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编·南宋赋
作者 李治民
靖康之役,北宋灭亡,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赵构南逃在应天称帝,定都临安,拉开了南宋王朝的序幕。金人不断南侵,军民奋起反抗,出现了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但宋高宗与秦桧等人始终主张和议,与金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诸多协约。南宗后期,政治更加腐败,奸臣专权,削弱了国家实力,最后为蒙古国所灭。南宋经济繁荣,文化成就高,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南宋建立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
丞相(李纲)、丞相(宗泽)
1. 应天称帝
金国攻破汴梁城,掳走徽钦二帝君。
皇族大臣入金营,康王赵构死里存。
金主扶持张邦昌,建立伪楚称至尊。
元祐皇后暂垂帘,未及二月伪楚沉。
太后孟氏张邦昌,济州欲迎康王尊。
磁州知州宗泽谏,赵构应天把帝跟。
2. 定都杭州
高宗应天建南宋,求和国策意已申。
右相李纲进言谏,主张用兵复中原。
高宗惧怕金人侵,离开应天奔江宁。
宗泽留守开封城,恳请高宗返东京。
建炎三年金犯宋,占领徐州逼江宁。
大臣颐浩进谗言,登舟巡海避战尘。
高宗披甲骑马奔,乘船渡江到越州。
金军追到瓜洲地,高宗又驻明州城。
海上漂泊至定海,乘船辗转到温州。
建炎四年五月初,长江滚滚水流奔。
望江撤离金北遁,金军退兵高宗回。
反复斟酌定都城,迁都临安景致新。
3. 兵战黄天荡
临安朝中起风云,苗刘兵变逼帝君。
麾下勤王助高宗,韩世忠败叛贼军。
赵构离开临安城,抵达建康欲安身。
金军威逼高宗降,追到建康捉帝君。
世忠岳飞双救驾,金军北撤宋阻军。
世忠阻金黄天荡,围困金军兀术闷。
八千水军持火枪,杀败十万金国军。
围困金军两月半,金军拼死突重门。
兀术突围遇岳飞,岳飞父子战兀术。
破敌铁拐用奇方,兀术兵败向北奔。
4. 改组内阁
绍兴元年正月九,越州改名绍兴存。
高宗改组内阁班,秦桧为相掌重权。
绍兴二年六月半,高宗返回都临安。
罢免秦桧右丞相,加强将领掌兵权。
主张和议秦桧意,正中高宗求和心。
秦桧与金拉关系,保得南宋一朝存。
5. 金置傀儡
金军北撤归故郡,中原空虚立伪君。
刘豫建齐立伪政,赵构下旨伐伪军。
伪齐依靠金国军,反击宋军获大胜。
占领襄樊六大郡,刘豫得意旌旗纷。
绍兴四年六月尽,岳飞上书收六郡。
高宗降旨岳出兵,收复六郡大快心。
6. 坚持和议
南宋朝中和战论,争论不休宋王闷。
高宗决心求和议,排挤抗金老元臣。
重新启用秦桧相,讨好金国献媚身。
金国无理朝臣愤,高宗执念难变更。
高宗为父守丧礼,帝派秦桧作使臣。
秦桧代行跪拜礼,表明不再收中原。
二、南宋军民抗金(南宋抗金图示)
1. 岳家军抗金
绍兴十年五月中,金国毁约攻南宋。
河南陕州落敌手,南宋军民战金军。
东京留守刘锜将,顺昌大捷军威振。
岳飞临城获大胜,扫平颍昌朱仙镇。
抗金形势无限好,四十万人抗敌军。
岳飞上书宋高宗,收复中原迎二君。
高宗不听岳飞谏,逼迫岳飞撤师奔。
河南三县被金占,岳飞接令仰天恨。
金人完颜高声喊,撼山容易撼岳难。
高宗金牌十二道,下令连撤岳家军。
高宗听信谗臣言,召回抗金韩世忠。
张俊岳飞回临安,安排要职削兵权。
秦桧升任左丞相,秉承旨意劾岳飞。
罢官下狱遭厄运,莫须有罪加忠臣。
2. 绍兴议和
绍兴和议宋称臣,赔金纳贡数万银。
要求秦桧终身相,归还高宗韦娘亲。
宋金和议划疆界,金还宋廷秦州村。
邓州同州也归宋,换来和平二十春。
三、孝宗中兴
宋孝宗(赵昚)、将军(虞允文)
宋孝宗(赵昚)、将军(虞允文)
1. 金侵南宋
江南风景稻香醇,十里荷花锦绣存。
冀辽故地景色美,金人日夜思宋村。
绍兴末年南侵宋,完颜统领百万军。
高宗临安吓破胆,欲逃海上避战云。
抗战大臣虞允文,主动请缨抗敌军。
允文抢时抓战机,灵活机动军有神。
采石矶战宋军勇,杀得金军无处遁。
金军主帅完颜亮,兵变被杀战无勋。
宋廷秦桧病危重,君臣矛盾日加深。
秦桧死后帝除奸,高宗退位侄为君。
太子赵昚登皇位,庙号孝宗力革新。
积极备战停和议,励精图治国力振。
2. 隆兴北伐
赵昚登基有雄心,停止和议抗女真。
起用抗金主战臣,整军扩武大练兵。
昭雪岳飞大冤情,驱除秦桧派系人。
调兵遣将剑指北,收复中原旌旗奋。
主帅无能将不睦,各怀心思难统军。
金宋两军大交战,宿州城下宋败奔。
雄心勃勃北伐金,却无得力助威臣。
北伐失败帝心灰,退守扬州再图存。
孝宗无奈派使臣,隆兴和议又蒙尘。
孝宗立志收中原,重议北伐再调军。
主战悍将虞允文,不幸离世帝伤神。
妥协势力占上风,北伐中原计划沉。
3. 乾淳之治
隆兴和议改身份,叔侄称呼宋帝闷。
减少朝贡割两州,维持疆界互不侵。
整顿吏治裁冗官,惩治贪污法纪森。
停止北伐少战争,治国理政用贤臣。
兴修水利减徭赋,发展经济促商门。
海外贸易建港口,漂洋过海到欧村。
优良品种常引进,粮食产量年年囤。
棉纺织业技艺高,制瓷业盛多名盆。
科学技术大提升,火枪造船更绝伦。
国库充盈民殷富,经济重心移江南。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魂。
重视理学强国运,朱熹陆游作品存。
四、朝政衰败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太师(韩侂胄)
丞相(赵汝愚)、宋理宗(赵昀)
1. 政变频生
淳熙一十六年春,太子赵惇登龙庭。
庙号光宗年纪轻,孝宗皇后暂垂帘。
光宗软弱好猜疑,众臣不服乱宫廷。
即位不久精神乱,赵韩政变被废君。
光宗堂侄宁宗立,赵扩上位用赵韩。
汝愚升任右丞相,防御使臣韩侂胄。
加封太师威名震,韩相上书宋宁宗。
开禧北伐宋兴兵,兵不取胜乱暗生。
川将吴曦暗联金,献上关陕四州城。
金封吴曦蜀王位,助金围宋反朝廷。
吴曦手握重兵权,破坏北伐罪满盈。
北伐失败宋王惊,部下杀吴灭叛臣。
礼部侍郎史弥远,勾结皇后起变乱。
杀韩侂胄夺相位,首级送金求安稳。
2. 嘉定和议
嘉定元年三月中,宋向金国表决心。
恢复秦桧谥名号,嘉定和议辱国民。
史弥远封右丞相,上挟天子令群臣。
宁宗驾崩立赵昀, 庙号理宗治乾坤。
3. 端平更化
历史车轮向前奔,成吉思汗建蒙古。
蒙金两国起战争,金迁都城到开封。
金军南下击赵宋,欲图灭宋占江东。
金人尽做黄粱梦,南下侵宋大败奔。
绍定五年十二月,蒙宋结盟灭金国。
蒙国承诺灭金后,归还金占河南村。
金国灭亡蒙撤军,理宗梦想收三京。
光复中原派将帅,端平入洛获荣尊。
送走恶狼迎猛虎,蒙古毁约战宋军。
蒙发大军侵南宋,南宋军民又抗蒙。
4. 崇尚理学
理宗变革崇理学,理学典章佑国民。
伦理道德有规范,严查官吏品与纯。
起用一批理学家,整顿朝纲除垢尘。
平衡财政除污吏,劲头十足收效闷。
五、蒙古灭宋
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昰)
宋卫王(赵昺)、丞相(文天祥)、丞相(陆秀夫)
枢密使(张世杰)
1. 兵分三路侵南宋
端平二年六月中,蒙兵三路攻南宋。
西路入川战成都,蒙哥兵攻钓鱼城。
围困三月未撼动,围而不攻困宋军。
蒙哥命令出进攻,宋用火炮杀敌军。
中路入侵宋腹地,攻打襄樊和荆门。
进攻江陵遭遇战,将军孟珙败蒙军。
2. 襄阳樊城保卫战
淳祐元年蒙内乱,无暇顾及伐宋廷。
蒙哥继承大汗位,开始发兵又南侵。
江陵知州李曾伯,襄樊防御挡蒙军。
理宗驾崩度宗继,蒙宋交战宋败奔。
度宗重用吕文焕,守住襄樊稳军心。
京湖都统张世杰,军援襄樊茨滩滨。
蒙军强势宋难敌,襄樊危机军情紧。
贾似道相骗宋王慌,谎称蒙古已退军。
蒙古改弦立国号,元称正统代宋朝。
宋军告急全崩溃,襄樊外城兵难禁。
襄樊守军退内城,元用六年破襄樊。
襄阳知州吕文焕,无奈降蒙名声损。
蒙军主帅忽必烈,血战襄樊威名闻。
宋将张顺张贵将,率军巷战血满襟。
咸淳十年七月七,度宗驾崩赵显临。
庙号恭帝年四岁,垂帘听政依太嫔。
3. 南宋灭亡
咸淳十年九月中,元军分兵攻荆浔。
德祐元年顺江下,相继占领黄荆州。
德祐二年破临安,赵显被俘入蒙营。
南宋丞相陆秀夫,扶助小王赵昰临。
福州称帝庙号端,年号景炎小朝廷。
天不助兴赵昰逝,赵昺为帝号卫君。
小小朝廷臣不弃,秀夫扶主逃新会。
文天祥相战元军,寡不敌众风雨侵。
山河破碎将军叹,零丁洋里叹人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硇洲失守朝臣恐,迁往崖山度残生。
崖山海战兵惨败,世杰战船沉海心。
祥兴二年天道变,元将兵锋逼宋君。
朝廷再无回天力,全线溃败无路奔。
元军强悍宋军惨,丞相秀夫守自尊。
身背幼主跳海中,以身殉国大忠臣。
崖山军民斗志昂,抗争到底不投顺。
十万臣民一条心,跳海殉国南宋泯。
南宋灭亡众殉国,慷慨从容悲泪淋。
正义史诗凯歌奏,骨气映出侠义魂。
六、辉煌南宋朝
1. 南宋经济
藏富于民家业兴,耕作农艺大提升。
重视土地成规模,推广稻黍植棉林。
苏湖熟得天下足,高产稳产好耕耘。
纺织业兴官私营,纺车织机似乐音。
艺术瑰宝属宋瓷,造型美观做工精。
瓷画工艺作品多,远销欧亚受欢迎。
五大名窑釉青白,汝官哥定钧窑行。
雅丽脱俗文质美,明如铜镜润如冰。
南宋泉州造船厂,制造大船技艺神。
海外贸易业兴旺,张帆出海旌旗新。
采矿冶炼技艺高,金银铜铁炉火焖。
酿酒制茶讲品位,制糖作坊遍地馨。
军工制造研发启,火枪火炮登船顶。
七十二家大商铺,可纳商客千八零。
2. 南宋文化
南宋富裕钱币盈,茶馆酒楼商客临。
皮影木偶线胡戏,百姓喜爱驯兽情。
宋人喜欢踢足球,打斗蟋蟀晚闲行。
临安都城过元宵,高挂宫灯彩楼兴。
游船戏车荡秋千,锣鼓喧天舞狮麟。
高抬风雅技玄妙,烟花社火宋人欣。
理学盛行讲懿德,程颢程颐劝世经。
社会文明重孝悌,兴办学堂尊师名。
书法妙笔多奇俊,画笔流畅各有灵。
爱国诗人陆游翁,示儿诗句留古今。
词国皇后李清照,旷世才女著芳馨。
金戈铁马辛弃疾,豪放流派激情喷。
南宋国祚百五春,建都临安好繁盛。
九主七昏朝事废,奸臣权谋朝堂倾。
忠臣良将被排挤,外敌入侵无良径。
蒙古铁蹄灭南宋,十万臣民跳海殒。
注释:
1. 应天: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
2. 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一个区。
3. 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
4. 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
5. 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
6. 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一个区。
7. 瓜州:江苏省扬州市一个镇。
8. 宿州:别名蕲阳,今安徽省下辖的地级市。
9. 赵韩:指丞相赵汝愚、韩侂胄。
10. 绍兴:宋高宗年号(公元1131-1162)。
11. 隆兴:宋孝宗赵昚年号(公元1163-1164)。
12. 乾淳:宋孝宗赵昚于1165-1189年的辉煌时期。
13. 咸淳:宋度宗赵禥年号(公元1265-1274)。
14. 德佑:宋恭帝赵显年号(公元1275-1276)。
15. 汝官哥定钧:指南宋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