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Deepseek所奴役
文|连昊志
我们公司赞助过中国首届AIGC大会,初次试用ChatGPT4确实有被震撼到,之后我也试着用了Kimi、豆包、文心一言等国内AI小程序。现在看着从高层到乡村基层都对Deepseek热情高涨,我觉得很高兴——拥抱科技、迎接变化是全民共同进步的基础。
在Deepseek爆发的时候,我用它给黄旭华老先生写了悼文,我用10分钟生成了4个版本,都不满意,又用了一个多小时去改,这个过程中自己原来的思路却被打乱了,最后草草收场,不过改编的视频却在多平台实现了近百万的浏览量,可谓塞翁失马啊。
说实话,现在Deepseek的文本生成能力确实比之前的诸多AI强了很多,也更有深度,文字更加精致,输出速度大幅提升,而且我提的问题越精准,它的答案也会更深入,有时甚至会让人产生“人机不分”“以假乱真”的错乱感。但是,绝没有达到舆论吹捧的那种高度。只要是经常手搓小作文的人都能感觉到它的机器味还是很重,不过是叠词架句的修辞和“利用人的无知”所营造出的“伪高深”。
相比舆论对Deepseek“惊为天人”式的评价,我的体会是Deepseek的文案写作能达到普通高中生的水平,这在很多地方是足够用的,但是涉及更深层次的“把问题论述清楚”还差点意思。我唯一最满意的地方就是Deepseek的服务态度,没有脾气、无论让它怎么改文案它都不喊累也不喊烦,简直就是天选的好牛马,还免费哈。
再说句难听的,我看了很多报刊杂志媒体平台的文章,错别字、语句不通、成语引用错乱却也没影响我对于相关新闻时事的理解。我也理解当下很多人所谓的“文字失语症”和“词穷症”——年轻一代喜欢图画多于文字,他们沉迷于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习惯了表情包、脑筋急转弯、YYDS、拼搏鸭、梗式流行语(废话文学、糊弄文学、凡尔赛文学之类),长期缺乏逻辑思考、不好好说话,久而久之变成文字失能、不会说话、社恐——这不是个例。
我和某大师聊天,他也感慨当代大学生、研究生,有太多人缺乏大部头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支撑,文字表意能力极为匮乏,“茶壶里煮饺子”的他们无法用有文化有内涵的话语精准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只能干瘪却自以为爽地说“喔槽”、“俺也一样”、“你懂的”、“真TMD”、“牛逼”、“一切尽在不言中”……
我们很多人习惯了碎片化的阅读和这种碎碎念式的表达,没有能力严谨有效的输出千字长文(一千字其实也不算多),很多人手搓长文的人生巅峰就是当年写800字的高考作文——对于这些人,几十秒输出千字长文还能汇报整理思考逻辑的Deepseek绝对是一个神仙一样的存在——关键是Deepseek在各个领域的水平都达到或者超过普通高中生的水平,而且任劳任怨,这可如何是好?
我在ChatGPT4火爆的时候写过多篇小作文。如今,我想说,我们目前看到机器人、机器狗可以做的是机械、简单、重复、无创造性、可以自动生成的“死记硬背”式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人类确实没有机器做的熟练——与其感慨“人类渺小”倒不如想着人类制造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类生活更轻松惬意——就如同汽车、飞机解放人类双脚,傻瓜数码相机取代传统手调焦距相机一样,新的技术普及让人类享受生活,并且可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更多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如此循环,螺旋上升,这不就是社会进步嘛!
有时候我在想:古代那些状元郎、探花郎都是家族的天骄、“皇家臻选”的时代精英,为什么没有几个是能留下浓墨重彩的大人物?同样,我被老师按着脖子读过好多华丽的高考满分作文,也曾经以能够背诵的那些“时髦到闪闪发光的句子”为荣,而雄文的作者——那些高考精英、状元们——阁中帝子今何在?
换句话说Deepseek不过就是这类“高考满分作文”模板迅速复制粘贴的技术,Deepseek这种全学科高考满分卷选手,面对已知的重复性问题很有“经验”,简直就是“超级学霸”的存在,但是它面对未知的探索性问题时的处理水平确实一般般。而随着人类探索世界的进步,我认为Deepseek这种“强大存储+快速检索答案+快速组织文字输出”的能力,必将继续助力人类探索未知。
遥想80多年前,我太奶奶坐着豪华骡马车下乡走亲戚遭遇日本飞机——那位手拿打狗棍的农村老太太看到家里最值钱的、最壮实的、三五个长工佃户都按不住的骡子被日本飞机扫射撕成一堆血肉尸体而自己只听到震天响的轰鸣声却连日本飞机的影子都没看清楚。彼时,太奶奶对日本飞机的震撼、窝火、愤怒、无奈、恐惧、忧虑……再多的词汇都难以名状(补充一下,那时我爷爷在国军知名军校上学,随时会上战场)——恰如此时很多人面对Deepseek的心情——现在哪个中国人还会害怕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倒是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对Deepseek担心得不要不要的了。
我不排斥Deepseek,也认同它的成功所体现出的科技创新,但不要拿它去刻意贬低人的思想与创造。人类创造机器是用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用来奴役人类的,我们都不要用错了方向。
作者:连昊志(曾用名连六七),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庄里镇人,曾任某世界500强零售企业食品采销,国内某零售连锁百强企业高级经理人,国内某休闲食品Top品牌联合创始人。现定居北京,从事食品开发和品牌营销策划落地相关工作。
