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十七载的重逢
杨钊
2025年3月12日,我们四人相约自驾出行,怀揣着家乡特产与深深的思念,从扶风县启程,历经1000公里的长途奔波,前往湖北鄂州市,只为寻找并看望30多年前的老同事绪春先生。3月15日,我们终于如愿相见,那一刻,心中感慨如潮!如此珍贵的重逢时刻,值得铭记,特此记录!
梅花初绽的初春时节,空气中尚残留着丝丝凉意,却丝毫无法阻挡我们心中那份炽热的情谊。我与老领导、师傅们一行四人,自驾奔赴湖北鄂州市,去探望分别了三十多年的老同事易绪春先生。
易师傅于1945年出生,是湖北黄冈人,毕业于西安交大电机专业,乃60年代的高才生。1970年,他被分配至扶风县电机厂(如今的陕西永力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从技术员一步步晋升为副厂长,随后又调入扶风县经委担任技术科科长。1989年12月,他举家调回鄂州市工作。
我与易师傅的缘分起始于1989年8月,那时我刚在县经委参加工作,还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短短4个月的相处,这位老牌大学生便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为人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行事低调务实,处世稳重,在单位里颇有人缘。当时,他的夫人李素文在县塑料厂(如今的陕西省扶风秦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担任会计,家中育有两个孩子,儿子易永智约十四五岁,女儿易小辉十二岁上下。自他们全家离开后,三十七年的时光如长河般阻断了我们之间的联系,彼此音信皆无。
如今,我的师傅和领导们皆已年过古稀,年初我也退居二线,开始享受独立自在的生活。这些年,我们时常相聚畅谈,人上了年纪,便愈发念旧,回忆起从前工作中的人和事,那些生活与工作中的欢乐与痛苦、喜悦与辛酸,都成为我们心中最为珍贵且难忘的记忆。
清晨,我们带着家乡的猕猴桃、苹果,满载着同事们的思念,踏上了这趟意义非凡的旅程。第一天,我们夜宿十堰市。第二天下午四点多,终于抵达鄂州市。凭借着模糊的记忆,我们想到“天下工信是一家”,便径直前往鄂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办公室主任小伙子。尽管时过境迁,但他仍不停地帮忙联系、带路寻找。傍晚时分,我们终于联系上了易师傅一家,心中的激动难以抑制。考虑到易师傅已八十多岁高龄,行动多有不便,当晚我们便未去打扰。
第三天清晨,我们匆匆吃过早饭,便迫不及待地前往易师傅家。在别墅区门口,远远就看到易师傅在那里等候。一见面,大家紧紧相拥,千言万语都融入了这无声的拥抱之中。易师傅喃喃说道:“没想到,都过去几十年了,你们还惦记着我们……”我亦是感慨万千,三十七年过去,初次见面时我还是个小伙子,如今再见却已成为退休老人。
易师傅家位于市区的一栋三层别墅,豪华且雅致,周围环境十分清幽宁静。我们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满怀着思念,回忆往昔岁月与曾经的同事,倾诉着过往。易师傅回到鄂州后,先后在市经委任科长,在市经济管理干部培训学校和市警官学校担任党委书记,2004年光荣退休,他的妻子也从人寿保险公司退休。他们的两个孩子事业有成,各自育有一儿一女,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只是易师傅年事已高,身体不如从前,这两年还曾中风,好在如今恢复得不错。
我们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便到了中午,易师傅的儿女们也都回来了,又是一番寒暄问候。易师傅在酒店预订了餐位,设宴款待我们这些远方来客,让我们品尝到鄂州的特色美食,清蒸武昌鱼、排骨藕汤、东坡饼……每一口都带来舌尖上的极致享受。大家举杯换盏,把酒言欢。永智他们激动地说:“我和妹妹都在扶风出生长大,扶风就是我们的故乡。”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最终,我们还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返程。在归途中,易师傅通过手机给我们回信:“多谢你们千里迢迢来看望我们,因我体力不支,招待不周,请谅解。我会好好调养身体,争取他日回访你们,这个美好的愿望或许能够实现,期待再次相聚。”我们相约,等易师傅身体再好些,在扶风法门寺下再度团聚。
这次跨越三十七载的重逢,必将成为我们生命中又一段珍贵的回忆,温暖着我们未来的悠悠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