年记忆力和小伙伴们在乡间小道上奔跑,在哪开满油菜花的季节里,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眼前飞舞,广阔的田野就是他们最天然的游乐场。那时的天空,蓝得纯粹,云朵像蓬松的棉花糖,轻柔地飘浮在空中。日子简单而美好,村子里错落有致的白族民居,一方一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不仅有着独特的美感,还冬暖夏凉,承载着无数温暖的时光。那些老房子的门窗、梁柱上,精美的木雕散发着岁月的光泽,花鸟鱼虫灵动活泼,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每一处细节都倾注了先辈们的心血与智慧,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如今,现实中的老家与爸爸文章里描绘的景象有了些许不同。时光流转,村里少了曾经的喧闹,年轻一代大多为了梦想外出闯荡。可老家在爸爸心中的分量,从未动摇。每次他休假回到剑川,总会迫不及待地带着我回到墨斗山脚下的老家。他缓缓走在熟悉的小道上,轻轻抚摸着古老的墙壁,眼中满是往昔的回忆,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美好的童年时光。
我每日生活在剑川县城,老家的模样却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我常常在脑海中勾勒未来老家的模样,希望它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依然保留那份古朴与纯真。曾经辉煌的木匠手艺,能否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让剑川木匠的知名度再次在四方回响;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建筑,能否得到更妥善的保护?让精美的木雕继续见证岁月的变迁,传承先辈的精神。我期待村子里始终充满生机,邻里之间依旧保持着淳朴和睦的情谊,让老家成为每一个游子魂牵梦绕的心灵港湾。
爸爸在遥远的边疆辛勤工作,无法时刻陪伴在我和妈妈身边。但每次他打来电话,总会关切地询问家乡的变化,言语间满是牵挂与眷恋。他的乡愁,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染了我,让我对这片熟悉的土地有了更深的情感,更加珍惜在剑川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深知,无论将来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剑川永远是我的根,是我心底最柔软、最无法割舍的眷恋。
这里有我的童年、有我的亲人、更有我对这片土地无尽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